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李彦宏深陷侵权门 为百度喊冤

  文/嘉凝

  李彦宏(专栏)最近有点烦。

  刚被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评选为中国内地首富,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超越的快感,韩寒致李彦宏的一封公开信弄得他焦头烂额。

  在深圳大梅沙出席IT领袖峰会,李彦宏更是一路被媒体围追堵截,在场媒体所有问题也直捣百度文库。李彦宏回答这个问题的口气是少有的“硬”,他说这些事情已经让自己睡不着,“我在公司内部的态度很明确,如果管不好,就关掉百度文库。我们希望跟版权方、作家共同探讨出一种未来获得各方共赢的商业模式,并期待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如今,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和他的同事们已经陷入被围攻的沼泽,其最终的选择是以对百度文库的大清洗,换取百度文库的存活与继续生长。

  百度文库遭质疑

  事实上,百度文库已经成为百度不可能轻易舍弃的一枚棋子。百度文库的出现,实际一直隐藏着百度在数字阅读平台上的野心,也与百度对流量的诉求一脉相承。

  关掉文库显然是李彦宏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但自称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的百度文库自上线以来,一直没有消停过。

  日前,盛大文学与百度针对侵权问题,选择对簿公堂。盛大文学CEO侯小强也一度在微博上发起针对百度的联合诉讼,称“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一时间,应者云集。即使如此,百度文库依然毫发无损。

  实际上,除发出声音最大的侯小强以外,与百度文库过招的作者、出版社早已不在少数,但是均没成功过。“无奈之下只能借助群体力量了,不然不可能撼动百度。”作家们选择了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自己维权。依照往年惯例,这一天历来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先后有大约50位作家在讨伐书上签名,其中多为读者熟悉的知名作家:贾平凹、刘心武、韩寒、郭敬明、李承鹏等等。这封言之灼灼的讨伐书由慕容雪村执笔,指责百度文库向用户免费开放,却没有取得任何人的授权,“彻底堕落成了一个窃贼公司,把百度文库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

  此举最直接的意义显然是为双方随后进行的维权谈判施压。3月24日,出版业、作家代表与百度进行的维权谈判宣告破裂。联名讨伐书并没有对双方的谈判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却被媒体密切关注。

  此外, 3月25日、26日韩寒先后两发博文,呼吁作家同行“为了食油,声讨百度”,并发布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公开信,要求其“对百度文库给出版行业带来的伤害有所表态。韩寒此次博文的风格更多的是展现出版人和作家的真实状况,其中不乏煽情之说,也同时直指李彦宏,“请给中国的出版行业和作家们留一条生路。在你们为了石油的道路上,请放过我们的食油。”“倘若百度文库始终不肯退一步,那我可以多走几步,也许在不远的某天,在您北京的办公室里往楼下望去,您可以看见我。”

  就在韩寒发出第二篇博文的当天,百度发表了致歉声明,并称三天彻查文学类作品版权,而就在当天,百度开始彻底处理文库中文学作品类侵权文档,到目前为止,百度文库文学作品中的文档数量缩水幅度已超过99% 。

  大清洗的背后

  从谈判破裂不承认侵权到最终选择文库大清洗,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百度“低头”?

  事实上,在正式发表致歉声明之前,百度曾经尝试过通过加强沟通与公关手段消解这段纠纷。但是随即,百度遭遇的就是韩寒两发博文,舆论的风向彻底倒向了侵权同盟。与此同时,国家版权局管理司方面亦透露消息,称今年2月底已经与百度进行了约谈,百度也已提交了整改报告。

  百度这一次感觉到在劫难逃的意味。既然无法逃离,正视是最明智的选择。于是事情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百度选择致歉之后,有了李彦宏在IT领袖峰会上的表态。尽管这个表态被指为有赌气的嫌疑,但仍然传递了百度在这件事上已经到了急火攻心的地步。李彦宏的表达也在示弱,在峰会上,他表示“我们遭受的打击已经够多了。”

  业内人士分析,问题的玄机在于,以往百度所能做的表态很少真正地付诸行动,这一次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先删后审”的步骤。针对此方案,记者亦第一时间连线了百度副总裁朱光,据其透露,在过去的几天里,百度调集了上百人以24小时连轴转的状态进行大面积排查,百度文库现在的新政是,“凡是超过1000字的文档就需要提供版权证明”,针对网友举报,仍然有未授权作品浑水摸鱼,百度表示欢迎举报,百度文库为此已经推出绿色通道。

  在这场看得见的清洗运动中,百度的损失更是看得见的。业内人士分析,李彦宏随之将要应付的是这一系列缩水带来的流量缩水。

  盈利模式惹的祸?

  尽管损失惨重,尽快作家与媒体始终“咄咄逼人“,百度显然仍愿意用大清洗与缩水换来百度文库的存活。

  94亿美元,折合611亿元人民币,这是李彦宏成为内地首富的全部资产额。这笔庞大的财富数字和百度侵权纠纷好像没有关系,实质上却紧密相关。

  百度靠什么赚钱?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专栏)一针见血地指出,李彦宏没有什么技术创新,他只是找到了一些新的盈利模式。从起初的竞价排名纠纷,到后来的音乐版权纠纷和图书版权纠纷,都是其盈利模式造成的恶果。

  2008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播出《记者调查:搜索引擎竞价排名能否让人公平获取信息》,直接质疑百度的“竞价排名”模式。所谓竞价排名,是指百度把常用的搜索关键字标价,企业出价越高,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越靠前。仅2008年第二季度,百度就为接近2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竞价排名推广业务。

  节目播出后,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竞价排名带来的利润在百度利润中占很大比重,要让李彦宏放弃这个盈利支柱,“已经不可能”。

  随后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三天后,百度表面上声称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对各类网络虚假信息进行清理整治,并对广大百度用户表示“真诚的歉意”。李彦宏也在一封写给百度员工的内部邮件里说,“我作为公司的CEO,在感到十分难过、痛心疾首的同时,也将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但实际上,其竞价排名的做法毫无变化。2008年9月,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一份三鹿集团内部的危机公关方案泄露。方案中提及,三鹿已和百度达成协议,用300万元换取百度在搜索结果中删除三鹿奶粉的负面新闻。消息传出,舆论哗然。但李彦宏仍然为竞价排名辩护:“百度竞价排名并非按付费多少来排。”并称百度从未屏蔽有关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认为这是百度的竞争对手在造谣。

  除了竞价排名,百度的另一种盈利模式是用庞大的搜索流量带来广告投放。2002年10月,百度MP3问世(MP3为一种音乐格式,百度MP3就是音乐搜索),短短几年时间,就占据了互联网上90%的音乐搜索份额。庞大的搜索流量,为百度MP3带来了丰厚的广告收入。这一下,全球各大唱片公司的老总坐不住了:我们辛辛苦苦花钱培养歌手、录制唱片、做宣传,你李彦宏不费吹灰之力链接一个音乐网址,就抢走了音乐市场的钱,这是摧毁唱片业的行为。

  从2005年开始,百代、华纳、环球等7家国际唱片公司和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音著协)连续多次起诉百度“向用户提供非法音乐下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侵权浪潮。但每一次,李彦宏都能利用“网络避风港原则”脱身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李彦宏深陷侵权门 为百度喊冤
2013-02-13
  文/嘉凝  李彦宏(专栏)最近有点烦。  刚被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评选为中国内地首富,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超越的快感,韩寒致李彦宏的一封公开信弄得他焦头烂额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