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sir 登陆 |注册|TS首页
楼主: 匿名
  首页 快活林 IT业界

说说杨澜夫妇财富的真实来源吧--第4节

By: 匿名 · 3489次点击   回复:0   
 滑铁卢
  
  在美国因“保险欺诈”被昔日的同胞学友告上了法庭,直接结果是从此退出前途无量的保险业和第一次婚姻的破裂。
  
  在阳光收购良记时改名为阳光文化上市以来,阳光文化一直挣扎在亏损的泥潭里,第一年,亏!第二年,亏!,第三年,亏!2002年度亏损6982万、2003年度亏损36486万港元。阳光卫社开播不到六个月,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已经高达1亿2千万港币,进帐不到3000万港币。阳光文化常务副总裁徐耀明以及执行董事Michael SSpiessbach和包云龙等人均与吴征“而道不同“相继离职。
  
  阳光文化接到中家广电局通知,称其因“违反相关规定”,次日起,停止阳光卫视在内地三星级以上酒店和涉外单位内的播放权。同时被停的还有阳光的伙伴Jet TV。
  
  阳光文化旗下以出版发行为主的“京文文化”痛失DISCOERY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影片的中国代理权。
  
  新浪阳光合并之初,新浪一方的员工对于阳光文化的态度“很不友好“,一度敲定的联合办公也不了了之。新浪骨干层加印一批的新浪与阳光文化双标识的名片,但几个月以后就被内部废除了。
  
  与国际传媒巨人德国贝塔斯曼和阳光文化签定了内容详尽的书面合作意向。阳光文化面临咸鱼翻身的大好机会。就在翘首仰望的关键时刻,贝塔斯曼首席执行官米德霍夫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辞职,合作变得遥遥无期。(拿破仑同志滑一次就倒了,吴征先生滑这么多次越活越“阳光“,够牛的!
  

2011-06-27 16:16:48
  学习
  
  阳光卫视三年多亏损好几亿,杨澜夫妇通过发布假新闻赚了几十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也时常感觉到自己能力的那种不充分和不足够,包括自己的见识。我觉得这几年也是付出了很大的学费。”(吴杨夫妇确实是在学习,而且学习得不错,用血淋淋的钱。)

2011-06-27 16:18:16
  联姻
  
  吴征有与杨澜的“梦幻组合”,吴征成就了传媒文化事业。
  
  与新浪的“光水姻缘”,吴征凭空获得新浪诸多股权。
  
  而在美国时前妻的“政治联姻”,差点让吴征成为美国的“政治明星”。(他是个知道什么是机会的人,并且懂得利用机会的人--这至少可以讨得老婆的欢心。)

2011-06-27 16:19:42
  数字游戏
  
  “阳光卫视已经是覆盖达到3000万户的大众媒体平台,”凭这句话就套来了中小股东的亿万血汗钱,但谁来为核实这个数字负责呢?
  
  覃辉收购阳光卫视,答应了杨澜一个条件:“保证三年内阳光卫视的纯利不会少于3000万港元“--这回数字游戏的玩伴多了一个,而且是高手。
  
  “我们在媒体界创造了一个奇迹,世界上哪一个媒体公司能在八个月的营运期内就能打平呢?当时阳光文化对媒体宣布,它已在第一季度实现了收支平衡。在很多公开场合,杨澜和吴征均表示,阳光文化有望在2002年底结束的财政年度内实现赢利。
  
  尽管香港著名财经报纸《信报》坚称阳光文化出现财务问题--现金下降、长期出现现金流出、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增加。吴杨坚定地表示,阳光文化的财务非常健康--1。6亿的自有现金、3亿总资产,而债务只有5000万。
  
  在宣传材料上声称有140家电视台播放其节目,观众量达到1亿7000万,但这是让业内人士听后哈哈大笑的数字。
  
  阳光已建成拥有超过1万个标题的纪录片片库,到2001年底,有合同保障节目可达到4追寻个,阳光文化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动数码专题节目片库。“(吴征语)
  
  阳光文化宣布收购京文娱乐,称此举将为前者在新财年销售额带来4亿人民币的巨大增长,并使广告收入与非广告收入达到1:1的比例。
  
  被阳光文化称为台湾入户率99%的台湾娱乐在台湾市场名不见经传--有人说:“这是一个弱势媒体联盟。“
  
  一位知情人士向媒体爆料:阳光文化曾与数家电视台签定空头合约,但对方并不用付费,虽然阳光文化需要以计提坏帐的方式处理这些“收入”,但这增加了其“数字业绩“。
  
  (在口才上面,“吴杨配”堪称天作之合!)
3489次点击
0个回复  |  直到 2011-8-19 15:23:38
添加一条新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标签云|手机版|科技先生 ( 京ICP备07036130号 Powered by Discuz! X )

GMT+8, 2025-2-6 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