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从充满正义感的“向政府追讨真相”开始,道德激情堤溃水漫,在一片狂热中渐渐滑向让人恐怖的网络暴力,“躲猫猫”事件中的网民 露出了狰狞可怕的一面.事件发生地云南晋宁政府网站遭到黑客恶意修改和破坏,网站首页充斥着几十行“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武林三大绝学!”的字样,公 示公告、政务信息、领导讲话、政务文件等栏目原有的内容,都被改为以上字样.(新华网2月25日)
公 众对这种场景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已经数次领略过某些网民的恐怖手段.在铜须事件中,他们选择的是“网络追杀”,“暗杀铜须动员组,想杀此人者进”的帖子广 为流传.在烧狗事件中,他们去当事人工作单位对其围追堵截,甚至在其楼道墙上喷涂“死!”等威胁话语.在虐猫女事件中,有网友每天打电话到当事人的家中, 扬言要杀掉她.黑掉政府网站,不过是这种网络恐怖主义的新手段,目的都一样,就是以暴力方式示威.更可怕的是,这种违法行为,竟在网络上赢得了无数的追捧 和欢呼,黑客成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被贴上了反抗专断的正义标签,最保守的留言也是“虽然违法,但感觉特痛快”.
网络再次展示其“魔鬼”的一面,将暴力、恐怖、狂热、盲从、轻信、民粹等致命弱点暴露得淋漓尽致——不能节制自身魔性的网民,跟那种不分真假、不辨是非的暴民有多大的区别?
在“躲猫猫”事件上,网民和网络本来站在正义和道义一端:追问一个公民狱中非正常死亡的真正原因,质疑“躲猫猫致死”这个很难让人信服的官方结论,通过将 “躲猫猫”顶成流行语来表达对官方调查的不满,敦促有关部门公布真相.面对网络如潮的质疑,当地政府也表现出罕见的开明和诚意,打破常规邀请网友组成“网 络调查团”对事件进行调查,以此寻求网络的合作和网民的信任.这是一种很好的官民互动方式,网民本该抓住这个机会,借助网络的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利用法 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在法律的框架中与政府部门、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进行合作,等待政府公布调查结果,等待真相水落石出.
但是,一些网民超越了自身权利的边界,沉浸于某种正义幻觉和道德自负中的他们,被那种自以为掌握着真理、自以为是道德卫士的正义感冲昏了头脑,失去依法解决问题的耐心.暴力的冲动和反抗的亢奋,最终让魔鬼战胜了天使.
他们首先产生了想取代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审判的冲动.政府“组织网络调查”的诚意,其实并没有平息网民的愤怒、赢得网络认同,反而滋生了 某种负面暗示,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网络“取代检察机关进行调查”的想法.当网民代表的调查不尽如人意(也不可能令人满意)之时,网络上充斥着“政府安排了 托儿”的质疑.其实,无论事态如何发展,只要结果不符合他们的猜测,他们都会不断质疑下去.而质疑的目的,是想取代公检法,自己进行调查和审判.陷入正义 狂热的网民们怀疑外在的一切,只相信自己的道德激情.
他们并不知道,即使司法腐败使法律出现信任危机,但像苏格拉底明知城邦的判决无理仍接受了一样,有公共德性和法律理性的公民,也只能选择尊重法律和相信法 律,寄望于通过法律输送正义.法律之弊只能通过法律路径加以消除,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法律抛在一边,由靠不住的道德主导审判.以正义之名取代检察机关和法律 裁决,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思维.网民调查网民审判,其暴政的危害性甚至大于腐败的司法审判.
陷入道德狂热之中的网民最终被“以暴制暴”的思维所主宰,于是就有了黑政府网站之举.这种图一时过瘾的暴力之举,除了将本代表部分民意的网络置于不义之境 地,让某些官员找到严加管制网络的借口外,别无所得.本是很正义的公民行动,最终变成了一场让人恐惧的网络暴力.
基于铜须事件、烧狗事件等网络公案中,网民给公众留下的道德暴君和道德专制的记忆,虽然近段时间网络立功无数,曝光了多起公款消费丑闻,搜出了林嘉祥,放倒了周久耕,可公众对网络很难完全放松警惕和怀疑,对其魔鬼和暴力的一面始终心存忌惮,不敢完全接受和认同.
面对社会这种根深蒂固的怀疑,网络和网民当自省,规范自身的行为,充分发掘自身公民的那一面,而非任由自身拳民、暴民、匪民的一面暴露无遗.从而改变网络 给人留下的负面形象,让人提起网民时不是跟恐怖联系起来,而是与责任、正义、力量等联系起来.这样,网络和网民才能真正担当起监督政府、紧盯官员、捍卫正 义的社会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