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滚石三十年

  张铁志

  坐在十万人的鸟巢中,我想,或许真的是要如此巨大的场地才能容纳如此巨大丰硕的记忆。毕竟是三十年的历史,是华语音乐最有影响力的唱片公司。

  1981年,滚石唱片正式成立。第一张专辑《三人展》是吴楚楚、潘越云和李丽芬的合辑,发行于1981年5月。接下来潘越云的《天天天蓝》,卖到了七万张的好成绩。

  那是民歌正盛的时期,而滚石初期的这几张作品可以被视为从民歌转变到后来台湾的国语流行音乐的过渡。而正好是卡带开始普遍化,随身听也出现了,台湾音乐市场的荣景于焉展开。

  1982年,滚石出版了更隆隆巨响的专辑:罗大佑的《之乎者也》,台湾的流行乐自此加上了摇滚之声与社会反思的厚度。其后的李宗盛、陈升、张洪量等,也为滚石增添了所谓的“人文”色彩或者创新精神。

  大陆朋友比较不熟悉的,但更能表现滚石勇气的是在90年代初发行了黑名单工作室的专辑《抓狂歌》、陈明章《下午的一出戏》和林强的《向前走》;这批“新台语歌”运动真正地改变了台湾流行音乐的想象,不论是音乐还是意识上。后来的魔岩唱片也在这个基础上让摇滚撞击主流音乐:从伍佰、张震岳、杨乃文到陈绮贞。当然,滚石更为人记忆的是无数经典情歌:陈淑桦、周华健、赵传、林忆莲、辛晓琪、黄韵玲、苏慧伦、徐怀钰、刘若英、任贤齐、光良品冠、五月天。

  此外,90年代初,滚石在中国成立魔岩,发行了中国火系列:唐朝、黑豹、窦唯、张楚、何勇点起了中国摇滚的熊熊烈火,打开了中国摇滚的商业新天地─虽然这也是段苦涩的历史。

  的确,没有滚石,华语流行音乐的天际线会崩塌。

  这一天的滚石三十周年北京演唱会上也确实是一场丰富的飨宴,一场伟大的历史回顾之旅。

  宛如一场最庞大的K歌圣典,我们听到无数动人经典歌曲,其中有最精致的流行歌曲─当十万人大合唱《你知道我在这里等你吗?》、《爱你一万年》和《海阔天空》时是如此撼人,也有一些平庸无趣至极却最火的歌如《心太软》。你不得不佩服滚石。

  可惜的是,罗大佑、李宗盛、陈升因为不同原因无法现身:陈升在台北场演唱,只是不能来大陆唱。

  节目的高潮是侯德健的现身,并且和李健复合唱《龙的传人》(事实上侯德健对中国大陆的音乐和文化影响远比台湾大)。不论是侯德健或是《龙的传人》这首歌,都充满了幽微的历史曲折。

  许多大陆人喜欢《龙的传人》这首歌,却不知道这首歌的历史背景。这首歌当然不属于滚石,但可以说和滚石唱片的创立属于同一个台湾历史关口的两道门坎:70年代是台湾从对外到内部都处于激烈变动的年代;《龙的传人》是1979年中美建交后,侯德健写下这首歌。而70年代的骚动气氛中,段家两兄弟办起了《滚石杂志》。进入80年代,台湾的社会力更解放,而1981年创办的滚石唱片,正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声音(滚石三十周年北京演唱会的次晚,胡德夫在北京的草莓音乐节唱起了《美丽岛》。胡德夫代表了前滚石时期的民歌,而《美丽岛》和《龙的传人》则可以说代表了前滚石唱片时期、台湾70年代的文化与政治矛盾)。

  音乐总是记录了时代的气味与情绪。滚石创造了时代的声响,却也被时代的变迁所挑战着,以至于过去十年随着全球音乐产业的变局与内部的问题,出现了困局。

  所以,当鸟巢的华美怀旧记忆落幕之后呢?

  不久前在北京演出的Bob Dylan唱着:这种感觉是什么?/一个人独自地/像一块滚石/没有回家的方向。滚石唱片也将继续往前滚动,只是,他们(以及整个音乐产业)似乎正在寻找新的方向。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滚石三十年
2013-02-13
  张铁志  坐在十万人的鸟巢中,我想,或许真的是要如此巨大的场地才能容纳如此巨大丰硕的记忆。毕竟是三十年的历史,是华语音乐最有影响力的唱片公司。  1981年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