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的生态环境早已脆弱不堪,康菲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
文 | 本刊记者 戴民 编辑 | 何伊凡
一语成谶。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发生原油泄漏灾难后,国内就有忧虑类似事故是否也会在中国上演,没想到渤海湾的平静果然被打破。
发生溢油事件近百日后,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终于先后设立两项渤海基金,只是资金规模、法律依据、赔付范围,以及出资方、受益方等关键细节均未予披露。
这或许是一个诠释大石油公司傲慢姿态的样本。渤海蓬莱19-3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它在6月初发现溢油点,其作业方康菲公司对事故处理行动迟缓,坐视溢油污染面积从最开始的800平方公里扩大到5500平方公里。康菲与主管部门缺乏沟通,对公众也不公开信息,直到7月才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一个屡屡提及的假设是,如果康菲在美国或其它地方犯下同样错误,它还有傲慢的底气吗?
本刊在调查中发现,蓬莱19-3油田地质构造复杂,以致中方非常依赖康菲的技术,而享有该油田51%权益份额的中海油,也不能独善其身,它或许将承担部分责任,赔偿金数额和责任分担,可能会成为接下来的焦点。
同时,渤海海域的生态环境早已脆弱不堪,康菲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此事件也可能成为推动渤海整治的契机。
康菲为何傲慢?
“渤海实在是太脏了。”
国家海洋局环境监测中心陈先生说。渤海的污染他早已司空见惯。渤海沿岸所监测排污口超标比例已达八成,接近一半排污口邻近的海域水质为最差的四类和劣四类。各种污水废水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渤海之中。
对于这个最深处不过70余米,面积仅仅7.7万平方公里的内海来说,这毫无疑问已成为越来越无法承受之重。
渤海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海上产油基地,包括船舶溢油、海洋石油平台违规排污、油气泄漏甚至井喷等在内的各种与石油相关事故同样层出不穷。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副厅长王诗成透露,仅“十五”期间,在山东海域发生重大溢油事故就超过十起。只是,这些事故信息却几乎从未完整披露过。
蓬莱19-3油田地质条件异常复杂,这也导致了它不同一般的勘探开发历史。这个位于郯庐大断裂之上的油田的地质情况“就像是一个盘子被砸烂了还踩上几脚,破碎不堪”,一位接近中海油的人士表示。
“蓬莱19-3油田之下有一个古隆起,因此属于浅层。一般来说,在这种较浅的地层是不可能有藏油的。但因为破碎的地质条件,较深地层的石油可以顺着断裂离开原来的地层,并上浮到更浅的位置,也就是目前打出油的地方。”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院长方念乔表示。
但是发现此油田之初,中方地质师认为这种浅层环境不可能打出石油。“他们考虑在更深的中生纪地层打油,而国外合作方却仍坚持在浅层钻探。”上述接近中海油人士表示。而就在临钻前两周,波折依然不断。另一家国际石油公司阿科(Arco)退出合作,康菲公司前身之一的菲利普斯公司接下了阿科的股份,并独自承担了钻探的工作,成功打出石油。
中海油内部对蓬莱19-3油田的发现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该公司一份报告曾指出,该油田的发现“是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史上新的突破,对我国海洋石油事业稳步、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随后,在这种思路启发下,又发现了很多类似油田,而目前这些油田占到了渤海产油量很大比例。但实际上,在蓬莱19-3这个里程碑式的油田发现后,中方甚至找不到该奖励的人。
或许是由于中方对康菲的依赖,令其有傲气的资本。与康菲合作过的油气开发人员表示,康菲公司给人的感觉“似乎高人一等”,他对于康菲在渤海溢油事故之后的表现并不惊讶。
在7月6日首次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康菲声称,在渤海湾作业区已没有任何油膜,源头已被控制,回收和清污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但7月13日,国家海洋局公告称,溢油源的排查和封堵工作仍未完成,并勒令康菲在B、C平台立即停产。
康菲一直声称B、C平台在发生最初溢油之后,没有出现新溢油点。但8月中旬,国家海洋局接连披露新发现溢油点。
7月底,国家海洋局勒令康菲在8月31日前“彻底清理溢油点,彻底治理溢油源头”。8月31日,康菲宣布完成了要求。但仅仅两天后,这个说法再次被推翻。国家海洋局认定康菲未完成“两个彻底”的要求,并要求整个蓬莱19-3油田停产。
短短数月内,康菲至少三次被证实公开说谎。而对于公众关心的问题,康菲也总以“不能确定”之类的回复搪塞。
在康菲给本刊的回函中谈到,正在继续降低油藏压力,并向国家海洋局和中海油汇报方案第一阶段执行情况。
“公益斗士”登场
9月19日,总部位于美国休斯顿的康菲公司宣布,公司董事会批准设立第二项基金,以专门响应中国渤海湾环境问题。这距离康菲公布第一项渤海湾基金时间已有十余天。康菲中国传播总监薛东明对本刊表示,第一项属于“赔偿基金”,而刚设立的第二项则是“环境基金”,但对具体细节讳莫如深。
