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会员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新首页
Portal
观海听潮
小百科
创业沙龙
关于我们
酷站
科技资讯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活动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动态
记录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快活林
›
IT业界
›
中关村30年:电子一条街变身科技园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中关村30年:电子一条街变身科技园
[ 复制链接 ]
毛主席最亲
2008-11-5 10:35:55
▲昔:因陋就简开拓天地 上世纪80年代初, 中关村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成立时的办公室外景。
▲今:中国“硅谷”硕果累累 中关村西区的繁华夜景。短短20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从零星几家小店,发展到去年拥有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3941亿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的高科技园区。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从零星几家小店,发展到去年拥有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创汇27亿美元的高科技园区。此外,回顾海淀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触摸到教改“排头兵”的持续活力和创意文化的繁荣前景。
“从农村走向城市”——在过去的30年,海淀区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向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经济的“华丽转身”。30年前仍然停留在“刀耕火种”的中关村,今天已变身为海纳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国“硅谷”。
●墙内成果累累,墙外刀耕火种
对于中关村乃至中国科技发展史来说,1980年10月25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室主任、中科院里最年轻的研究员陈春先和十个伙伴聚集在物理所的一个破旧的仓库里,“偷偷”成立了一家全新的企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作为“中关村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服务部的成立在铁板一块的计划管理体制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开启了一个神奇的“知识经济”新天地。
时隔28年后,当年服务部的创始元老之一、66岁的纪世瀛回想起来仍然心潮澎湃。那时最让他备感“紧迫”的是中科院围墙内外的反差:墙内现代化设备齐全,新技术成果累累;墙外仍是刀耕火种、人扛马拉的小农经济。
不过直到1983年初,陈春先的做法才得到中央领导的明确支持,在他的示范效应下,科研人员活跃起来,纷纷走出那道院墙开辟另一番天地,1984年,以四通、信通、京海、科海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科技公司先后成立,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规模。
在这些具有标志意义的变化后面,海淀区委区**因势利导,主动为新办科技企业排忧解难。在1984年4月召开的海淀科技大会上,首次提出“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发新型产业”作为海淀发展的战略措施和目标。
经过多年的发展,到1987年,中关村地区的科技企业已有148家,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步形成。1988年5月**做出批复,中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海淀成立。数据显示,短短20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从零星几家小店, 发展到去年拥有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3941亿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的高科技园区,海淀园创造的GDP占据海淀经济的半壁江山。
●搬掉“三块铁”打破“一口锅”
“全国教育看北京,北京教育看海淀”——这句不少教育人士口中常说的俗语虽然有其片面之词,但一定程度上点明海淀教育在北京乃至全国的独特地位。不过作为北京教育改革的领头羊,30年来海淀丝毫没有改变其“英雄本色”。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区开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试验;1994年,北京市**正式批准了在海淀区建立教育改革试验区的要求,全方位推进和深化教育改革。这是全国第一个在地、市一级行政区域内进行的教育改革试验区。上世纪90年代后期作为全国素质教育联系区,开展了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师德水平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革实验。进入21世纪后,全区着力建设学习型海淀,构建现代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海淀区率先在全市学校内部实行以校长负责制、结构工资制、教职工聘任制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人们形象地描述这些改革为:搬掉“三块铁”(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打破“一口锅”(大锅饭)。上世纪90年代教改试验区成立后,区教委形成并确认了政企联办、企业承办、校长(园长)承办等多种办学形式。随后政企联办的海淀21世纪实验学校,企业承办的万泉小学,校长承办的十一学校等各种体制的学校应运而生。
