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杨晓静:量化方法管理投资 做决策支持工具

在IT圈,出色的女性程序员有不少;在金融界,能做好量化投资的分析师和基金经理里的女性有一些;而创业者中,女性“明星”则是近几年的趋势。

如果将这三个角色集中于一个人身上呢?

她就是杨晓静,宽石量投创始人兼CEO。初见,很难将这个大眼睛、中长发、瘦瘦高高的女生和程序开发、数学模型或者Team Leader联系在一起。她会笑眯眯地递上一张名片—宽石,投资决策支持工具提供商,继而补上几个专业术语的解释。

她的外表像九把刀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的沈佳宜,但是她骨子里却是《新世纪福音战士》(编者注,日本动画作品,庵野秀明导演)里的绫波丽—美丽、冷静,但是没有情绪波动的少女。

没错,在科技、投资和管理公司过程中,这样的性格如同完美。就如有一次,团队伙伴一起喝酒聊天,杨晓静问自己的缺点是什么。她得到的答案是:追求完美,太严厉。

这让杨晓静回忆起自己的留学岁月,“你看,咖啡杯有一条竖线,杯盖有开口的地方不要对着这条线,不然咖啡会慢慢渗出来。”她乐呵呵地回忆自己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图书馆咖啡厅打工的日子。

在那里,她每天看着人来人往,跟各种肤色的同学、教授和咖啡馆老板聊天。她嘴里蹦出来的问题是:咖啡从哪儿进货,怎么找服务员,给人家多少工资,自己又能赚多少钱。

<b>“你最羡慕什么人?”杨晓静突然睁大眼睛问我。</b>

杨晓静。资料图

“你最羡慕什么人?”杨晓静突然睁大眼睛问我。

然后自问自答:“我从小就佩服创业的人,不管企业有多小,或者多大。只要这个企业的运营能给这个行业和社会增添一些价值。”

也就是这个女孩子,会在自己的微博里面写,“梦到和年轻时的乔布斯一起背包环游美国,极温暖极开心……真应了那句话: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要有诗意的梦想。”

沈佳宜篇:要强

六岁学小提琴,市三好学生,南安普顿城市电台主播,就像沈佳宜,成绩优异,面容姣好,杨晓静的成长道路一帆风顺。

2004年,她从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奔赴英国。和所有留学生的理由一样: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年半以后,杨晓静进入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付费电视IT技术提供商NDS公司,做加密技术编程。那一年,在留英条件苛刻的情况下,全班只有两个非欧盟人留了下来。

“有一天,我第一份工作的老板给了我一个活,他说你先就做着吧。我那时候自己在国外,没什么家庭生活,也没有什么朋友在那儿,一天到晚加班,每晚10点钟之后才回去,两个星期做完了。”

老板看到杨晓静的成果,惊呆了:“晓静,我给了你两个月的活儿啊。”虽然得到了满分5分的评价,但是她的肩膀和手臂落下了神经压迫的毛病。直到现在,工作时间长了,大拇指还会疼痛,只能学着左手用鼠标。

“为什么那么拼命?”

“要强,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

继而,她转入投行,这源于对精英文化的向往,按照杨晓静自己的话说,“所有事情都要做到最好”。进入新闻集团的第二年,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金融知识。之后,顺利进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任量化程序员,完成从IT到金融的跨界转行。这个适应过程只花了半年。

雷曼倒闭,她被德意志银行挖走。2009年,还算新人的杨晓静竟然在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部首席信息官挑战赛中拿了全球第一名。挑战赛的题目是:想出一个解决方案最大化公司下一年的收益。杨晓静说,那就把原本建在俄罗斯的研发中心放到捷克去。“捷克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它连着德国。全世界的计算机比赛也好,数学比赛也好,捷克是最好的,比印度和俄罗斯都要好。”

这个来自中国的姑娘吸引了同行的目光,没有什么人在进入公司一年后就开始为整体的运营情况操心。信用产品部全球总监给了她“有全局观”的评价。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杨晓静:量化方法管理投资 做决策支持工具
2013-02-13
在IT圈,出色的女性程序员有不少;在金融界,能做好量化投资的分析师和基金经理里的女性有一些;而创业者中,女性&ldquo;明星&rdquo;则是近几年的趋势。如果将这三个角色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