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身”的超级稻为什么对我国很重要?
郑风田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近日又创奇迹,超级杂交稻“Y两优二号”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下我国水稻大面积亩产的最高纪录。袁隆平的梦想是,90岁时让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
超级稻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大的增产潜力。据统计,从2006年至2008年,我国的超级稻累计增产162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1.6亿人的吃饭问题。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4.4亿亩,平均单产420多公斤;而杂交稻占57%,平均产量为480公斤,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如果杂交稻都变成超级稻,产量900公斤以上,我国的稻谷产量就能够大幅度提升,可以有效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超级稻为什么对中国很重要?主要原因还是那句老话:我国人多地少,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来,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迫切,也最需要。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大国,无论耕地数量还是水、土、光、热质量,与我国相比都比较丰富,他们完全可以靠新开垦耕地来生产更多的粮食,巴西更是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可供开垦耕地资源。但由于各国国情差别很大,其创新的方向也不尽相同。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对提高单产增产动力与我国相比远远不足,单纯依赖引进国外的品种技术难以满足我国的需要。
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更是执行奇特的粮食自利政策:如果农场主不生产粮食,退田休耕,政府还给予奖励。原因何在?当然是利益所致。美国粮食生产得越多,世界粮价就有可能越低,作为国际粮食主要供给者的美国农场主,其利益就会受损,所以美国一直不鼓励本国农场主生产太多的粮食。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不小,但耕地很有限,且水土资源匹配又失衡。巨大的人口压力,每年上千万亩的耕地流失被用作城镇化,大量消失的耕地导致的产量靠什么来补充?只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何在这有限的耕地上做文章弄出更多的产出,就成为中国育种者主要的选择。
我国未来的粮食生产主要途径就是应该在有限的空间上做文章,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目前我国的蔬菜基地山东寿光的蔬菜栽培大都使用立体栽培,向空中生长,大大扩大了单位面积的产量。一亩土地通过向上生产产生原来5倍以上的产量,而这些都是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运用取得的。
高产并不只有转基因一条道可走。袁氏超级稻品质、口感都很好,用袁隆平的话来讲:“好吃得很咧,好吃得不得了!”袁隆平曾自信满满地说:“我们的水稻绝对不含转基因。”“超级稻有点儿像独身主义。”独身就是无性生殖,与转基因克隆有着根本的区别。
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转基因研究的投入,“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对转基因育种的投入就远大于常规育种,这种情况在未来必须进行改变。目前转基因安全性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贸然用在主粮上。非转基因技术的增产潜力很大,国家应该加大对这些非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投入,育出更多高产优质的品种来。
当然,这些高产并不仅仅是靠单一的品种推广带来的,高产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而其中的地利与人和尤为重要。袁隆平总结超级稻要三良:良种、良田与良法。超级稻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必须对目前的农田进行水土改良才能获得高产,而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路桥工程等投入很大,超级稻要真正发挥增产潜力还需要时日与投入。
鼓励高产要与增产挂钩。地,说到底还要要由农民来种,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低粮价政策,农民种粮收入有限,要改变目前这种状态,高产能够带来高收入才能可持续。
如何改变目前我国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要对多生产粮食、多交商品粮的农民进行更多补贴,以激励农民愿意提高产量。现在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等于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高产带来的收入有限,农民就没有太多的积极性改土改技精心耕作。
所以,不仅要有高产的粮食品种,同时也要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多方并举让农民多生产粮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