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经济学家的敏锐政治觉悟
——读《概念与交锋·市场观念六十年》
这是一本让人期待已久的传记。华尔特·罗斯托,美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曾任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三届总统的经济政策顾问。
这位横跨军界、政界、学术界的三栖人物,以其出色的经济分析能力,影响了二战后若干年的美国经济政策走向。显然,这本展现作者心路历程的自传,就像20世纪历史画卷的主轴,它当然不会停留在对事物表象的简单勾勒中,而是试图探求其更本质的时代演进规律。
“建立一个自由开放的全球化大市场。”这个听上去有些乌托邦色彩的理想目标,事实上确实部分反映了一个典型美国人的世界观。罗斯托,这位俄国移民的后裔,在新大陆出生,度过了自己洋溢着田园气息的金色童年,在耶鲁获得著名的“罗斯奖学金”,在牛津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以一种强烈的救世激情参加二战,并在战后迅速进入政府决策层,跻身于美国精英群体。在他身上,早已没有父辈的乡土观念,“以美国为中心”的现代世界体系形成,具有毋庸置疑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的确,从暂时的结果上看,尽管在20世纪最后六十年这个地球上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但终归是市场化大趋势获得全面胜利的年代。罗斯托在展示自己的预见能力时并不保守。他说,早在1947~1949年,他就通过观察发现,“苏联是个短命的国家”。他认为,这个冒似强大的国家会在第三代分崩离析。他的理由,显示出一位经济学家的敏锐的政治觉悟,“那些掌握了权力并运用它来建造能量十足的工业机器的人,将由这样的人来接任:一旦那台机器不能产生出决定性的国际结果,他们就会下决心追求其他更美好的目标,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以市场化眼光解读重新崛起的中国,罗斯托显示了他的深刻性。他强烈推崇启动中国改革之路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在这种体制下进行生产,他们生产得更多,也收入得更多,储蓄得更多。而在城市,国有企业的经营责任也转移到了新兴的企业管理者手上,这很像农村改革范式的一个投影。把市场的开放、扩大与深化,以及市场观念(包含了竞争、供求矛盾,甚至某种程度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流行、确认与强化,当做画笔和颜料,的确能够草草勾勒出一幅中国改革进程的水粉画。
当然,在这本书中,罗斯托还没有预见到发生在21世纪中国的社会争论与转轨。他只是以经济学术语阐述了一个抽象命题:任何经济学上的“长期”问题,都是“短期”因素的积累和加总。这里隐含的观点就是,许多看似合理的短期利益诉求,从长期看很可能并不合理。听上去,这就像“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表达。曾经系统研究过中国历史,罗斯托应该了解“治乱循环”的中国历史古训。而一剂单纯的“市场化药方”,是否真能永久解决这个沉重的历史规律,恐怕很难做出乐观回答。
市场带来繁荣,但繁荣之后是什么?繁荣是带来新的繁荣,还是不过成为萧条的起点?这对任何一种观念——不论是市场的,还是反市场的——都是一个切实的挑战。
罗斯托的青年时代,经历过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也许是这个逼真的早年印记,使他在耄耋之年仍对繁荣的表象抱有怀疑。他认为,在21世纪的早些时候,一场旷日持久的经济衰退将不可避免。“这场灾难是我们无法逃过的,可以毫无疑义地说,世界经济逃不过这一场宿命。”罗斯托没有给出这一可怕预言的依据。但他预测,也许美国及其同盟能够找出应对这场危机的方法,而中国却可能在外部经济形势逆转时,“求助于国内来解决”并伴随着“更具攻击性和排外性的政策”。
应该说,“美国本位主义”或者说“西方中心论”的局限,有可能影响了这位智者的判断力。美国融入全球经济历史上,排外主义和保守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不过是经过包装,以所谓“光荣孤立”的韬晦政策,给自己争取了更大发展空间。这中间,虚拟时空的概念偷换,与真实世界的利益交锋,的确相当值得玩味。当世界动荡时刻来临时,到底谁能“救人类于水火”?这个问题,用六十年时间作答,恐怕还是显得太短了。
【美】华尔特·罗斯托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