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马索克的民间传说、历史、政治、神秘主义、性冲动(eroticism)、民族主义和性反常(perversion)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围绕着“鞭笞场景”的星云;当克拉夫特·埃宾(Krafft-Ebing)用他的名字为性反常定名时,他必然会感到不安。马索克是一位著名的、受人尊敬的作家;在1886年他进行了一次去巴黎的成功之旅,在那里他由《费加罗报》(Figaro 译注:法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和《两个世界评论》(Revue des Deux Mondes 译注:法国文学和其他艺术的评论性双周刊)授勋并被热情款待。
(6)安娜·冯·卡托维兹(Anna von Kattowitz)的风流韵事给了《离异女人》以灵感,芬尼·冯·皮斯特(Fanny von Pistor)的韵事则启发了《穿貂皮的维纳斯》。一个年轻的女士奥罗尔·路梅林(Aurore Rumelin)凭借一封有些含糊的信件,用笔名万达(Wanda)接近了马索克,并与之在1873年结婚。作为一名伴侣,她是温顺的、苛刻的、受宠若惊的。马索克对此注定很失望,好像他所计划好的伪装必然会导致误解。(译注:此去省略两句)这段情节是马索克1886年到巴黎旅行的缘由,也表明他与万达婚姻的结束,在1887年他娶了他孩子的女家庭教师、在米里安·哈里的小说《索尼亚在柏林》中,我们发现了在引退后一个有趣的马索克肖像。马索克死于1895年,悲哀的是他的作品就此被忽视了。
(7)然而,马索克的作品是重要而独特的。他将它们构想为一组(表现同一主题的)小说或更确切地说是一系列小说。最重要的一部小说名为《该隐的遗物》(The Heritage of Cain)(译注:该隐是《圣经》里的人物,亚当与夏娃的长子,亚伯和塞特的哥哥。《创世记》第4章所写,他是一个农夫,他的弟弟亚伯是牧羊人,上帝接受亚伯的祭品而拒不接受该隐的礼物。因此该隐把亚伯杀死,他受到的惩罚是永远过流浪生活),其把它处理为六个主题:爱、财产、金钱、国家、战争和死亡;只有前两个部分写完了,但是其他四个主题在其中也可以辨识出来。民间故事和种族传说来自第二主题的小说;它们包含了两篇关于加利西亚神秘主义宗派的异常忧郁的小说,其在马索克作品中位列最佳并达到了苦恼与紧张的顶点,很少有能望其项背的作品(《撒旦》与《圣母》)(译注:“The Fisher of Souls”意指“撒旦”因在传说中撒旦是一个掳取人灵魂的魔鬼,所以说他是“挂了诱惑的饵,勾钓人们贪婪灵魂的渔夫”)。《该隐的遗物》有什么含义呢?它首先想要表达罪恶的负累,并经受了人性的遗传;然而,表面上的残酷隐藏了更为私密的冷酷的大自然、大草原、圣母的冰冷肖像的主题,在其中该隐发现了他自己的命运;严厉母亲的冷酷实际上是一种残酷的嬗变,一个崭新的人便从那里显现了出来。该隐的“标记”表明“遗物”是如何被使用的。该隐和基督怀有同样的标记,它导致人类精神的痛苦(译注:“crucifixion”亦有“钉死于十字架”之义),这个人“知道没有性爱、没有财富、没有祖国、没有理想、没有工作;这个人因他自己的情愿,包含着人性的信念而死……”
(9)《穿貂皮的维纳斯》(1870)是马索克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它构成了《该隐的遗物》第一卷处理“爱”的主题的一部分。由经济学家波弗特(R.Ledos de Beaufort)翻译的译本在1902年同时在法国和英国发表,但这个译本是极其不准确的。当前的译本来自法国,后来的译者奥德·威尔姆所译。小说有三个附录:第一个是马索克对小说所作的一般陈述,随后是他童年生活的记述。附录二由马索克与芬尼·冯·皮斯特、万达所签订的“爱之契约”所构成。附录三是万达·萨克·马索克对那场与路德维希二世冒险经历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