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能对本文给予百分之二百的重视。因为本文绝不单单是一篇扯淡的文章,而是一个关乎你成功与失败的方法论。或许作为一个成功者,你在喜悦和陶醉中会对本文的说法不知所云。但当你在失败的边缘一泻千里时,或当你自觉产品依然优异,但客户毫不买账时,你可能才会真正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精华所在。这个文化影响周期不是对于企业的产品发展阶段的分析,不是产品的生命周期表,而是基于企业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对于用户的影响的分析。因此,i黑马认为这篇文章的背后的一个潜在逻辑就是:企业的产品可以更迭,但企业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在客户心中的影响延续要漫长的多。同样的,一旦你失去了客户心目中的影响,丧失了客户心智中的前几甚至第一的位置,那即使你产品做的还是一样的好,但你也该考虑“革命”或“关门”的事了。诺基亚不正是这样吗?Windows Phone 7不也正是这样吗?RIM不也正是这样吗?WebOS不也正是这样吗?联想的Pad产品不也正是这样吗?汉王的电纸书不也正是这样吗? 利用文化影响周期,不但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当今世界上那些大公司的发展阶段以及接下来的走势,对于我们创业者自己而言,也可以更好的制定和改进自己的外部文化传播方向,不单单要推产品,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也打包进来,以文化牌出击,从而竭力规避单一产品对于用户心智的影响。这方面,国内的豆瓣、网易、腾讯和人人网等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有更多的案例也希望大家提供,供更多的人参考。 文化影响周期 世界上最成功的几个公司都经历了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可以被感觉到的文化影响周期上的6个阶段。为了说明我的观点,我把这个周期和它如何划分画在了下面: 初创阶段(Alpha world) 初创阶段,在这第一个阶段里,一些早期的接受者开始了解这个公司以及公司的产品,并且开始尝试。很多公司往往没有在这个阶段里脱颖而出。 至于为什么他们没有成功进入下一个阶段,里面有很多原因。可能是他们的产品不好;可能是产品定位到了错误的市场;可能是他们的产品过早进入了市场;可能是公司没有很好的把他们介绍推广给客户,还有其他很多原因。 当然,对于能成功进入下一个循环的公司,他们往往在执行这个产品以及公司的战略,给投资者好的回报,给用户好的体验价值这些方面都做的非常好。 这些都将使公司变得有活力,而且不用面对被淘汰。 大规模应用阶段(The Land of Mass Adoption) 在大规模应用阶段,公司开始被IT界以外的人所接触并使用,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 这类公司中,很多都是在初创阶段里待了很久,而且在所定位的利基市场里完全能取得足够的利润,并不急着进入下一阶段的。 在这一阶段里,公司必须将高科技因素遮掩起来,用来吸引大众。大众不会再像能够原谅在初创阶段的那些公司一样宽恕这一阶段的公司,所以公司必须好好的来适应这个市场。公司必须向那些早期接受者展现他们能够持续的向用户提供最前沿的东西,而且在身处主流中的同时能够向主流用户指出准确的时间及所拥有的信息来提供最新的尝试。 巅峰阶段(Main stream Mountain) 巅峰阶段是很多公司都想要达到的地方。在那里,公司得到了很大的经济上的成功,而且非常接近了文化领域的顶峰,不仅仅涉及了自己的产品,也能够在该产业中有影响力。很少的公司能进入这个阶段,而且更少的公司能够长期保持停留在这个阶段。绝大多数人都把这类公司当作一个完美的公司,作为追随的目标,并且相信它不会犯错。 在70年代,IBM凭借它的个人电脑进入了这个阶段。80年代,微软带着操作系统和配套office系统进入。而在21世纪的初期,谷歌的搜索引擎,在线广告模式,和YouTube视频网站进驻这里。 苹果现在正在巅峰阶段的最顶端,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产业(电脑成为消费品)、音乐产业(电子产品成为配件)、电信产业(电话成为电脑)。 而正在巅峰阶段继续攀爬的Facebook,仅仅凭着关系网,正在变成世界上最庞大的网站。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