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Startup

互联网行业的未来新战场?二三四线城市的机会们

          DoNews2月24日特稿(记者 王薇)元宵一过,春节才算过去。正在北上广深奔波的互联网人,心思也该从家乡,正式转化到所在一线大城市里了,但作为这个行业的记录者,心思却回不来。互联网在诸位家乡的发展,对比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里竞争血海来看,都不该从互联网人的视线中移开。

二线城市的游戏世界

笔者家乡在南昌,作为二三线城市,南昌人的游戏场景跟北上广深非常类似,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非常类似。

第一个场景,网吧。

网吧业竞争激烈,在最市中心的地带,方圆3公里可以有5家左右。只有翻新了装修和设备的网吧才能做到客满,装修和设备落后的,上座率不足50%,当然也有可能是受到过年放假的影响。

网吧中的用户,看上去,都是成年人,40岁以下,基本严格执行刷身份证才能上网。

在网吧中玩游戏的,绝大部分是在玩《英雄联盟》,偶尔出现Dota2和Dota,比例不超过5%。另外大概有1%左右在做别的娱乐,比如看电影电视。有看到用户在网吧,用PC玩移动游戏,玩的似乎是《梦幻西游》。

而网吧除了提供用户娱乐之外,依然保持了过去的媒体属性,电脑锁屏、桌面都会有广告,但是广告已经主要是移动游戏了。比如锁屏上出现的《梦幻西游》和《九阴真经》的广告。

第二个场景,移动游戏。

二三线城市获取手游咨询的方式,以及玩的游戏类型,和一线城市类似,可能会更注重口碑相传,游戏广告获取得还不多。

如笔者的一位朋友,开始玩蓝港的《蜀山战纪》,一方面是受在播电视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笔者的朋友圈看到了这款产品的转发推广。

笔者10岁的弟弟,拥有一部小米手机,每天的娱乐除了看少儿频道,就是用手机玩《Minecraft》,这也与一线城市小学生中风靡的情况类似。

但是在地方电视台,以及地面广告中,除了网吧里的广告,没有看到移动游戏的广告。获得信息和游戏的方式,基本都是在应用商店,以及口碑传播。

移动游戏的用户,同样也多是新用户,也就是以往可能并不那么核心的游戏用户,或者完全不玩游戏的用户。

第三个场景,自家。

在自家打游戏的,可能抽样并没有代表性。笔者认识的那些依然会在家中玩游戏的人,基本都是核心用户,获取游戏手段也和大城市一样,也看Steam也关注打折也看3DM和游侠。但是,有一部分人随着成长,游戏时间越来越少,只有朋友相约去网吧,才一起玩竞技类游戏,如LOL。

如果说非要找一个特点,大概是南昌人爱玩牌,有一家地方棋牌游戏厂商,大概在4、5年前,收入就已过数亿。

二线城市的O2O

按国务院城市规模划分,南昌在2014年底城市人口已超过520万,为超大城市。

在这个超大城市里,我能看到用到,以及询问朋友们使用的O2O产品,只有滴滴打车和外卖送餐。美容类,没有。医疗按摩类,没有。车辆服务类,没有。家政类,没有。遑论其他。

从南昌机场打车到市中心,快车车费大概50左右,司机问能否取消订单,因为滴滴要收取20%的费用,并且在当地没有任何给车主的补贴。南昌的出租车行业口碑,差得出名,笔者在非春节期间,使用滴滴一般都能打到车,但是在春节期间,几乎每次出行都需要加价,加价倍数一般超过2.5倍,车辆也比较稀少,因此被弃用。

在西宁,青海的首府,2014年底人口229万人的城市,DoNews的另一位记者使用滴滴也并不顺畅,在5次叫车体验中,有4次司机不认识路,3次找不到记者位置不得不取消叫车。

其他O2O类,南方女子多爱美,笔者在春节期间共见了6位女性友人,3位做了韩式纹眉,2位做了指甲,有2位在咨询哪家纹眉效果好,准备在朋友的介绍之下,开车去另一个地级市做。而他们想要去的那个店家,主要靠的是口碑,微信上的手口相传,每天要做20个单子,店主是90后的小妹妹,相传年入超过百万(每天20个单子,客单价最少1k一个)。

