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彬
中国股市在迷茫中蹒跚起步,注定了它的发展必然充满曲折、坎坷甚至磨难。二十年风风 雨雨,有人赚了,有人赔了;有人笑了,有人哭了;有人来了,有人走了。二十年的中国股市, 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它既奠定了中国市场经济大厦的基石,又不断遭到各方的质疑。
在中国历史的横向和纵向坐标中,似乎还没有一个行业像证券市场一样,影响着这么多人 的财富和命运。股市已经具备了市场经济改革不可逆转的功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作出了 重大贡献。
但不可否认,中国股市还存在不少制度缺陷。未来,一个健康、完善的股市,才能承载起 中国经济发展之重,承载起无数人的财富梦想。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未来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总结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历程,说短也短,弹指一挥间;说长也长,无数人在这个舞台上辉 煌过、沉浮过。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照今日不足,促明日进步。本刊选取的这些股市故事,虽然 挂一漏万,但都或多或少给中国股民留下了痛心的印痕。忆往事,为的是不重蹈覆辙,为的是 期待美好的明天。
“8·10”事件:为财富疯狂
如果没有“8.10”,中国股市也许会随着市场的日渐疯狂而迷失方向
1992 年,境内股市才刚刚起步,新股发行还处于摸索阶段。在上海,随着人们对股票认知度的提高,兴起了“股票认购证”热潮。 “股票认购证”就是通过排队领取抽签号,然后摇号,凭中签号付款买股票。在当时,大部分上海人对认购证心存疑虑,认为是变着法 子骗钱。但有些精明的上海人却成百上千份地往家里搬认购证,他们很清楚,认购证发售越多,中签率越低,所以都是悄悄地买,对外 还嚷嚷着认购证是骗钱的。
当时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太太,把子女给的 3000 元钱去存银行,老太太讲不清楚,银行错认为是买认购证,老太太捧了 100 份 认购证回家。当子女发现搞错了为时已晚,尽管很生气,但也没办法。想不到这些错买的认购证给老太太带来了意外的 50 万元收益。这 样的暴富故事,让很多人后悔莫及,大呼错失了发财的大好时机。
股市创造的财富神话,激发了人们不顾一切地追逐新股,最后在深圳达到了“沸点”。 1992 年 8 月初,深圳新股的认购抽签表 发售方案出台:8 月 9 日至 11 日,以发售认购抽签表的方式发行 5 亿元新股,全市共设 300 多个发售点,每张抽签表 100 元,中签率 10%,每 10 张抽签表基本保证能中 1000 股新股。
1992 年 8 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涌向了沿海开放城市深圳,他们不是去打工的,而是去抢购新股抽签表的。从 8 月 7 日下午, 在各发售点便有人开始排队,到了 8 月 8 日,人与物的长龙将深圳街道分割零碎,很多人倾家出动,带着小凳子、床、席子、自行车、 纸箱、报纸、砖头,排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龙中。
在抽签表发售之前,全国各地已经掀起了一场身份证收购大战。在深圳街头遍地都是打电话的人,一个个都对着三江五湖拼命地喊: “赶快寄身份证来!”
8 月 5 日,深圳某邮局收到一个重达 17.5 公斤的包裹,里面竟然是 2800 张河南洛阳某乡乡民们的身份证。据说 5 月份,乡里就要 求每户至少上交两张身份证,以便到深圳认购新股。大量的身份证从全国各地涌入深圳。
有的人嫌电话联系不可靠,干脆自己搭火车坐汽车到全国各地的农村去租借身份证。有个“能人”从内地一次搞来 7200 张身份。 据当时有关部门估计,大约有 320 万张居民身份证飞到了深圳。
在抽签表即将发售的前几天,广州到深圳的火车票被炒到 400 元一张,超过正常价格的 10 倍,全国各地的股民蜂拥而至。深圳市 大小酒店、旅馆、招待所全部爆满,很多人不得不露宿街头。
8 月 9 日,排了 两天两夜的人们终于等到了认购表发售。但由于多个发售点出现人群拥挤、秩序混乱、争吵打斗等现象,原定于早 8 点开始的发售,到中午 12 点才开始。期间,深圳各医院陆续收到被打伤、挤伤和中暑的人员。在深圳 303 个发售点,能供应 50 万人 的抽签表,实际购买人数达 120 万人。
当晚深圳电视台宣布,原定两天的销售期,一天就售完了。有的发售点数千人的长队,只有 30 多人买到抽签表;有的发售点刚刚 宣布卖完抽签表,就有一些“黄牛”手握几十张、上百张抽签表以高价兜售。明显的内部舞弊行为,引起了广大股民的极度愤怒。
8 月 10 日下午 5 点,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发布通告,宣布原定 10 日下午 6 点的截止收表时间,推迟到 11 日上午 11 点。这一通 告一下子点燃了股民的怒火。他们推测,银行推迟截止时间,是为了给那些舞弊者、走后门
握有大量认购表的人创造方便,好有时间高 价卖出认购表。
8 月 10 日傍晚,几千名股民开始聚集、围观,向市政府方向游行。沿途游行队伍迅速扩充,各销售网点的股民知道消息后纷纷赶来。 到晚上 8 点,数万人围在市政府周围,并阻塞了深南中路,造成交通中断。这就是中国股市著名的“8·10 事件”。
事件回响
“8·10”事件后,深圳市政府对这次事件的舞弊情况进行了四个月的清查,对金融、监察、工商、公安等系统涉案人员进行了处理, 时任深圳市市长郑良玉负主要领导责任,引咎辞职。
“8·10”事件发生两个月后,由13个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