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来临,祝福拜年之余,却想着在三网融合这个事情上给行业敲几记 警钟。选择这样的时刻实在不合事宜,或许借此时机可以让言微之音传得深远一些。
背景
1月13日,国 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1月21日,国务院签发了关于三网融合的“国发5号文”,这是一份仅传达到一定层级的内部文件。2月9日,工信部、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就 推进三网融合相关工作答记者问,披露了5号文中的一些细则。
对此,笔者曾在第一时间对新政做过不甚成熟的解读,随后通过一周的交流与思考,发布了《三网融合的再思考》。不 论各方如何看法,笔者依然坚信这对有线行业而言是非常好的机遇,这个行业目前的生存状况已经触底,而且外力会比内因更起作用,此外目前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三 大电信运营商,广电只是一个配角。
看到一篇文章,颇为赞同。“广电成长为有竞争力市场主体的速度,就是三网融合实现的速度。”“如果三网融合的推进不经心地把广电毁掉,其损失不可估 量。”该文同时认为,“电信与广电的关系应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
据了解,很多地方的广电部门提出了要求成为试点的申请。作为弱势的一方积极要求成为“双向进入”的试点,这样的“自信”甚至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在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笔者感到需要给我们的行业敲一敲警钟。
警惕广电内部被瓦解
我们中广互联的主编吴纯勇此前撰文指出,针对此次三网融合新政策方案,如果仅仅站在中国有线行业的发展还是不够全面的、系统的,作为这样一个关乎中国广电系统未 来发展的新政策,不仅仅是网络层面的竞争,而应该站在全国广电系统整个角度来通盘考虑。在未来五年的试点过程中,全国广电系统(如,广电管理机构、广播电 台、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等)唯有举全系统之力,方能共进退、齐发展。
这一看法是非常深刻的,尤其在网台分离、制播分离的形势下。同时,IPTV、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也纷纷与电视台合作,取得电视内容资源甚至 直播的授权,更具诱惑力的是他们是给电视台付费,而不像有线网络那样向电视台收落地费。广电如果缺乏一致的应对策略,让有线独上西楼,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 的意味。
流媒体网的灯少撰文认为,2010年之后的后广电时代,我们谈及广电,要分清其究竟是电视台、有线公司还是传媒公司,其虽然同属于广电体系,但在 整和新媒体的发展中已经处于一种完全的竞合之态,而这也构成了2010年后整个新煤体产业跌宕起伏的源泉。
不仅是网络与内容的关系,有线、地面、直播星的产业布局与分工,都应该随着三网融合的大政方针而调整统一的规划。我们面临的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问 题。
警惕试点使有线网更加分散
据说试点以城市为主,据说很多地方的广电纷纷要求成为试点。这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有线网络是条块分割的,不像电信那样全国一体。电信在一个城市试出来的经验,可以推广到全国范围,有线呢?
弱势的广电在试点的申请上如此积极,多半都是期望借此拿到地方政府的政策、资源甚至资金,这些出发点难免短视。同时,地方广电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 各地政府往往主导了当地的试点方向与模式,而这些方向与模式很难保证与整个广电行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毕竟,地方政府有自己的考核体系与指标任务。
这样分析下来,试点模式很可能五花八门,而且会令广电下一步的统一运营变得更加遥不可期,有线网络变得更加的分散。
警惕试点目的模糊不清
对国家而言,文件里写得很清楚,通过试点要“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据说不久前广电举办了内部会议,议题之一是讨论成为试点的条件。如果这一讨论是为了平衡因为试点申报城市众多的问题,那真的很可怕。
试点应该试什么,必须要有全盘的部署。比如,哪个城市试网络接入技术,到底采用CMTS还是EoC?哪个城市去试VoIP业务的可行性?哪个城市去试 构建IDC后的互联网接入业务?哪个城市去试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模式?哪个城市完成以竞争的姿态出现?等等。对于一些目的明确的试点,广电总局甚至应该调拨 资金予以支持,以避免资金的掣肘而影响试点的效果。
此外,必须认识到,如果在这个时候还考虑面子的问题,只拿做得比较好的地区去做试点,这也是非常可怕的。届时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广电具备全盘参与三网融 合甚至竞争的实力,将试点的经验推而广之,我们落后地区可就惨了。
广电总局应强势主导
对于三网融合的试点选择、试点实施方案,以及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广电总局都应该更强势来主导。明确制定整个行业的应对策略,网络、电视台如 何全局协同,有线、地面、卫星如何重新布局,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如何采取统一的竞合策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