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火爆还不至于烧到王卫的眉毛,但是他显然已经感受到了灼热。马云(专栏)、刘强乐、王卫,将成为快递业2.0版的战国三雄吗?
文/《创业家》记者 雷晓宇
据说,不久以前,王卫在私人场合跟他的朋友说过这么一句话:“顺丰现在做电商物流是个死。顺丰现在不做电商物流,将来可能也是个死。”
这话有点危言耸听的意思。不过,王卫向来是个很有危机感的人。有朋友评价他说:“他是那种三个月不调整就觉得要大难临头的人,所以他经常着急上火。”
他不可能无视巨大的电商物流市场。2010年,顺丰和EMS加在一起,平均一天的包裹量不到400万单。但是,单单淘宝一家电商,一天的包裹量就达到了700万单。
顺丰是中国传统民营快递企业里现场信息化管理能力最强的,有现成的物流网络,有航空运力优势,又有专业人才储备。别的不说,京东商城负责物流的副总,还有淘宝网的物流总监龚涛,都是前顺丰高管。一直到现在,龚涛还记得他在顺丰的工号是021456。如果要进入电商物流,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几年前,顺丰的确做过这样的尝试。王卫曾经从宅急送挖走一名高管,并且成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物流部门。不过,最后这项业务调整以失败告终,新部门也很快被裁撤。另一方面,顺丰开拓了顺丰E商圈的电子商务业务,代售3C产品、行李箱、遮阳伞、食物等商品。不过,无论是我们接触到的顺丰内部人士还是行业人士,均表示这是一个很小的试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顺丰的电商尝试为何会遭遇挫败?
一家电商网站的物流总监分析说:“顺丰以快著称,要求收派员收一派二。顺丰的快递员送货像疯了一样,送到马上走,一点都不停留。它的体系就是这种标准化策略,要求快,不这样的话就达不到服务标准。但是电子商务的包裹有个性化的服务要求,要试穿,还要退货,我不想买你还得给我推销一下,这是他们原来体系设计没有考虑到的。他们要改动就要大改,他一铺就是一个大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他改不了。”
不仅如此,陈平分析说,电商物流体系会将顺丰的快递体系肢解掉。他说:“传统的物流像顺丰,一个包裹从北京送到上海,我去取货、入仓、分拨,再用飞机运到上海,再配送,这是整个链条。但是电子商务网站现在排名前十的,95%都自建物流仓储,50%都有自己的配送队伍。当他们在全国各大城市有了仓库之后,其实就只需要顺丰这样的快递公司做落地配送。你在上海订了一个北京的货,但是因为网站在上海本身就有仓储,货已经在上海了,就只需要同城快递。这对顺丰来说就好比我做了一道辣椒炒肉,可是你只吃辣椒不吃肉,顺丰的网络优势和服务体系优势无法发挥。”
事实上,一方面,电商物流市场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顺丰离这个市场越来越远。此后,顺丰对于电商物流的业务表现出谨慎和观望的态度。2010年,电子商务包裹仅占顺丰整体业务量的8%左右。
以顺丰目前每天200万件的业务量来看,它可以先按兵不动。有人曾经问过王卫,为什么又把这一块停了。王卫的回答是,第一,顺丰已有的业务都够做的了。第二,电商物流的业务太低端,打价格战,而顺丰的业务向来是走中高端定位。
对于顺丰的观望,有人表示乐观和耐心。他说,王卫这个人向来是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到最好。以目前来看,电商市场他还没有看懂看透,等到看懂看透再动手不吃,就算等个5、6年也还来得及,因为这个市场实在太大了。
但也有人士表示了担忧。由于用工成本和油价不断上涨,顺丰的快递业务利润正在下降。2010年,顺丰营业额达到120亿,但是要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0亿将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快递市场不是无限增长的。有资深人士评价说,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2011年顺丰将有可能亏损。
就在顺丰好整以暇的时候,市场格局已经在发生深刻的变化。1月,马云发布了阿里巴巴的大物流战略,表示将在第一期投资100亿人民币,打造一个开放的物流平台。刘强东更是野心勃勃,宣称京东商城将2010年融到的1.5亿美元的一半投放到物流建设,在全国购置1200亩土地建设物流平台。
关于马云和刘强东的新动作,我们在采访中得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揣测。这至少说明一个事实:对于这两位的战略意图和操作途径,现在大家都还是一知半解看不明白。有人说,马云是想圈地做物流地产;有人说,马云是想捆绑支付宝做供应链融资;有人说,马云如果在2007年选择亚马逊模式,而不是日本乐天模式,现在市场早就尘埃落定了。有人说,马云又不是外星人,他怎么可能在2007年就预料到2011年的市场。就算预料到了,他也做不了。有人说,刘强东已经抢了马云的先机,他把融到的所有的钱都放在物流上,实在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来他可能不做电子商务不卖货了,悄悄转型做一家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