专栏观察

优酷变革是回归本真,保守文化阻碍创造力

d074ac8337ef2127a31ef169800c080e.jpg

 文/柳华芳 百度百家首发

看到优酷组织变革的新闻,重组为优酷、土豆、合一影业、云娱乐、合一文化、创新营销六大事业部,成立电影、游戏、动漫、音乐、教育以及电视剧、综艺、娱乐、资讯共9个内容中心,还计划设立20个独立工作室,感觉世界变化太快。优酷的进化路径从张钰事件、youtube模式、youtube+hulu、youtube+hulu+netflix等等一些加法变成了如今的综合集团,想想当年古永锵借着张钰睡导演一事瞬间推出优酷,再看看现在优酷的庞大和臃肿,互联网公司已经不是轻模式了啊。

优酷这些年在单纯网络视频领域相对稳定地保持老大地位,但是,这是一个极其烧钱的领域,爱奇艺有百度撑腰,腾讯视频背靠企鹅帝国,优酷无奈和阿里合作了。爱奇艺、腾讯视频都开始在ip上做大投资,优酷自然也必须做,想想被爱奇艺横刀夺高晓松,那是满脸都是泪水啊,前几个月出现的优酷侵权少年作品事件更是让优酷丢脸无限,如今,优酷重视ip,并基于此做重组,算是回归本真,走上正途吧。

版权和带宽是成本中心,带宽无解,内容可自制

中国互联网很多都是抄美国人的模式,坚持美国人的模式,用投资的钱砸出规模,然后走上赚钱的路线,优酷也是这个路线,优酷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从ugc轻模式到混合内容的重模式的进化过程,如今的视频行业已经认识到了ip的重要性,也都试水了高质量内容的玩法和成本体系,所以,优酷重组以内容分类是合乎情理的,就好像一个电视台一样,有各种节目组。

视频行业成本除了版权,就是带宽,带宽总体成本不会快速下来,虽然宽带基础设施成本在降低,但是,人们对视频清晰度的要求却在快速提升,在爱奇艺、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的围攻下,优酷也必然在高清视频上要保持高调。相比之下,内容生产的模式可以相对灵活,netflix制作的《纸牌屋》非常成功,这也为视频网站们走自制剧模式增加了信心。

看起来很高大上、很复杂,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你看看新浪的发展就明白了,新浪网在自媒体崛起之后也开始加强原创内容比例了,电视剧的长度对应小说,电影等对应深度报道,视频新闻对于新浪新闻,游戏对应新浪游戏....,我看到优酷的内容体系构建其实和新浪类似,只是新浪在最赚钱、赚流量的小说领域没有做成老大,而优酷在电视剧方面份额还是很强。

变革思路很好,执行起来难度不小

重组内容体系,重视IP,这是正确的思路,几大事业部和内容中心设立是符合发展需求的,相对更专业的做内容,也许更能出现好的内容产品,从长远来看,这是务实和明智的。当然,内容生产是一项非常专业的事情,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投入,就拿山东卫视正在热播的《石敢当之雄峙天东》来说,据说拍摄制作过程中的技术支出就是过亿的,而且山东卫视找的还是自己关系很好的团队和演员来搞的,可想视频网站要做一部牛逼的大剧要付出的成本至少3个亿以上吧。

内容生产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的问题。视频内容和文字内容一样,需要人的才华成分,并不是花钱就能作好,即便是花钱来搞,优酷一年撑死搞一部大剧,能不能火就不好说了,做电影的不可确定性也很高,这些都是优酷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建立起来的经验和团队。当然,乐视直接收购影视公司的做法更省事儿一些,我倒觉得更靠谱一些,直接交给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教育、动漫之类的更多是要靠第三方内容生产,优酷靠运营和分成来培育生态,游戏是热点,但是专业度也太高,没有个三五年都未必能打出来。执行难度大,根本上还是人才体系的挑战,还有就是各自事业部掌舵者的专业水平。山东卫视的品牌事业部主任曹屾曾经跟我说,闫爱华台长做电视剧买电视剧的水平非常高,一买一个准,而闫爱华在这个领域至少有近二十年的经验,同样道理,优酷做自制内容、买自制内容真能看的准、押对宝么?这是一个重大挑战。

游戏行业钱多、坑深,挑战最大

在优酷的几大事业部里,最难搞得可能是游戏,游戏视频流量确实很大,但是,往往都是ugc免费的部分,而且专业的游戏视频企业也越来越成熟。优酷如果直接自己开发游戏,那将是一个艰难的挑战,因为游戏行业现状格局总体明朗,腾讯游戏势大,手游领域有新军崛起,但是,人才和团队同样是难点。

我认为优酷在游戏方面最好的方式就是收购成熟游戏开发团队,可以收购一些中小厂商,优酷内部自己人想带着多么牛逼的游戏公司来,我是不太看好的。即便是手游,也已经度过了最黄金的机遇期,所以,你懂的。举个例子,触控科技在智能手机普及早期那是相当火吧,你看现在没什么动静了吧,想上市也非常费劲了。

20个独立工作室,想法好,机制是关键

成立几个工作室,对于优酷来说是很简单的事儿,这事儿的看点在于如果管理这些工作室,还有独立的程度有多少,如何监管这些工作室。如果有一天工作室的成员们觉得不如自己出去独立做公司,不跟你古永锵玩了,那该怎么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关键,因为除非人才不优秀,否则都会多少有这种想法。

我的看法是20个有点多了,管理起来麻烦,媒体记者们也要跟着受累,搞清楚你公司结构就能直接写博士论文了,这样不好,创新不创新跟是否分布式没有关系,是公司文化的问题。优酷总体来说,在我印象里是偏保守的公司,从其侵权少年作品事件反映来看,优酷也是一家比较机械刻板的公司,创造力来自于哪里,优酷需要反思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优酷的几大事业部的总裁多数不是内容专业背景,而是古永锵的嫡系,这样的管理体系控制力会很强,创造力会差一些,因为天生骄傲的创造力是和控制力天生矛盾的,优酷体系内,我不认为会出现罗永浩这样有才华的创业者,也不太可能出现张小龙这样的产品大师。

我的微信公号:小芳  (关注是真爱,拍砖前先自拍脑袋,检验砖头质量)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