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各种专利诉讼案件,多如牛毛。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在专利诉讼方面,苹果发起了46件,被诉38件;诺基亚发起了27件,被诉25件;摩托罗拉发起了44件,被诉36件;这些公司诉讼标的动辄几亿、十几亿美金。
最新的一起是,4月28日,华为在欧洲向三国,向中兴通讯发起诉讼,指控中兴通讯侵犯了华为的多项专利和商标。作为都是来自中国的公司,华为这次为何选择向中兴开战?为什么是在欧洲?在这场看似意外的诉讼背后,究竟又有怎样的商业逻辑和市场隐情?其中端倪,并不神秘,从近几个月的媒体报道中就能发现。
导火索:欧盟三反事件
在华为此次对中兴的诉讼中,主要涉及到数据卡和未来的LTE数据卡等多项知识产权。尽管数据卡业务是中国公司的强项,但是从绝对值上,无论是华为还是中兴,占得比例都不大。这场专利诉讼的背后,同样离不开商业利益。那么可以说,欧盟数据卡三反事件是此次诉讼的导火索。而欧洲数据卡市场的竞争乱相,以及因被侵权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是华为与中兴对簿公堂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此前媒体对欧洲三反事件的报道,华为一直认为,自己在数据卡上的创新,是欧洲数据卡市场进入繁荣的关键力量。在2005年之前,包括欧洲在内全球市场上,主要是基于PCMCIA接口的上网卡,市场年销量不到150万只。2005年底,华为开始进入欧洲移动宽带市场。2006年,华为推出全球第一款USB 数据卡,受到用户的追捧,引爆了市场。根据ABI报告,2007年欧洲移动宽带市场发货量增长率约406%,华为当年发货480万片。此后,伴随华为旋转头USB 数据卡、移动WIFI数据卡等明星产品的推出,欧洲数据卡市场更是风生水起,华为年销量更是突破千万只。
然而好景不长, 2007年至2008年,中兴采用大幅价差的战略在欧洲市场进行销售数据卡产品,在2009至2010年,低价战已经变成了一场乱战,有些产品价格低到令人匪夷所思,比如2010年第二季度,中兴的上网卡最低报价只有17欧元,已经低于成本。在2007年时价格还在150欧元左右的3G数据卡,至此已沦落到20~30欧元的区间。
欧洲数据卡市场不仅让来自中国的供应商开始赚不到钱。还造成了欧盟众多终端厂至亏损,大部分厂商转战其它行业,个别厂商接近破产。即便作为市场份额第一的华为,尽管出货量仍在增长,但销售额急剧下降。
华为认为自己已经变成一个守规矩的公司了,对于价格战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自己通过大量的研发投资,获得了知识产权上的优势之后。
中兴的数据卡价格为什么可以屡创新低?从此次诉讼来看,创新成本低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华为此次的知识产权诉讼中包含无线上网卡旋转头技术。从对比图片来看,中兴直接采取了“拿来主义”,自己不创新,也不付专利费,成本自然低。
从华为的指控可看出,中兴对华为数据卡的抄袭已经达到“肆无忌惮”的程度,连华为的注册商标也直接抄袭,在业界也较为罕见。
低价竞争的恶果就是,欧洲Option公司向欧盟提出针对中国无线上网卡厂商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该调查有可能会对中国高科技制造给以致命的打击。
当时,案发后,原本是受害者的华为反而充当了中国数据卡行业的挡箭牌。华为一方面参予机电商会牵头的应诉、谈判,一方面迅速与发起“三反”请求的欧洲Option公司进行谈判,最终花了1亿美元的代价,通过购买了Option的部分技术和专利授权,使得Option做出撤案申请。这为欧盟终止对中国数据卡行业的三反调查起到了关键作用,挽救了所有在欧洲销售数据卡的中国数据卡供应商。
不可否认的是,为这一结果华为付出的巨大代价,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那些恶性竞争的厂家。一方面华为的数据卡业务收入在低价的冲击下,减少了10亿美金,这次又出了1亿美金和解,当了真正的冤大头。
而让华为更为担心的是,欧洲数据卡市场低价竞争的始作俑者,依靠专利侵权保持价格竞争力的中兴,并未因此吸取教训,继续在欧洲市场进行低价竞争,这些行为,极有可能再次引起新的三反调查,并再次“殃及池鱼”。实际上,已有西方媒体报道欧洲厂商正在筹划对来自中国的移动系统设备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欧洲对华为太重要了,华为被迫对中兴发起诉讼,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要求中兴依照国际规则支付专利费用无果或者被拒的情况下,采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我们甚至可以假设,华为和中兴之间应该有多轮的知识产权谈判,按照华为的说法“谈判无果”的情况下“被迫”诉讼。无果的原因,无外乎,中兴不肯谈,或者华为要价高。这就无从知道了。
LTE数据卡市场更伤不起
华为诉讼中兴,另一关键词就是LTE。
欧洲无线市场正在从3G进入LTE(4G)时代,消费者购买的数据卡也从3G数据卡逐步转向到LTE数据卡,因为其速度更快,可以想象在LTE时代,数据卡业务,极可能出现当年3G数据卡的市场盛况。对华为而言,3G数据卡“三反”案中的的“毒瘤”还在,LTE数据卡市场极有可能在尚未形成规模,就已经像中国的“出口衬衣”一样了。出口一亿个上网卡,也不能换一架欧洲产的空中客车A380飞机。高科技和创新变成了“白菜价”。
知识产权诉讼的背后,都是商业利益,这场诉讼的本质也一样,华为不想把自己变成加工型出口企业,不满意只赚微薄的“加工费”。在LTE数据卡市场爆发的前夜,华为开始用知识产权作为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场诉讼同时也标志着华为已经真正的成为电信行业的领先者。
企业走出去,不仅仅是彩虹,也有风雨
华为与摩托罗拉的战争刚刚偃旗息鼓,爱立信与中兴的战争还未结束,华为与中兴的专利之战又粉墨登场。鉴于华为与中兴同为中国厂商,也被誉为全球通信竞争格局中的新势力代表,更是处于深圳的同城兄弟,因此,这场诉讼自会多出几分戏剧性。中国公司的内战、遏制对手等解读甚至更多未知的过度演绎,估计会纷至沓来。
站在知识产权的角度,这仍然只是一场司空见惯的战争,无须过度演绎。
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一方面是扩展市场,一方面也是按照国际规律办事,自然也包括遵守当地的法律,包括发起诉讼以及被诉讼。在最重视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美国,其企业间每年的知识产权诉讼数量高达近万件。在知识产权的战争中,其实没有国别之分,只有是非之别。即使对中兴而言,被诉也是成长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