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涛

  作为中国制造的典型集群,在珠三角进行的这次大规模调研,也许可以揭开很多谜底:为什么持续的加薪,却始终无法让这一代劳动者满意?除了涨工资,他们究竟还想要什么。

  在珠三角地区,当前不同工作地点的劳工对加薪幅度的预期大概是多少?沿海企业能满足的加薪幅度是多少?在加薪之外,劳工对工作、生活环境的需要还有哪些?因应这些需要,在为劳动力加薪之外,企业还有哪些替代的方案?

  为了了解这些由加薪引发的系列问题以及加薪背后所隐藏的重要因素,由南方都市报区域经济研究院发起,联合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黄亚生、中山大学公共事务调查中心的郭巍青教授,针对“中国制造”的重点珠三角展开了系列调研,以期通过对“珠三角外来工收入支出的调查”来折射出中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作为产业重要参与者之一的劳工维度的种种问题及核心根源。

  此次调研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在珠江三角洲最具代表性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5个城市,分别进行了样本量为1500份的大规模问卷调查,以下是此次调研的一些重要成果:

  一、企业加薪幅度显著,但未达到劳工心理预期

  (一)低收入组劳工收入水平显著提升,有力佐证劳动力供求关系逆转

  在两年的调研中,我们优先考察了一个最具意义的指标,即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幅度。之所以将这一指标作为优先考察项目,是因为这一指标有效排除了因个人能力提升而引致的收入提高,最能体现因劳动力供求关系转变而导致的劳动力要素价格普遍提升。

  以整体数据为依据,我们抽取农民工中的收入最低组,并称其工资为“基准工资”。基准工资为只有初中及以下学历、非技工、非管理人员的女性农民工的平均工资。从下表可以看出,低收入组的基准工资从2008年以来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增长幅度较大。

  (二)在加薪时间上,2010年春节过后出现显著的高峰

  为了解企业的加薪情况,问卷设置“2009年7月以来你所在单位有给你加薪?”这一问题。四成左右的被访者表示2009年7月以来其所在企业有提薪。其中83.51%的被访者的企业给他们加薪1次,13.62%的人所在企业有加薪2次。为了解加薪时间和幅度,问卷设置“第一次加薪的时间、增加的类型与金额”、“最后一次加薪的时间、增加的类型与金额”等问题,数据显示,企业加薪时间主要集中于2010年上半年(特别是5月份)(参见下图)。此外,加薪次数在2次及以上的样本数据显示,第一次加薪比原先平均增加236.88元,增长15.65个百分点,最后一次加薪比原先平均增加196.87元,增长17.35个百分点。考虑加薪次数的均值为1.24,粗略估算加薪幅度普遍超过15%。与此同时,我们筛选出2009年7月以来企业有加薪的被访者,发现加薪者人数在600人左右,但其中增加加班费的仅有26人,可见,大部分人增加的是基本工资。

  (三)珠三角企业加薪幅度无法达到劳工心理预期

  工资期望值是农民工希望通过打工获得的收入,显然,正是这一指标影响着农民工的打工愿景、换工频率、迁移意愿以及可能出现的劳资纠纷,因此,我们在问卷中专门设置了“你希望每个月(打工)能赚到多少钱?”这一问题。我们将“越多越好”、“不清楚”等回答剔除,保留被访者给出确切数额的样本,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农民工希望每个月能够赚到的数额平均在4704.49元,是目前的月均工资收入(1952.21元)的两倍多,63.2%的被访者表现对现有工资收入“非常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在期望工资高于现有月工资收入的样本中,用“期望工资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珠三角薪酬真相
2013-02-13
  文/林 涛  作为中国制造的典型集群,在珠三角进行的这次大规模调研,也许可以揭开很多谜底:为什么持续的加薪,却始终无法让这一代劳动者满意?除了涨工资,他们究竟还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