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杜农场异军突起的“品质战”奥秘
文 / 杨 钢
对于一般中国企业来说,价格战不仅早已成为烂熟于心的竞争手法,也成为了很多企业获得市场认可的惟一指标。更低的价格、更低的成本、更庞大的数量,一直是贴在中国制造上面的“尴尬标签”。
品质与成本的中国式纠结
但是随着国内通胀压力的步步紧逼,以及适龄劳动力的紧缺,原有的盈利模式遭遇了空前的挑战,从量到质的转变迫在眉睫。可是我们也看到,许多企业一听到以品质和价值脱颖而出,就感觉如临大敌。一位企业家甚至对笔者这么表示:“我们的利润够薄的了,我还要做市场,还要多招工,哪有本钱再去搞什么质量大比拼啊!”
每每听到这样的叹息声,的确让人陷入一个惯有的印象,那就是:品质的竞争就意味着成本的提高,而这种成本的提高很难快速获得收益。只能等到原始资本积累到足够的基础,才能开始做品质突围。
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问题是,战略必须根据市场环境改变而改变,不能一直因循守旧。实际上,在整个市场格局转型一开始,就旗帜鲜明打出品质战的招牌,更能获得有效的卡位。享誉全球、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家禽生产商铂杜农场,就是在转型期打了一场漂亮的品质战,从而奠定了自己的一流品牌地位,并且迅速崛起,不仅摆脱了市场众多的追随者,还实现了自己的独特定位。虽然这个案例发生于半个世纪之前,但笔者认为对于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的企业来说,还是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因为这场漂亮的品质战并没有花费太大,却成为了这家企业全球扩展的拐点。
客户需求倒逼品质管理
铂杜农场创立于1920年代,创始人阿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