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风机制造业:风险在增加

  风机制造行业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行业整合将在所难免。新的需求将来自于低风速地区和海上风电场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前几年炙手可热的风机制造业正面临严峻时刻。随着近日风电开发政策的收紧与严厉的风机并网标准的出台,原本已经过剩的风机制造业将面临需求的进一步缩减。

  面对近来饱受批评的财务数据,中国最大的风机制造商、上市公司华锐风电唯有加紧其对海上风电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布局。“行业正进入成熟期,但我们仍对未来充满信心”,华锐风电的副总裁陶刚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说。

  风电行业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行业中的一个分支,其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行业,在其他行业还在为行业起步踌躇时,风电产业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而风机制造行业也在激烈的竞争中造就出以华锐、金风等为首的市场领跑者。

  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应对行业的收缩,而新需求也伴随着新的风险挑战。

  政策转向

  风电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发生了转折,只要未列入国家能源局计划中的风电项目,将不能统一并网,也不再享受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

  8月24日,国家能源局酝酿已久的风电计划管理政策正式以文件形式下发,为风电场项目的不断扩张设置了约束。

  在这份《关于“十二五”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安排的特急通知》中,国家能源局安排全国拟核准风电项目总计2883万千瓦,并将拟核准指标分解到各省。

  虽然风电项目的核准仍在省发改委,但是他们在核准项目的时候将不能随心所欲,按照通知,只要未列入国家能源局计划中的风电项目,将不能统一并网,也不再享受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

  在风电项目建成之后,能否并网成项目盈利的关键,根据风能协会的数据,2010年全国风电约有10%未能并网,损失电量达27亿瓦。对于电网而言,目前风电的标杆电价为0.5元左右,高于0.2元左右的火电电价,高出部分由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进行补贴,如果不能享受补贴,电网将更缺乏动力让风电并网。因此此次政策的两个约束对于风电项目投资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正是基于风电开发过快导致弃风现象和补贴基金的相对不足,需要加强对风电项目核准的前期评估,以确保能上的项目可以并网,可以享受补贴。

  可再生能源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施鹏飞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也表示,能源局这一举措具有重要意义,意味着风电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发生了转折,风电行业将进入有序发展阶段。

  “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发展得太快,如去年全国达到了4000万千瓦的吊装,只有3000万千瓦左右在运营,为了缩小这一差距,必须控制风电开发的节奏”,施鹏飞表示,“在十二五规划中,到2015年全国风电将达到1亿千瓦装机容量,目前的存量是5千万千瓦,意味着未来4年半的新增容量为5千万,那么约每年1500万千瓦的新增,与去年的1800万相比,将进入一个相对正常的开发节奏”。

  这一控制开发节奏的举措在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能源发展与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中也有另外一种表述,陶刚透露,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改“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模式为“集中+分散”的方式,发展低风速风场,并鼓励分散接入电网。

  “与5年前相比,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要以新的视野和思路来推动风电发展”,史立山表示。

  需求放缓

  新国标的实施,将成为压在一些实力弱小的风机厂商微薄利润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国内风电产业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这是中国风电产业逐渐进入成熟期的一个标志”,陶刚判断,未来国内风电产业便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进入行业整合期,“这也是国内风电产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施鹏飞也认为随着风电开发步伐的放缓,风机的相对需求也将减少。“风机制造将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他认为,今年风机事故频频发生,固然有管理的原因,风机本身质量问题肯定是重要原因。

  今年2月,甘肃中电酒泉风电公司16个风电场598台风电机组脱网,成为近年来国内风电领域影响最大的一起事故,同时也结束了关于风电机组是否应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争论。

  此前,国家电网自行制定并公布了风电并网的标准,其中有关于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