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创业者瞄准精神病项目 然而看到康宁医院你怕了吗?

作者:和宁

来源:GPLP(ID:gplpcn)

一级市场,“近期我们收到很多关于精神病方面的项目,大家看看是否靠谱?”

难道精神病方面的创业机会来了?

炒股的人今年念念不忘,一度二级市场行情让人精神崩溃,别怕,康宁病院,了解一下。

2018年初,康宁医院IPO A股上会被否。

康宁医院,号称是中国首家上市的精神病院。

精神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行业?

开心点,让你了解精神病行业

选公司先看行业,一看市场空间。市场空间看供需关系。

精神病就是这样一个特殊行业——一半是天才,一半是疯子。

整个社会基本对精神疾病“一半敬畏,一半恐惧。”

为啥呢?

做精神病的生意,一方面,捕捉到一个市场空白点,可能是片蓝海。但另一方面,精神疾病,自带社会福利属性,和盈利扯上关系,总是存在悖论:业绩好,代表中国精神病越来越多。业绩不好,那上市割韭菜吗,投资者又不是做公益。

一句话,一言难尽。

那么这家精神病院,值得投资吗?究竟它是开创先例,一骑绝尘的小众精品,还是资本运作的圈钱工具。

貌似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

GPLP君从市场及行业的角度来分析:

需求方——精神病人的数量:

世卫组织(WHO)于2015年7月14日发布的《2014年精神卫生地图集》显示,全世界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精神障碍,总数高达7亿。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截至2016年底,全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40万例,管理率达88.7%。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数约占在册患者总数的3/4。

按照病种来看,抑郁障碍患病率3.59%,焦虑障碍患病率是4.98%,而重型精神病发病率仅有1%。

根据研究,经济越发达,精神发病率越高,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压力,个人竞争,精神卫生意识增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精神障碍,而且还会去看病,巨大的精神人口红利。

供求方——治疗精神病的配套服务,一个字“缺”。

缺床位,缺医生。

据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936家,开设床位数43.3万张,比2010年(1650家机构、22.8万张)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国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7733人,精神科护士57591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有90余万人次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

很明显,现在精神病医院市场处于一个供小于求,处于成长期,且未充分竞争,正处于各列强肆意瓜分扩张的阶段。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供小于需的市场值多少钱呢?

201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达到了4.6万亿元,在2012年的基础上增长了64.8%,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3%。卫生总费用虽然增长较快,但占GDP的比重仅为6.2%,与原卫生部组织研究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即到2020 年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到6.5%-7.0%相比,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未来5.5-6.5万亿元的市场是跑不掉了。

另外,民营医院的数量和服务量严重倒钩,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的数量已超过公立医院,达到全国医院总数的56%;但诊疗人次数仅为全国医院服务量的12.8%左右。当然,这和现阶段民营医院鱼龙混杂,且国民对公立医院的信任度更高不无关系。优质的民营医院市场份额有着较大的扩展空间。对比国外:美国人口有3亿多人,是我国人口的1/4,但精神科医生就有3.8万人。此外,美国还有一个职业叫临床心理治疗师,有20万人。

精神病行业真的值得投资吗?

精神病行业真的值得投资吗?

从案例角度来讲,康宁医院作为精神病里面的典范对于研究精神病行业及这个行业是否值得投资具有相当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康宁医院属于温州典型的家族企业,董事长(老公),CEO(老婆),CFO(小姨子)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简单了解一下它的发家史:

1996年:公司成立于温州。

1998年:迁往公司的第一所自建及自有物业。

2006年:本公司获认定为三级乙等精神病医院。

2011年:公司的精神科被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精神科)」;首家附属公司青田康宁开业。

2012年:成立苍南康宁

2013年:认定为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成立乐清康宁;引进了德福基金和北京鼎晖两家资本机构注资。

2014年:本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本公司与燕郊辅仁医院推出信托管理营运模式;香港主板上市;成为跨省异地(全国)就医结算定点医院。

2016年:创办集团首家老年病医院——温州怡宁老年医院;本公司与温州医科大学联合创办“精神医学学院

2017年:成为跨省异地(全国)就医结算定点医院。

2018年:正式成为国家家临床重点专科(精神病)单位;获评“艾力彼”全国首家五星级精神专科医院;医院经营管理与发展模式,被收录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教学案例库。

从历史角度来看,GPLP君可以看出,2013年是其发展的分水岭:

前期,就是各种温州乡镇建立根据地,占领监管没那么严,且政策还有支持的空白乡村;

