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涧
每一件事都有缘起,可能因人而异。“良食”活动,我的缘起与“麻”有关,追述如下。
2009年秋季,蒙老友沈立举荐,作为华昱巴马养生项目顾问,随华昱董事长陈阳南先生一行考察日本,在东京专门拜访了著名畅销书《水知道答案》的作者江本胜先生。在江先生拥挤而精致的小办公室中,我们围桌而坐,气氛舒缓而愉悦。
江先生先谈了一段他书中的“水”,话题一转,说日本有三件国宝,“天皇、神社和麻”。前两件容易理解,也距离我们较远,倒是“麻”引起了在座诸位的特别关注,江先生提起在《水知道答案二》中的章节专门谈到麻,“认为这种古老而特别的材料可以拯救地球。”也许到了饭点,印象中这个话题谈了一半,意犹未尽。 自此日起,可能是带了“麻”的情结吧,在日本的所到之处,竟然发现“麻”是无处不在的,寺庙、神社自不必说,大大小小的麻绳随处可见,在公园和普通的街道上,也能见到用麻绳手工捆扎的竹篱和木桩。如果仅仅是出于方便,完全可以使用铅丝和铁钉,效果相同,省钱省力, 可见,大量用“麻”并非是出于经济实用的原因。后来遇到日本麻专家赤星先生,问他为什么日本人喜欢用麻,科学家背景的他给出较为理性的解释是,麻生性坚韧,抗病力强,天生抗虫害,故而无需农药和杀虫剂,年长日久,人们把麻当做趋吉避凶的象征,在寺庙里大量应用。
从日本回京后,我特别走访了我国研究麻的权威机构,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汉麻研究中心,并且联系访问了国内著名麻专家张建春先生,了解到中国花费大量国力军力研究推广使用“麻”的初始目的竟然是更新我军士兵的内衣内裤,原因也是麻具有天然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在战场上,减少疾病就是提高战斗力。
如果说日本考察让我们感受到日本人对于“麻”的精神性的推崇,那么随后国内的调查和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了“麻”的在物质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麻,作为历史悠久但被现代人忽视的“材料”,几乎符合所有这个后工业时代最受推崇的标准,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其广度超出我的想象。
首先,麻被称为“万年衣祖”,在宋朝棉花传入中国之前的数千年里,中国人以丝和麻作为服装的主要原料,丝是富贵人家的用料,百姓的衣服大多用麻,所谓布衣,实为麻衣。最古老的文字民歌《诗经》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的句子。古时中国人男耕女织的生活,大概就是男人耕田,女人纺麻的生活。时至近代,曾经被忽视的麻,因其不与农田争夺土地,也无须向棉花一样需要大量杀虫剂而天然具备“有机健康”的品质,又作为时代推崇的面料,成为高档时尚的象征。
麻还是中国最古老的食品,五谷“麻、黍、稷、麦、豆”居其一,也是计入《本草纲目》的中草药,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在随华昱集团调研巴马的过程中,发现当地老人常在田间地头种麻(当地称为火麻),每日随手抓一把麻籽投入锅中,与青菜共煮成汤,这种俗称“火麻汤”的农家食品,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长寿名食,巴马的养生名片。
麻在“行”领域的应用潜力可能是最令人激动的,因为它有可能转化为新一代绿色能源,替代石油,在江本胜先生《水知道答案二》中有些描述,但对此我不是专家,无法评价,我希望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能够尝试与麻结缘,付诸一次真正的实践,没有想到,时至2010年,这个愿望在一位热衷于文化事业的企业家李先生的帮助下很快实现了,我有机会主持一项本来不起眼的小楼的装修改造,因为有“麻”的主题在先,可称之为“麻缘”。
在二十年的规划建筑实践中,我认为建筑的创新,并不在追求新奇的空间与怪异的形体,也不在于应用了多少智能化和高科技的手段,建筑的创新首先源自“材料”的选择,在策划中,我们确定了“原生态、手工艺、中国文化、当代生活”的主题,在精神层面,麻拥有厚重的历史感,健康、质朴、吉祥的含义,在物质层面,作为装饰材料,其质地明显区别于市场上大部分机器加工标准化材料,天然的环保,绝对的零污染。
每次创新都离不开在恰当的时机,搭建恰当的团队,我在工作中有幸遇到拥有设计天赋的艺术家陈香和具备二十年市场装修经验、愿意尝试新材料新工艺的老行家王纲,在愉快的合作中,完成了一栋不足一千平方米的小楼的改造工程,这栋楼在其主要室内空间的吊顶、墙纸、窗帘均使用了麻的材料,其中,吊顶和窗帘选用了来自江西农村的手织麻,一共用了141匹麻布,相当于3300余米。这些由农民阿姨和奶奶们亲手编织的麻具有所有工业产品无法比拟的质朴感,竣工后散发出来的乡土气味也与任何常见的现代装修味道不一样。
历时三个月的策划和设计,四个月施工,“麻楼”竣工。一日,老朋友沈立不期而至,上下看了非常喜欢,作为“麻会”领导之一,自然十分认可这种理念,也因此知道我为什么这段时间忙的连乐活大会也无法参加,于是我们聊起他近来在做“食育”研究,我提议能否顺势在这里组织一个小型展会,他立即同意,于是有了“良食”活动的缘起。
2011年1月,良食活动开始,华昱金龙腾餐厅的厨师端上热气腾腾的火麻汤,于是,在“麻”的环境里,弥漫着“麻”的香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