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短文是写给对社会化媒体感兴趣暂无工作经验的热血少年们。
对社会化媒体感兴趣的普通学生,对学生如何提高社会化媒体“运营”能力的个人经历总结和建议:
#1 多多尝试使用各种社会化媒体
熟练使用各种社会化媒体网络,能摸到的都去体验一下,并且在使用中多观察和思考。
人对科技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多少都是有障碍的,善于去点开和体验那些不熟悉但是应该去了解的相关软件、Apps、网页等。在各种社交媒体之间做对比,国内的和国外的,面向不同群体间的,它们的独特处对比等等。
好比之前一直觉得微博的个人主页应该把历史微博的页码列出来,终于有天晚上发现它出现了!再比如微博特定分组发送功能也想过,看到微博V5的变化又在想新浪的哪些改变是自己想不到但是做得很好的呢?还有些不太现实和新奇的观点比如我觉得Social media的使用应该纳入教育啊,废弃的草根大号需要有新平台去寻找下家啊等等。
所以个人认为这种思考的原则就是“不怕不靠谱”,随意Brainstorming。虽然大多数观点真的很微小或者不能实现,但是我相信直感一定是在一点一滴中长期养成的。可以用社交媒体娱乐,也可以在娱乐中学习。
#2 搭建自己的社会化媒体主页
很多文章介绍怎么搭建自己的主页,有兴趣可以看看。简单的几点就是:
- 要有一个主题,-专注于你在行的领域去参与讨论;
- 隐私对话和生活信息在公共地点暴露的越少越好。
- 有时间整理些相册,或者写一些长文,实验下什么样的文章和相册下才会被转发出去呢?
在填充自己主页的内容时会逐渐体会到内容为王,影响力的作用等等,还锻炼了书写能力。
因为用户在Social media上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如果自己想搭建的是一个Niche个人主页,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把自己的负面情绪线下消化吧。(这个问题很现实不是吗?)
#3 收集能碰到的一切资料充实这个领域的知识
抛开社会时事、网络火文、网络术语积累不说,这些材料是社会化媒体运营能运用到的。就充实专业知识来说:
首先是阅读。以前看过一篇哈佛商学院的文章,上面建议好的商人应该是一个好的阅读者,所以作为一名商学院学生我也这么坚信了。个人认为Social media作为新兴的媒体,很多观点都在变化和充实中,要即时了解新观点新案例、这方面做的很好的品牌和它们的行动以及战略。
然后是有兴趣时参加一些能接触到的课程。举个例子吧,有次看见学校有节教大家怎么使用Social Media的课,管他有没有用出于好奇我就去了。去了以后发现里面听课的全是妇女级别的”Users”,讲的是一些很基础的东西。但那个老师讲了一个例子我很印象深刻,就是他说你可以利用你的social media去帮助别人。他说:“有次体育馆人很多,我立马发了条Twitter说。于是有人立刻回复我说。”
其次就是些零散的信息,比如有天发现学校主页底部多了“分享至百度”(那时还没有Weibo),特意观察过下学校利用图书馆免费书签在为Facebook做推广等等。
#4 掌握关键信息的来源
和上一点有些重复但是应该被强调出来。SocialBeta是必需关注的!之后我的方法是以SocialBeta工作人员的人脉关注个人微博,找到那些行业关键人物账号。
另外关注一些微博大号,很多图说数据观点趋势案例值得去看。
#5 把自己的论文和选课都往Social media上靠
从写论文中可以了解很多观点,整理自己的思路。11年5月份我本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Social media的ROI问题,之前自选过写人人网的Case以及在作业中总要提提social media strategy.今年虽然出于一些原因没有选E-marketing,但是我去蹭课了。毕业论文选题算是个失误,怕随波逐流没选social media课题,现在写着自己没什么兴趣的话题觉得有点后悔。
#6 结交领域内的朋友和他们交流并且保持联系
跟他们交流,看他们做什么。好比2011年初我有幸认识了一位上海的姐姐,她已经工作,聊过几次。当时知道她在翻译文章,我才发现翻译国外的文章是个学习的好途径。再好比那天看见现在SocialBeta的CMO@王婧Jean转发了@SocialBeta的第一条微博,说当年自己还在英国时结识了@puting和@范怿Ryan,于是踏上了海贼飞船。现在后悔的是出于性格比较内向所以并没有再去结交更多的人,这很遗憾。
#7 “运营”一个公微(选择性)
来英国的第一年开始关注社会化媒体,第二年开始写一个公共微博,写了快一年,500多条微博,近4000粉也不多。前几天整理书架时发现一张在写这个微博最初记录纸,反正面写着每次打开微博时粉丝评论私信和转发的增加量。当时还不会用微数据之类的工具,一是每次都很兴奋,二是想看看粉丝伴随一个微博的增长有没有曲线变化。后来发现有微数据,就没再写。
整个过程中锻炼了一些。也是那个上海姐姐告诉我要“尽可能多的跟用户交流”,这点记住了。比个人主页的搭建体会的要多很多,比如多了写对信任度的建立和interaction的理解吧。从第一条单纯一张照片的微博,到目前最后一条是帮学校的刚开的官方微博作推广,一年过去了,现在甚至觉得这种拥有感比学到的技巧和知识更让人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