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研究显示员工幸福指数越高忠诚度就越高

  民企可以让员工更幸福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正成为众多民企的新追求。目前,浙江省有23家“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355家“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文 │ 本刊记者 金少策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正成为众多民企的新追求。

  目前,浙江省有23家“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355家“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浙江省4.8万多家企业、237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和工业集聚区开展了创建活动。

  “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中,浙江基本构建起由省、市、县、镇、村、企业六级组织机构构成,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浙江省总工会法工部副部长凌林告诉《浙商》记者,省级层面共有九大考核项目的评估体系,包括依法用工、善待员工、文化认同等。

  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的浙江,在处理复杂的劳动关系中的实践,正引起高层关注。2011年4月,由中央政策研究室牵头,联合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等六大部门组成调研小组,已专程赶赴浙江调研。

  “调研团将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实地调研浙江各地50多家企业,6月份左右,将在杭州举行理论研讨,总结浙江经验。10月,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表彰大会将召开。”凌林说。

  员工的幸福感

  2月16日,兴冲冲地给儿子搬回一台新电脑后,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的老员工黄成功高兴地在家里摆了酒席,请他从河南老家带到温州的12位老乡工友“好好喝了一顿”。

  “儿子现在学英语,学电脑,他能接受好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现在一家三口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里,夫妻两人加起来一个月收入超过5000元。生活特充实,特有幸福感。”黄成功说。

  对于农民工刘继军来说,在浙江的生活无疑越来越好了。他所在的虎牌控股集团为职工建造了免费居住的宿舍和夫妻房,孩子入学问题解决了;发放的工龄补贴、工作餐补贴等也在提高……“企业真的把我们当成自己人了。”刘继军说,稳定的工作、可观的报酬以及各种晋升机会令他干劲十足。

  传化集团的职工王丽珍这样定义自己的幸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在感受到企业信任和尊重的同时,我们员工和企业也贴得更紧了。”

  “幸福感我认为有两点,快乐工作以及能够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来自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二十出头的陈程这样表达其幸福感。

  和陈程不同,已经成家立业的“70后”吴海刚表示,自己对工作幸福的追求更多考虑来自家庭的因素。“家庭经济压力大,所以期望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好的福利待遇。”除此之外,考虑到“70后”很多,都已经是企业的骨干,他的另一个心声是,能够和企业一起分享利益、享受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快乐。

  幸福是一种情感表达,这些在浙江民企工作的员工们在工作中感受到成就感、自豪感,也正是这种幸福的感受,让他们保持了工作的快乐心情。而这一理念也逐步影响着企业。

  “为员工幸福着想是首要的,是一切事情的起点。”在义乌浪莎集团,员工的幸福指数已经被列入企业的管理目标。

  商源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酒水流通的企业,董事长朱跃明说:“我常告诉员工,要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商源的理念是让员工‘人人都成为老板’,而企业也想方设法提供更多让员工成为老板的平台。”

  企业的幸福观

  来自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员工满意度提高5%,会连带提升11.9%的外部客户满意度,同时也使企业效益提升2.5%。而员工幸福指数越高,忠诚度就越高,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量就越大,进而能够推动企业更加健康持续地成长。实际上,企业员工的幸福度,已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

  在浙江,将劳资和谐视作核心竞争力之一的企业并不少,善待员工理念融入了企业发展的各个细节之中。中捷环洲供应链集团不仅关注职工的工资增长,还设立基金,为一线员工制订职业规划;康奈集团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需求,特地开设“新温州人情感交流站”,帮助职工心理解压……

  拥有一支年轻团队的浙江盘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宁认为,“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幸福,就是在帮助公司成长。”

  “这是真正的双赢,既让企业经营方主动地规范管理行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又让职工心情舒畅地服从企业管理。”浙江省总工会宣传部部长杨谷人表示。

  “浙江民营企业经过了30多年的创业,正在逐渐摆脱家族式传统管理,对于依靠员工、凝聚员工来促进企业发展的理念已经跟上,而这样的理念也正在逐步转化为强大企业发展的动力。”浙江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金长征说。

  今年春节过完,工厂开工,许多制造业企业闹民工荒,而万向集团员工的平均出勤率达到98%,七成以上下属企业的员工出勤率达到100%。

  “节后不仅没有出现‘用工荒’,万向下属的工业制造企业还提高了对学历的要求,但是应聘者仍然络绎不绝。”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专栏)说,秘诀是什么?调动员工积极性,正视他们的合理需求,并不断创造条件适应其需求。具体说,就是善待员工,尊重员工,发展员工。

  “花在员工身上的钱不是成本,而是投资。这是在为自己企业打实基础,提升竞争力。”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这样理解企业与员工的关系。

  在部分企业遭遇用工荒的时候,正泰的员工稳定率却始终保持在90%以上。“别的企业是四处去招人,有些还招不到;我们那里,是大家开后门想到正泰来。因为我们给他们合理的工资,充足的保障,还给他们培训,给他们发展的机会。我们的企业对他们来说有吸引力。”

  民企刮起幸福风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不但让许多民企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更成为事业发展的新坐标。”浙江省总工会法工部副部长凌林表示。

  德清县总工会主席孙荣德告诉《浙商》记者,该县首批10家企业被命名为“和谐企业”的消息发布后,一些企业负责人打来电话要求参加创建,当得知自己公司确实在某一方面没有达到“和谐企业”创建标准时,他们连连说,今年一定改进,一定要把这个“金字招牌”请进企业。

  义乌市对于和谐劳动关系探索出一套新的模式,首先创立企业社会责任“义乌标准”。义乌市多个职能部门联合成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委员会,创立一套企业责任的标准,其中包含了合同、社会保险、诚信等15个大项的内容。考核企业社会责任,并邀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每两年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等级评定,经过核查将结果向社会公示。对于等级较高的企业,将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慈溪目前共有1.5万余家工业企业,职工人数超过了80万人。“这些企业健康发展,不仅关乎广大市民的幸福生活,也关乎慈溪今后的发展潜力。”慈溪市有关负责人说,“评选和谐企业,是为了引导企业从某个领域的‘单打选手’,变成实现企业、职工、社会三者利益共赢的‘全能冠军’。”

  “‘和谐’拆开来看,‘和’是禾加上一个口,也就是让员工吃饱饭,而‘谐’是言和皆的组合,也就是让大家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一起来解决。”浙江省社科联名誉主席、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生导师胡祖光用独特的拆字方式新解和谐的劳资关系。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