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中国模式不同解读的背后

  刘仰

  当前对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有没有“中国模式”?虽然有些人不愿承认有所谓“中国模式”,但是,中国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显然没有完全遵循西方教科书的方式,并且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一点难以否定。因此,不承认有“中国模式”的观点,实际上很无力。

  另一个层次上的问题是:如果有中国模式,那么,它究竟是临时的、阶段性的,还是长期的?或者说,中国模式究竟只是在现代化发展的起步阶段有效,还是在现代化高水平阶段依然有效?有相当一批人虽然不喜欢“中国模式”的说法,但是,面对现实,不得不接受“中国模式”的存在,然而,他们发自内心地不相信“中国模式”是长久性的,而只愿意承认它的阶段性,甚至希望这个阶段越短越好。

  此外,面对当今中国某些资用文人不遗余力地攻击中国的现政府,把一切社会问题都推到“权力滥用”、“体制弊病”,我们应该多一个心眼。说这些话的人,或者支持说这些话的人,其中一部分正是得益于“权力滥用”、“体制弊病”,而又担心“权力滥用”、“体制弊病”会反过来伤及他们自己。等于是说,他们曾经利用“权力滥用”、“体制弊病”而攫取了巨大的资源,如今,他们开始不安。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权力和体制的改革方向不是他们所希望的那样时,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希望赶紧换一种权力方式、换一种体制方式,从而把自己目前不便公开的巨额财富合法化,并进一步获得权力和财富的双丰收。所以,对于“中国模式”是否存在、是否长久、如何改进等等问题,我们不光要从理论上探讨,还要充分注意,是谁在说话。当巨大的利益牵涉其中,看起来像是客观的理论研究,常常也是用心深远。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中国模式不同解读的背后
2013-02-13
  刘仰  当前对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有没有“中国模式”?虽然有些人不愿承认有所谓“中国模式”,但是,中国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显然没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