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宪法裁判庭日前经全体法官一致同意,宣布“网络实名制”违宪。判决书中写道:“信息通信网法赋予经营网络讨论板的信息通信服务提供人确认用户本人的义务,让讨论板的用户必须经过确定是本人的程序才能使用讨论板,现在这项法律违反过剩禁止原则,侵犯网络讨论板用户的言论发表自由、个人信息自主决定权,以及经营网络讨论板的信息通信服务提供人的言论自由,因此判决违宪。”
韩国网络实名制缘起
早在2003年韩国政府就已开始倡议网络实名制,但一直未能落实,这之间或发生过几起因不实网络谣言而精神崩溃或患精神病的案例,但一直未能唤起足够重视。直到2007年韩国女星崔真实无法承受放高利贷谣言的困扰,最后选择自杀,震惊韩国社会,事发不久,韩国政府便火速制定法案,实施网络实名制,冀望能够减少恶意或不实留言。
什么是网络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又称本人确认制,在韩国的讨论区里发言或回复之前,必须先输入身份证字号,或经由其他方式认证,确认为本人后才能进行发言或回复的动作。这项政策从2007年开始分阶段实施,不断扩大限制范围。2009年开始,每日访问量超过10万人的网站,都必须采取网络实名制的认证机制,总计指定超过150个网站必须要执行这项措施。
网络实名制的成效
网络实名制实施之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恶意留言是否减少了?针对这点,目前有九份相关研究发表,其中七份研究结果显示,网络实名制并无助于减少恶意留言,反而让网络上的交流状况萎缩;而另外两份显示有正面效果的研究报告,则是出自于政府机关放送通信委员会。
就某些层面来看,有人认为网络实名制的效果微乎其微。有些日访问量可能超过10万人次的网站选择不公开浏览次数,合法规避网络实名制,或是开发与回复类似功能的新技术。知名影音浏览网站Youtube在2009年4月被指定为网络实名制网站后,表示:“匿名的权利在表现的自由上相当重要。”随即便关闭韩国区上传影片与留言的功能。而2010年Twitter与Facebook等这类不需实名认证的社群网站兴起后,迅速在韩国各媒体、政治人物、公共机关间扩散,反而使得原有讨论区的恶意留言减少,至此有人认为,网络实名制已名存实亡。
网络实名制的影响
虽然没有太多数据表明网络实名制的实际成效,但影响却是相当显而易见的,最严重的便是黑客事件频传。去年7月韩国大型网站Nate爆发出3500万笔个人资料遭骇的案例;无独有偶,去年11 月韩国最大网络游戏公司NEXON 也爆发出类似事件,1300万玩家的个人资料遭窃取,有人将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归咎于网络实名制,因为在网络实名制实施之前,网站根本不需要留存用户的个人资料,而在实施之后,这些大型网站反而成为黑客眼中肥美的猎物。另外便是阻绝了少数的声音,没有身分证字号的旅外韩侨或是外国人无法通过实名认证,也因此减少了这类人发表意见与争取权利的大部份机会。
各界对网络实名制废止的看法
根据这次判决的结果,原先被指定为实施网络实名制的网站,都不需要再继续实施这项措施,判决发布的隔天,DCInside便取消原先留言时必须经过的实名认证程序。尽管不免出现反对的声音,但各界与大部分的网友还是持赞成的态度。
韩国网络企业协会:“网络实名制扭曲网络生态系,降低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还好现在终于取消了。”
韩国最大门户网站Naver:“网络实名制限制网络用户的发表自由,也破坏国内公司与海外公司之间规定的衡平性,我们相当欢迎废止网络实名制。”
其他门户网站:“网络实名制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制度不该法定义务化,而应该让企业自律。”
反对的声音
法界有部分人士认为,废止网络实名制会重新导致名誉毁损与恶意留言泛滥,加深被舆论误导的可能性,因为网络传播的速度相当快,伤害一旦造成就难以挽回,继续维持网络实名制至少还能事情防止大部分类似的事情。但针对这番言论,宪法裁判庭仅响应:“参考美、英、德的立法事例,都是以民间主导的自律规定为基础,并无网络实名制。”这显示出法律虽有强制性,但和谐的社会最终还是应回归人的内心,从自律做起。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