而按摩,洗脚的线下店,密度超过网吧。

至于车辆类,南昌的机动车保有量约75万(北京机动车保有量561万)。平时洗车费用和北上广接近,过年有朋友花费80元洗了一次车。有朋友来市中心吃饭,围着一片街区绕了1个小时没找到停车位。

家政类,一线城市保洁类O2O几乎统一价的25一小时,在南昌是最最便宜的。月嫂的费用7500/月以上,好一点的要达到9500/月,最高有看到要价12000/月的。

而送餐类,地推原本就很强劲的大众点评、美团、饿了么、百度等等,已经进驻,机会可能在提供的食品上。南昌人爱吃,其中煌上煌、独一处等本地品牌成功的故事依旧不断在上演,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每家餐厅的品评,“只有外地人才看大众点评,基本都蛮扯”。也不乏一个小门店开了超过几十年,养了一大家子人,赚了好几套房子的传奇。笔者和另一位从南京回来的发小,这次重温了20多年前已经开始爱好的各类小吃,肉饼汤、凉拌粉、猪血粉、凉拌藕片、拌牛肠、腰子汤、水煮(类似麻辣烫但是比麻辣烫调味更讲究的一种火锅类实物,台湾的美食节目有过专门介绍)……这些20多年前的店,一直开到了今天。

微信改变的商业

可能和大家想象得不太一样,南昌没有被传销类微商洗劫,微信在南昌的商业生活中,更多起到的是口碑传播,与用户直面交流的作用。

在笔者的朋友中,有年入5万左右的工薪阶层,有年入8~10万的公务员,有年入超过20万的高收入人群。作为消费者,他们相信朋友们的品评。

也有开线下店,同时也在朋友圈中拉生意的衣物饰品的老板。也有在朋友圈中销售自制辣椒酱,水饺,米粉的兼职玩票。他们通过朋友圈的转发来获得客户。

笔者一位赣州的同学,用业余时间通过微店销售当地的脐橙、冰糖橙等特产,仅凭微信中朋友和同学的传播,2个月销售额超过6万元。顺着这位同学的话题说下去,笔者父亲的同事,从轮胎销售的工作辞职,承包田地,种稻米,一年收入是过去销售轮胎收入的2倍左右,好的时候可能有4倍,这只是最普通初级的农业,他只负责生产,不涉及销售。同样有做农产品的朋友,散养土鸡蛋卖1元一枚,滞销;而今年从游戏行业开始营销的,北京的饭心品牌脱颖而出,卖到了3.6元一枚。

说回南昌,也有更大生意,如美容美发,酒店等的老板们,直接和用户们沟通交流,过去只能在店里简单和客户交流,变成了通过微信来做长期长效的用户维护。有朋友抱怨说,微信会收到店家的问候,问起最近都没怎么去店里消费,是有哪里不满吗,有没有什么新的需求,感觉隔久了不去不太好。

他们开始乐于,或者说不知不觉就,通过微信,从陌生人之间的消费,逐渐构建圈子,拉近每个人的关系,逐渐变成半熟人,或者熟人圈子……

总体

其实在很早之前,笔者就萌生过回家发展的想法,有一种思乡和嘴馋的情结在其中。然而,看到今天南昌的互联网呈现出的状态,以及南昌人的收入情况和消费水平,更证实了一些想法,为什么一定要紧盯北上广?

留在家乡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有车有房,成家立业,可用来“吃喝玩乐,爱美”消费的闲钱不少,笔者虽然月入超过同学,但仍然孑然一身,租房度日。更别谈那些在二三四线城市中,隐藏的创业机会。笔者是无奈因为媒体和游戏业的原因,暂时只能绑在北京了,其他漂着的各位是不是可以再想想呢?

想起来,大概是4、5年前,看到过一个新闻报道,一个江西来北京在餐厅里打工的姑娘,见到当时的总理,问总理,她现在的月收入是2000元,北京各种费用都很贵,只能住地下室,每个月落不下几个钱,她的未来在哪里?彼时,南昌县城里同类工作,收入也能达到2000元,南昌市内精装修两室一厅的租金大概是600元,比北京地下室都便宜。有时候,一线城市看着好,听着好听“我在北京”,实际上不论是成本,还是上升通道,可能都远不及二三线城市,换个思路,再想想吧。(完)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