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营销的本质在于只言片语的生产力,它可以让Twitter在国外呼风唤雨,同时也能让中国互联网各大网站的“圈地运动”风生水起。
文 本刊记者 张越 图 CFP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深受知识浪潮的洗礼。而互联网,更是承接时代的永不过时的课堂。在风靡全球的Twitter的影响下,中国在跨越Web1.0“浏览器”时代之后,将新引入的微博客服务平台与Web2.0完美结合,改变了人们从商家获得信息的传统方式,而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获取所需信息。微博这种天生的“传播欲”,决定了它的影响力更多是在媒体方面,而不是社交方面。在国内引进微博的不足2年的时间里,愈来愈多的人发掘出了它的营销价值,微博营销于是被冲到了巨浪之尖。
什么是微博营销?
2011年,在互联网微博热的潮流下,中国第一大门户网站新浪网的微博注册用户已突破亿人。尽管微博开始走的是名人路线,但微博用140字的限制逐渐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被生产出来,使得“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在新浪微博排行榜上,一些草根名博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最著名的草根名博之一是“冷笑话精选”,他的粉丝已经超过200万,与明星排行榜第一名的拥有600多万粉丝的姚晨相比,并不逊色。甚至许多明星都是他的忠实粉丝。
据记者了解,所谓的草根微博,其实背后往往有专业的团队打理。他们首先针对一个主题策划一个用户名,然后针对这一主题,网罗信息,引人关注。因此,他们的粉丝数往往比个人要高。
在微博中,除“冷笑话精选”外,“精彩语录”、“热电影”、“星座爱情001”等ID也很受欢迎。他们收集大量关于自己主题的信息,分享世界各地好吃、好玩、好笑的前沿信息,告诉大家每个星座的八卦,在微博上汇聚了大量的人气。
草根微博“粉丝”数量的突飞猛涨,引发了广告商的兴趣。一些商人试图将商业广告巧妙地放进这些微博里,通过草根名博的转发,达到传播的目的。于是,微博营销一夜成名。
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营销模式,微博营销完全打破了传统营销的限制。在微博服务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注册一个微博账号,每天更新内容就可以和大家进行交流,或者发表大家所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就可以达到营销的目的。微博营销通过粉丝关注的形式进行传播,影响面非常广泛,同时,名人效应能够使传播量呈几何级放大。
当前,不少草根名博的操作团队中,有些人甚至月入过万,比普通的白领挣得要多,而一些较早且成熟的微博博主收入至少是小白领的1.5倍。
“粉丝”量决定广告价值
“粉丝超过100,就好像一本内刊;超过10万,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就是一份全国性的报纸;超过1000万,就是电视台;超过1亿,就是CCTV。”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微博的价值和影响力。
近期,一份微博广告报价单在网上流传开来。报价单显示,这些微博的“粉丝”数量最少也有几万人,报价最低的是200元/条,具体报价按照“粉丝”的数量而调整。粉丝数量在10-30万之间,报价为500-800元/条;粉丝数量接近30万,报价超过1000元/条;粉丝数量接近50万,报价为1500元/条;粉丝数量超过60万,报价为2000元/条。可见,粉丝等同于金钱。甚至微博的发展还促使一大批微博营销类的网站兴起,比如“微传播”网站就搭建了一个微博与营销互动的平台。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领取任务,并完成,领取奖金。
不仅小团队或者个人利用微博在娱乐之余赚取利润,各大企业更是看到了微博营销的实际影响。各大门户网站都已经把微博提升到了战略位置,微博的使用范围是所有网民的四分之一,并且全国的7亿手机用户均可使用。因此,众多企业将做好微博营销作为当务之急,甚至一些企业专门组建团队做企业官方微博。
2010年3月2日,中国移动官方微博开通。6个小时后,中国联通的官方微博也悄然上线了。而这两大对手的竞争仅仅是众多企业赶赴微博热、发掘微博商业价值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在此之前,中国电信早已在2月18日开通了微博账户。一时间,企业“拼博”成为一股新热。
新浪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超过1亿的微博注册用户中,企业用户已近万家。腾讯微博也透露,经过其认证的企业数量也以突破3000家。
而在众多企业微博营销的竞争中,“VAN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