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
[ 余明阳团队曾对国内182家在各行业排名居前三位的杰出家族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只有18%的“第二代企业家”愿意并主动接班,82%的“接班人”不愿意、非主动接班 ]
背靠大树好乘凉。父辈通过创业获得一定的财富以及社会地位,二代们拥有了优越的生活后或许会有点桀骜不驯,因此“二代接班人”已经被或多或少地贴上了贬义的标签。
然而有一群“二代接班人”在别人还在“拼爹”的时候,放弃了由父母安排的稳定而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的机会,选择了脱离父辈的原始产业,从头做起开始自己的创业人生,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余明阳教授把这群人称作是“创二代”。
“创二代”的挑战
为了融资,苏州汉朗光电公司创始人、总裁兼CEO段刘文跑了20多家VC,碰了多次壁,在VC挑剔的目光下不断地修改方案,最终用诚意和专业打动了软银,获得第一轮融资。
即便如此辛苦,他却从来没有想过向父亲、有着“中关村村长”之称的四通集团老总段永基,开口要钱。而在短短4年时间,凭一己之力他将50万元的小作坊打造成为市值近5亿元的大企业,财富增值近1000倍。
这样的“创二代”,在余明阳对中国家族企业的调查中,大约占到企业家二代的15%,“其中大部分做的是跟自己兴趣相关的事情,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做投资公司,还有一部分是接手父亲产业帝国中海外市场的独立部分。”
与创一代相比,创二代所处的时代背景大相径庭,其创业起点也截然不同,余明阳发现,尽管跟人的教育背景、个人特点、从事行业、发展履历各不相同,但某些特质却是具有共性的,比如教育良好,大多有国外留学背景或是在国内大学获得博士、硕士、EMBA、MBA、学士等学位,受过非常系统的教育培养,视野开阔,多数具有领导特质等。
正因为创业企业家的子女们的成长环境通常要优越得多,普遍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眼界开阔,“思考问题的起步阶段就已摆脱了最基本的生存与安全的需求,而是着眼于更高层次的情感与尊重,乃至自我实现的需求。”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认为,这就注定了他们与父辈们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
“如果后辈们真有自己专注的行业和领域,不妨让他们去闯荡一番。正如当年的创业者们一样,谁又能料想到自己日后必能摆脱贫穷,身家亿万?”王均豪在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大会上向《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表示。
新解“创二代”
不过即便是回归了自己父亲的产业,中国天正集团战略与业务发展部专员高啸认为,自己也算是“创二代”。曾在外资银行工作过的他,已经决定回到父亲的企业,并从底层做起。
“并不只是脱离父辈产业、在外创业才是‘创二代’”,在他看来,在社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二代更肩负着企业转型变革的重任,这同样需要创业创新精神,因此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创二代”。并且,更加激烈的商业竞争也向二代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具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又要有国际视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资本创业学教席教授Pedro Nueno也认同这一看法,有时在第一代将企业发展壮大后到了一定的时间,在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发展传承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遇到很多新的挑战或发展瓶颈,因为组织本身不可能30年还具有活力,一代创业者也不可能有30年前的竞争力,“因此需要一个新的复兴或者多元化的过程,这是同样需要创业的精神和能力。”
雅诗兰黛刚成立时主要卖的是工具、钉子、五金、维修材料等等产品,在店面的二层卖一些简单的化妆品,逐渐地,创业者们发现二层的业务更有潜力,于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创出自己的精品百货店,并且逐渐发展到选择黄金地段出售自己的化妆品,如今,雅诗兰黛已经成为销售额达到80亿美元以上的全球知名品牌。
“这家公司仍然是一家家族控制的上市企业,经过几代传承,每一代显然都让企业有了新的方向和发展,绝不仅仅是守业。”Pedro Nueno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首届家族企业与家族财富论坛上说,作为创一代,需要培养二代的创业的审核能力,而且必须明确,创业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无论是通过一代企业家自己言传身教的影响,还是通过商学院创业教育方面的培养。
“创二代” 培养引导是关键
不过,创二代涌现的背后也隐现着中国家族企业的接班难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创业的企业家平均年龄50多岁,未来10年都将进入或者已经完成“接班人”产生与权力交接过程。然而余明阳团队曾对国内182家在各行业排名居前三位的杰出家族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只有18%的“第二代企业家”愿意并主动接班,82%的“接班人”不愿意、非主动接班。
对于二代不愿接班的原因,王均豪发现,很多扣上了“二代接班人”帽子的“新二代”们都有一些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因为,企业做得好了,多半被周围的人说是出身好,背靠大树好乘凉;一旦做得不好,就全变成了这些“新二代”的责任,被贴上了“败家子”的标签。
而这种情况,并非只在中国出现,IESE商学院战略管理学教授、家族企业教席教授Josep Tapies在研究中发现,国际上的家族企业传承,一代传给第二代成功率是30%,而公司传到第三代美国只有12%的公司,在西班牙这个数据也只有14%。
不管孩子是否接班,创一代的确应该做好两手准备,但是要培养第二代创业、创新精神是不变的。“是为子女准备财富,还是使子女为财富做好准备?”清华凯风家族传承中心创始人、主任沈栋发现,很多一代企业家对这个问题并未深思熟虑,“财富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让子女为财富做好准备,其实对他们来说是巨大负担。”
然而因父辈创业阶段忙碌,母亲可能也在帮忙分管财务,大多“二代”成长时期较少与父母交流相处。而不少一代创业企业家在精力、时间的分配或思考的分配基本排序是,第一企业,第二家族财富,第三家族。沈栋认为,一个家族如果希望存续久远的话需要换一个方法,把家族、家族治理、家族安排、子女教育安排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财富和企业。
小詹姆斯·E·休斯在《让家族时代昌盛》里面就提到,一个成功的家族传承至少要二十年的时间来规划。“如果一直等到孩子20多岁,突然跟他说未来五年给他交班,他朋友圈子得改改,工作方式方法得改改,行为得改改,让他脱胎换骨,这是不可能的。”沈栋表示。
王均豪还发现,那些成功选择子女接班并能保持基业长青的家族企业,其实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培养子女对企业的兴趣,注重家族文化的建设,子女在这种家族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更愿意将家族企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自然地接受承上启下的责任。
当然如果第二代有自己的追求,第一代也要把心态调整好,然后还需要考虑建立家族委员会、职业经理人等制度,王均豪说,比如董事会的产生必须由家族委员会决定,家族委员会要拥有企业的控股权。即便家族成员中有人离婚,离异的配偶双方可以享有家族委员会成员同等的生活待遇,但股权不能带走,还得留在家族委员会里,以确保家族对企业的控股权。插图/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