后期,尤其是2013年之后,康宁医院找来融资,开始资本运作,2015年成为港股上市的“精神病第一股”,2018年初冲击“H+A”失败,研发、公关,品牌扩张一路高歌。

从模式上来讲,康宁医院的主要商业模式就是自营医院+管理输出。

根据2018年中报,康宁医院收入构成主要有3大类别:

一、自有医院运营收入,本集团各家医院提供的门诊和住院征收的费用,分为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销售收入,自有医院运营收入占本集团医疗业务收入的94.7%(2016年上半年:94.4%)

二、管理服务费收入:自向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管理服务,占本集团收入的4.8%(2016年上半年:4.7%)

三、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司法鉴定业务收入(2016年上半年包括医疗软件开发收入)。

自己开医院,和帮别人开医院等,占比不大。

四、房地产收入:果然温州人有钱了就会投资房地产,2018年楼市不好,收入占比下降。

从盈利水平来看,2014年-2017,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9亿、3.4亿、4.1亿、2.8亿;净利润为5,119.86万、5,162.19万、6,555万、3,030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15.45万、-506万、4,986万、347.16万。从盈利能力来看,2013-2017年,毛利率基本保持在35%,净利率2016年还有15%的水平,2017年降了一半,跌倒7%,资产收益率更是逐年下降32%。2017净资产收益率4.76,同比下降,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4.05,同比下降51%。

虽然业绩增长,但是,净资产收益率却在不断下跌,原因很简单,商业扩张。

康宁港股上市共融资约 5.9 亿人民币,主要用于医院扩建、改造升级、人员培训、搭建在线医疗咨询平台等。

2016 年 8 家医院投入运营;2018年新增3家,2016年开业的医院终于在2018年实现盈亏平衡。

通常来讲,每个行业融资后都会进行扩张,但是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在于,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很难一下子看到回报。除了新医院需要2-3年的孵化器之外,老医院并非一帆风顺,苍南康宁医院就因为空间过于饱和,床位不足,导致营收增长为负。另外,管理输出的托管模式,也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市场验证。目前来看,在浙江省内的托管经营模式相对成功,主要原因是经营环境相对良好;而跨省扩张由于市场状况不熟悉以及医师资源把握能力弱,掌握资源不足而和合伙人议价能力低等问题,托管经营效果还有待考验。

于是,2018年,康宁医院的战略为把自有医院做大做强,缩减了管理医院的业务规模。2018年上半年终止了对成都怡宁精神科的管理业务,减少了对平阳长庚精神科的管理服务业务规模。不过,对于已经约定的管理服务,本集团继续努力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包括完成了对义乌市精神卫生中心改造升级,将北京怡宁医院2018年6月的床位使用率提升至57.5%,截至 2018年6月30日,本集团管理医疗机构减少至7家(2017年12月31日:8家), 管理床位数仅增至1,200张(2017年12月31日:1,130张)。

只是,2018年,康宁医院的努力并没有迎来回报——从股价上来看,从香港上市至今,高点在49.10,最低30.90,冲击A股失败,刷了一波存在感,后面一直跌。

除了扩建,追求内生性增长之外,外延扩张也开始成为重点。

为啥?

内生增长的回报太慢,报表不好看,相对于托管模式(轻资产扩张却有待考证),并购和参股,是可取的快速扩张方式,通过增加商誉,释放利润,来充业绩。

于是,康宁医院开始了大肆并购。

据其公告显示:

“2018年7月,康宁收购了温岭南方医院51%的股权以及南京怡宁医院51%的股权;在参股投资方面,本集团投资的淮南康宁医院和菏泽怡宁医院分别于2018年4月和2018年7月建成并投入运营。”

另外,管理效率提升,加上除人力成本以外的成本控制(对人才投入倒是很大方,不过民营医院也就靠高薪来吸引人才了。)整体运营效率尚佳,拥有克服跨地域的管理经验后,对之后的扩张提供经验和先入优势。作为一家精神病院,作风并没有很疯狂,稳健经营,及时调整扩张策略是其一大亮点,可以观察到管理者的野心和踏实。

当然,当抑郁症、精神问题等开始成为一种现象的时候,康宁医院也一时成为风口上的猪。

风口过后,康宁医院及众多精神病创业者能否真正为行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这是一个问题,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康宁医院冲击A股失败未必是一件坏事,毕竟治疗精神病需要时间和耐心服务及管理,做好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千万不能被资本所绑架。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