素质教育联系区建设取得成效。全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体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成绩显著。部分深谙京城教育的专业人士分析,从社会关注的高考成绩而言,海淀已跃居全市领军位置。此外,在金帆奖、银帆奖及各种奥赛的评比中,海淀区亦有不俗表现,得奖比例在全市位居前列。近年来的“名师工程”和“名校长工程”不仅推出了张思明、谭天静等一批全国和市区级名教师,还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和学历的提高。
●刘欢韩红曾竞逐街道歌咏会
说起刘欢、韩红等当红实力派唱将,不少人都能很自然地哼上一小段他们唱过的歌。不过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些著名歌手当年都从海淀各街道举办的地区歌咏大会中脱颖而出,如刘欢在青龙桥街道、韩红在清河街道、尹相杰在八里庄街道、孙嘉欣在万寿路街道。可见上世纪80年代海淀地区的歌咏大会,已颇具专业水平。
作为大学最为集中的地区,海淀区的校园文化在北京以至全国一直处于领跑位置。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具有丰厚音乐素养和文化品位的学生开始崛起,代表人物是清华大学的高晓松、老狼等人,他们创作的《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等,不仅被在校大学生广泛传唱,而且从校园流向社会,成为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为上世纪90年代海淀文化的独特符号,人们不会忘记圆明园的画家村。还有中国第一家网吧——位于首都体育馆西门的实华网络咖啡屋正式营业。到2006年底全区文化创意企业已达2万多家。
去年,海淀区**出台一系列为创意产业人才引进解决户口、减免企业税收、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措施,用来支持辖区内重点项目和企业发展。依据规划,今后几年,海淀区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放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数字动漫游戏、数字媒体出版和数字影音等。
晨报记者 罗德宏
我的经历
全家六口人
花两块七过个春节
●讲述人:北京燕山东风中学 史荣福
仅仅两块七毛钱,就能让有两个大人和四个未成年孩子的一家人过上春节,现在看来似乎是绝不可能的,但在我们家就实实在在地发生过,令我记忆犹新。那是我上小学5年级时的春节。
那年的腊月二十三已过了,年味越来越浓。走在大街上,不时飘来左邻右舍散发出的炖肉的香味,不禁馋得我口水下咽,可我们这只有两间土房的家,连一丁点儿过年的迹象都没有。我家里当时只有半袋子玉米面和两棵白菜。我印象中,俗话说“爆竹声中一岁除”,但幼年的我是不燃放烟花爆竹的。不是因为我胆子小,而是没钱买。这眼看还有三天就大年三十了,而我盼望的饺子还没有影子。
无奈之下,11岁的我找到村支书,听了我这番话,村支书随后对我说:“你先回去吧,我们研究研究再说。”第二天上午,我的队长舅舅通知我到大队信用社去领钱。我甭提多高兴了,我拿着我爸爸的手章一气跑到信用社,盖章领了两块七毛钱。事后得知是村支书让信用社先借给我家的过年钱。按当时的物价,我们家有这两块七毛钱过年足够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全家人吃上了饺子,总算欢欢喜喜地过完了这个年。
几年后,因为国家特大型企业——北京燕化公司建在我家乡,家乡的人都农转非了,都吃商品粮拿工资了,生活很快就好多了。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后,我家简直前后两重天,再不会为吃饭、过年发愁了。现在我身为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工资待遇等同国家公务员。现在,我们家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不管生活状况如何改善,生活水平如何提高,如今我还是对玉米面、白薯、倭瓜、大白菜、萝卜等情有独钟,一往情深,一天也离不了。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
中关村
相关帖子
[北京 中关村] 貔貅交易所 招聘 Ruby 程序设计师
[北京] 年薪 20 万+ 招聘后台工程师
[北京] 聚微大数据团队招聘 Ruby on Rails 工程师
[北京] 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 找服务器开发的合作者,精通 Ruby
[北京]广联达招聘 rails 高级开发或架构师两名
中关村创业大街,我很久没过去了,本版块第一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跟贴 Reply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精品软件区
生活派
聚贤庄-IT人才招聘
毛主席最亲
关注
主题数
浅谈百度的公关失误
阅读 63660
对比搜狐新浪看打工文化和创业文化
阅读 6043
发布新话题
小帖士
如果你不是特别对他的每一句话感兴趣,不要随意用"关注"人的功能,因为关注以后,他的所有发帖回帖都会以通知的方式提醒你的!
统计信息
会员数: 4661 个
话题数: 8709 篇
巅峰数: 8 人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