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不仅把时间的足迹深镌在自己的或残缺或完整的躯体上,也揭示了掩蔽在历史烟云中文化吸纳与创造的轨迹。
文 杨乃运(北京)
文化是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古建是历史文化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一道奇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把时间的足迹深镌在自己的或残缺或完整的躯体上,也揭示了掩蔽在历史烟云中文化吸纳与创造的轨迹。我喜欢看古建,在越南的行旅中,河内、芽庄、胡志明市的诸多古建拉近了我和越南的心理距离,并牵我走近了探求越南文化渊源的时空之门。
汉传佛教与儒教的古建丰碑
走进一座开敞的庭院,面对着一方水池时,独柱寺立即把我们的目光紧紧套牢,好奇点亮的心灯跃跳着激动的火焰。那是一座既袖珍又奇特的古寺。殿宇九脊歇山顶,四角挑檐甚高,尖削地向上拔起,凌空欲飞的姿态,让我也情不由己地想生出翅膀向着云空振翼。殿呈方型,通身轮廓线横是横直是直曲是曲,轻盈灵动有之,沉稳庄肃有之,刚柔相济,收放有度,组构成荷茎上的莲蓬头。“莲蓬头”与真莲蓬头意似神肖。不过,撑殿的大柱是过于粗壮了一些,与殿身的比例过小而无法像真正的莲茎那样亭亭玉立出小女子态,但它的确是拔泥脱尘不染凡俗的清逸风姿。
奇特的独柱寺是越南的国宝,是越南的标志性建筑。越南公民阿庆自豪地说,你们只要站在寺前照张像,回去拿给人家一看,不用解释,人家就知道你到过越南。
我从独柱寺上感受到一种亲切。它的造型奇特新颖,富有独创性,所用建筑元素却明显受汉传佛教的影响。这座始建于1049年的独柱寺出世时正值我国北宋皇佑初年,大乘佛教从我国传入越南北方已达千载。文化的长流是不受国界限制的。
独柱寺只有一殿,立在灵沼池中,状若莲花。河内有西湖,西湖中的镇国寺也是汉传大乘佛教的产物,它的布局却和中国围绕中轴线对称建造殿宇的布局方式完全不同,山门在右侧,进山门后的小径,一侧是湖水一侧是塔院,塔院与殿院相对,之间没有隔墙,殿院的殿堂朴实无华,横竖对接起来的两幢双面大坡平房,房檐下是通廊,只一侧房内是佛殿,进深浅,供奉的神分三组,每一组神龛上都有匾,神像众多有主有次,供奉释迦牟尼的主佛堂在此院的隔壁,佛堂的大匾上写着镇国古寺,佛像纵向排列,虽说佛堂灯光幽暗,深深的阁坛里那一尊高过一尊、气势威严的佛像却楚楚在目,坛阁的进深和佛像的排列方式产生一种很强的震撼力,看过千手观音舞蹈的人一听就能想象出来。
镇国寺在文化遗迹上的等级相当于我国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越南称之为国家历史遗迹保存项目,它坐落在西湖梨京半岛上,进寺要过两旁栽着槟榔的长桥。槟榔在越南象征团结,万众一心。
镇国寺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汉字,汉字作为越南的文字一直沿用到19世纪以前。阿庆说,越南汉字字义与中国汉字字义相同,发音却不同,写法上是习惯这儿加一点,那儿加一撇的。
镇国寺在河内不仅是最古老的,也是颇有规模的一座寺庙了,但与建于1070年的文庙相比,它又显得小得多了。文庙是与中国的寺庙建筑格局大体相同的大庙,沿中轴线前后排出几进四合院落,每进院落都很宏阔,正门开在中部,若庭院里没有什么建筑或摆设,你一点都不怀疑它能做直升机场。院两侧的建筑对称性很强,最明显的是第三进院落,入门可见一个方形水池,两侧是碑廊,碑廊布局两侧一摸一样,正中是龟碑亭,龟亭向外凸出,龟碑亭上刻的是历朝历代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字,碑廊里的碑也都有驮碑龟,一座接一座的排着,每廊排成两排,碑总计加起来是82座,上面刻着科考中举者的名字。
古占婆国土地上
印传宗教的影子
在越南南方的芽庄市,我们看到一座让心灵震撼的古寺庙。与汉传佛教无关,那是一座小乘佛教的寺庙,供奉的主神是湿婆神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