“康菲可能还在观察风向。”一位熟悉该事件的业内人士声称,“问题的一个症结在于谁应该负更大的责任。”
国家海洋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溢油事故责任由作业者承担。这意味着康菲被认定“负全责”。但是,海洋环境保护法不够细致,目前明确行政执法最高罚金仅为20万元人民币。
除了这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行政处罚以外,更重要的是对于生态环境的索赔。
贾方义是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法律服务机构团队成员。这位被称为敢与大公司对抗的“公益斗士”,也是民间首位向中海油和康菲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的人。他在8月9日向天津海事法院、青岛海事法院和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要求康菲和中海油停止侵害,向公众公开事故信息,并设立总额为100亿元的赔偿基金。
他的依据是,2005年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引起松花江污染,国家花费治理资金80亿元。而根据一份国务院相关部门尚未公开报告,松花江环境要得到较好的恢复所需资金达500亿元。“相比之下我提的要求实在是太保守。”贾方义说。
面对这个庞大得多的赔偿金额,任何当事者都不可能再无动于衷。康菲石油董事长穆怀礼发生事故之后数次专程访问中国,与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就事故的处置情况和最新进展进行了多次交流。
作为占有蓬莱19-3油田更大权益的股东,中海油很难置身事外。康菲公司和中海油在蓬莱19-3油田的合作模式是签订产量分成合同,中海油占51%权益,康菲中国占49%权益。康菲人士此前曾表示,根据合同约定,双方有一个共管账户,所有有关项目的收入和支出都从这个共管账目走。
但中海油这个重要当事方在事故发生后所表现出的姿态同样让人难以信服。9月11日,中海油宣布对康菲中国亲自“操刀”的泄压方案和封堵方案进行了批复,似乎已俨然抽身而出,从当事方转身成为监管方。
在一位熟悉国际合作的法律界人士看来,这种做法并不合理。“一家企业享有的权益和承担的义务是对等的。所谓作业方承担全责的说法很难成立的,即便在合同中有这样的条款,也都是无效的。”
前述接近国务院调查组的人士也表示,目前调查组的一些成员认为中海油将承担相对原来更大的责任。不过,“一切尚在协商之中”。
推倒“多米诺骨牌”
受损的公众能在这场污染中获得怎样的补偿,目前也依然待解。
青岛海事法院的一位庭长曾主动与贾方义联系,在得知他不准备补充新证据之后表示,会将诉状交由被告答辩。但该庭长在第二次联系时却告诉他,案件需要“和领导商量”,第三次则变成了需要“逐级上报”。
一种普遍观点认为,从现行法律法规来看,只有政府相关部门有权起诉造成污染的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贾方义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虽然相关政府部门肯定是提起起诉的主体,但根据民法和民事诉讼法,渤海湾属于全民所有的财产,每一个个体都是受害人,也就都可以提起诉讼。”但到目前为止,环境公益诉讼在中国尚无先例。
贾表示,状告康菲注定是一场硬仗。
这和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水俣病事件有些类似。在经过了十余年之后,水俣病受害者终于赢得了对大型化工企业昭和化工的第一场胜利。在这场诉讼案胜利之后,其它地区受害者也纷纷通过公益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日本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法,填补了过去法律中的大片的空白区域。
康菲事件能否发酵至此?许多人期待着渤海溢油事件也能成为改善中国海洋环境治理的一次契机。
9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常务会议,不仅听取了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理情况,还对渤海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渤海的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起溢油事故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或将引起整个渤海湾海上油气勘探项目和陆上石化项目的连锁反应。
国家安监总局下发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所有涉海生产作业单位,以及康菲在内八个海内外作业者,都需要全面深入地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而未来,国土资源部在海上油气勘探探矿权、采矿权的行政审批过程中,也将更重视对“安全系数”的考虑。
针对占污染比重90%以上的陆源污染,接下来的措施更严格。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沿海地区重化工比重过大、过于集中的状况要求切实改变,同时,新上石化项目也需严格控制。
一场渤海的保卫战或许就此打响。接近渤海溢油事件国务院调查组的相关人士表示:“也许几年之后,你可以看到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更完善法律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