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同学高调宣布辞职“创业”,真为他暗暗地捏了好几把汗!
第一把汗:李同学一把年纪,不愁吃不愁穿,缺乏创业中最原始的动力 – 钱,就算是因为一辈子替人打工,今生一定要过回自己做老板的瘾,试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打工皇帝,怎能和山寨首领同日而语啊?!想必是李同学山珍海味吃腻了,要尝尝野菜草根味儿。
第二把汗:李同学创业去搞什么孵化器,这摆明是吃力不讨好的累差事。孵化器是政府官员们乐此不疲的口头禅,政府砸钱做孵化器,亏光了没事,因为扯着孵化器的大旗把高新园区给炒热了、把VC的钱“引导”了进来,然后大批高新企业一进驻,最后地方财政税收收入又把孵化器亏掉的钱给补了回来,政府瞒天过海一手出另一手进,总体上是不会亏钱的。
但是,有哪家民营的孵化器赚过大钱?放眼看,硅谷有过两个大名鼎鼎的民营孵化器:Garage.com (车库种子基金)和Idealab(创意实验室)。Garage.com从来就没有孵出过一只像模像样的小鸡;Idealab倒是孵出过些好的Idea,比如Google的AdSense模式最初就是从Idealab里偷来的,用“偷”重了些,因为发明“收费搜索”、“点击付费”、“竞价排名”的那公司倒闭了,横尸荒野,人人都可以去免费叼一块死人肉来吃,不算侵权不算偷……看来孵化器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呵呵。
第三把汗:最担心的还是人的问题。迄今为止,还没听到过有哪个大创业家诞生于孵化器。孵化器实际上是一个温室,如果有幸进入“创新工场”,就好比考进了科大少年班,不必担心吃穿,还有一群高级保育员服侍,让你安安稳稳去冥思苦想好的Idea吧,但,这样的环境里是否真能孵化出赚大钱的创业家来?都说要锤炼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能顽强生存下来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创业英雄。在温室中有可能培育出耐旱、耐涝、耐风雪冰霜的茁壮幼苗吗?
……
总而言之,按照传统的投资逻辑,实在看不出李同学的“创新工场”怎么赚钱,但是……但是……但是谁说创业一定要去拼命赚大钱呀?!投资哪里一定要培育出一筐筐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啊?!
好,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创业新词汇:社会创业者(social entrepreneur)。这是近年来在世界各个角落里激荡着的一股热浪。
按照行内规矩,在讨论正题之前,请大家先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 你是否每年必须有至少三周的带薪假期?
· 你是否渴望摆脱天天加班加点的工作压力?
· 你是否会因为每个月没有固定工资而心里感到焦虑?
· 你是否凡事都需要得到朋友、伙伴、家人、上级领导的点头赞同?
· 你是否容忍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因为总有一天会有人去改变的?
如果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为“是”,呵呵,那你基本不具备社会创业者的素质。如果你的大部分回答为“不”,那么恭喜你,你具备非常人才具有的社会创业者的潜质。
“社会创业者”和一般意义的创业者们在许多方面是类似的,他们为了一个“idea”废寝忘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赴汤蹈火,他们组织团队、设定里程碑、融资、开发项目、追求效益来改变世界。但是他们各自的创业目的略有不同,一个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获取人类生态的“更高价值”,另一个是为了赚取商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