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立新
这有点像关公战秦琼的那场戏。这样两位江湖大侠狭路相逢会怎样?
对于稻盛和夫,我说的已经很多了。在此前的20篇博客中,有7篇与稻盛和夫相关,于是有同仁抱怨我,能否别写稻盛和夫了。
关于乔布斯呢?全世界关于乔布斯“大帝”的新闻铺天盖地,多一个少一个都无所谓。那我们就看看《财富》杂志的最新报道。
投资银行Piper Jaffray每半年调查一次青少年的购买习惯。其中针对Apple产品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在受访的美国青少年中:
1. 尽管14%的受访者已经有了一部iPhone,这个比例比去年同期的8%要高,比半年前低了一个百分点。
2. 还是有31%的人计划在半年内购买iPhone,这个数字与比去年同期的16%相比,增长了近一倍。
3. 92%的MP3播放器是iPod,微软、索尼和闪迪(Sandisk),三者各自拥有可怜巴巴的3%的市场份额。
昨天我在新浪微博上还看到图片,有一位美国年轻人说,就算乔布斯卖厕所,他也会买一套。乔布斯真的是帅呆了。
相比乔布斯,其实,稻盛和夫的商业成就并不逊色。他的京瓷在创办7年后就成为了IBM 360电脑的核心供应商,360电脑可是那个时期IT行业的巅峰之作;在创业第16年京瓷就超过索尼,成为日本市值最高的企业。现在他又抛却个人名利,只身赶赴日航的救亡之路。
可是,稻盛和夫却没有这样的年轻粉丝,因为他一点也不酷,他从不穿圆领T恤和牛仔裤,他演讲多半都是照本宣科;稻盛和夫一年来中国好几趟,不像乔布斯,他根本懒得往东方960万平方公里这边瞧一眼。
用中文搜索“稻盛和夫”和“乔布斯”,关于稻盛和夫的记录至少还有乔布斯的5%,改成英文搜索,Inamori Kazuo则不及Steve Jobs的千分之一。
然而,在如此巨大反差的背后,却隐藏着根本性的互联互通之处。
1. 乔布斯和稻盛和夫都曾身患绝症,在天堂门口转了一圈,向里瞥了一眼,又转身回到人间。他们都能够坦然面对生死,都能够从天堂的高度审视商业伦理和商业逻辑。
2. 乔布斯和稻盛和夫都学禅,禅坐让他们躲开尘世的喧嚣,回归到人类社会问题的本质。乔布斯的智慧是直指人心;稻盛和夫则用“自利利他”的利剑拨开商业的迷雾。
乔布斯说,在过去的33年里,他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愿意做原计划今天要做的事情吗?”
稻盛和夫说:“我之所以皈依禅宗,因为禅宗特别重视心性即灵魂磨练。当初,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禅定而大彻大悟,他因此明了了宇宙的真相,参透了宇宙万物的所有规律。”
每个人原本都是一尊佛,只是私心杂念遮住了自身的佛光;如果谁能够扫除心灵上的尘埃,谁就能触及内心的无上智慧。
我认为,这是乔布斯和稻盛和夫真正互联互通之所在。他们独特的经历,让他们可以摘掉私欲的有色眼镜,去洞悉商业的本质。
由此我明白了,为什么乔布斯不做市场调查。常规的市场调研根本无法企及乔布斯从天堂俯视商业世界的视野,更不具备他在禅坐时摘掉有色眼镜所获得的洞见。
由此我也明白了,为什么稻盛和夫能够成功地创建第二家世界500强企业KDDI。他连着三个月每天质问自己的动机,直至确保自己了无杂念,他才能看清被竞争对手的私欲所遮盖的商业真相。
再想想我们身边的企业,当引进VC或PE投资的时候、当公司筹备IPO的时候、当公司考虑大规模并购时,决策者确信自己没有戴着私欲的眼镜吗?职业经理人会为了提升自己的名望而极力鼓动董事会吗?创始人是为了尽快挤进胡润排行榜而冒险吗?
如果只是一点点私欲的话,大不了让投资者承受多一些的风险而已。如果私欲继续膨胀,企业会铤而走险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吗?
在昨天的新浪微博上,我写到,在天堂门口,那些添加三聚氰胺的企业家、那些黑煤矿老板、那些粗暴地破坏环境的企业家,该怎么回答上帝的这三个问题呢?!
在天堂门口,上帝不问的3个问题。上帝不问你的企业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