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AIG:落难肥佬赎身记

  ■文/萧远 本刊特约记者

  2008年秋的华尔街,受投资评级下调预期及公司的大幅举债等消息的影响,全球保险业龙头美国国际集团(AIG)股价大幅下跌,单日跌幅高达61%,市值一天内蒸发近180亿美元。此时大洋彼岸的新加坡、香港等地,成百上千名投保人在“风雨欲来”的警报下,纷纷涌到美国友邦保险公司(AIA)在当地的客服中心要求退保,这些退保潮使得AIG信誉度大跌,骤增的压力让AIG瞬间陷入资金流动的巨大困境。

  倒下的“保险帝国”

  曾在一代保险界枭雄汉克·格林伯格掌权之下,步向世界商业之巅的“保险帝国”AIG还是经受不住世纪金融危机冲击,颤巍巍地倒下了。

  格林伯格这位保险业界的传奇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干将保险业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为AIG缔造了遍布世界的运营网络,触角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及地区,将AIG的这些险种推广到世界各个角落,市值曾达到万亿美元。

  当然,造就市值万亿美元的奇迹或许还要归功于AIG旗下组织规模最小的金融服务机构——总部位于伦敦的AIG财务产品公司(AIGFP)。AIGFP就像一个对冲基金,专做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凭借着母公司AIG的金字招牌,AIGFP在金融市场上如鱼得水,业绩突飞猛进,从1999年营收7.37亿美元暴增到2005年的32.6亿美元,并一举成为AIG集团资本收益的“台柱子”。同时AIGFP账面上的资金又被用于AIG其他部门的市场业务开拓,从而使得AIG被AIGFP牢牢地绑住。

  或许世上的一切都注定逃不过命运的轮回。在2007年全球流动性泡沫破灭之际,次贷市场垮台掀起的金融风暴让AIGFP铸就的金融衍生品CDS开始出现巨额亏损。据2007年底的数据,仅在CDS产品上,AIG的担保总额就高达5273亿美元。AIGFP一下子就从“摇钱树”变成了“财务黑洞”。

  由于AIGFP是投资银行而非保险公司,因此其亏损需由母公司AIG负责。不仅如此,AIGFP账面上出现的巨额亏损开始波及AIG其他部门的良好运作。为此AIG新任CEO威勒姆斯特德准备变卖AIG旗下的资产来融资,以便进行业务重组。但随着时间过去,每况愈下的财务条件令AIG需要筹措的资金量也在猛增,从400亿升至700亿~750亿美元。然而此时AIG信誉度的下降已经让资产变卖显得苍白无力,并且在华尔街人人自危的情形下,已经没有任何私营机构愿意为AIG提供必要的担保或者过渡性贷款了。

  除了美国政府。

  “赎身”疗伤

  与雷曼较多的境外投资业务所不同的是,AIG的保险业务遍布美国本土的各个商业领域,并与全球金融系统密切连接。一旦倒闭,其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很大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美国政府从而不得不插手介入。

  2008年9月,因深陷金融危机而风雨飘摇的AIG接受了美国政府850亿的贷款援助。不过,AIG问题的严重性还是大大超过了预期,850亿美元远远无法补上这个资金“黑洞”。2008年10月,AIG又向美联储申请了378亿美元的贷款。但这样似乎也还是不够,2009年3月,AIG的公告显示,2008年四季度,AIG亏损617亿美元,全年亏损993亿美元,数据一出,道指瞬时被拽下6800点。无奈的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只好又准备为AIG注资300亿美元。但就在AIG出现大幅亏损并接受政府巨额救助的同时,AIG仍计划向金融部门高级雇员发放约4.5亿美元的留任奖金,这就点燃了民众的怒火。一夜之间,AIG成为众矢之的,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救助AIG,不能仅靠财务,AIG的管理层也存在着严重的漏洞,这就为美国政府准备清理AIG高管层并“国有化”AIG埋下伏笔。2008年12月,美国财政部使用400亿美元购买AIG优先股的条件就是:冻结70名高管的年度奖金,并限制AIG的“金色降落伞计划”。

  2008年,AIG前后总共获得1823亿美元的政府救助,美国财政部据此获得AIG近80%的优先股,AIG因此成为“国有”企业,同时还欠下联储局470亿美元资金。但也从这一刻开始,AIG开始了其痛苦的“赎身”疗伤之路。

  美国政府对AIG的整个救助计划的思路是先保住AIG低风险主营业务的运作,然后再依次填补其他次营业务部门的运作,等到AIG良性运作后再退出。但有趣的是,随着AIGFP账面的填充与风险业务剥离,AIG其他部门的运作有了新发展:AIG主营业务通用保险和人寿保险中的一些附属部门开始良性运转,而与AIGFP账面联系紧密的海外部门开始孤立起来。这就为AIG的管理层提出了偿还政府债务新的思路:通过卖掉海外部门偿还政府债务。

  因此从2009年经营状况逐步转好后,AIG就开始陆续出售旗下非美国寿险业务以偿还巨债。2009年4月,AIG将旗下汽车保险部门21世纪保险以19亿美元卖给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同年5月,AIG又变卖了位于东京、毗邻日本皇宫的日本总部大楼,进账12亿美元……

  从2009年以来,AIG迄今已达成近30项旗下部门的出售交易,出售金额高达近500亿美元。为了“赎身”的分娩,不能说不痛苦,但通过卖掉海外部门,也剥离了风险业务,使得AIG可以重新进入债券市场并从银行那里获得了新的贷款额度以替代政府资助。2011年1月,美国财政部宣布,AIG已完成资本重组,偿还了联储局470亿美元的资金。接下来,美国财政部将会把持有的AIG近80%的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尽管这样政府对AIG的持股额将达到92%,但已为政府的退出做好了准备。

  据美国审计署报告:现在AIG的潜在市值总计超过800亿美元,说明它进行了大规模“瘦身”,但仍不失为全球保险业巨头。报告同时还补充称,当前AIG的财务状况已经相对稳固,并呈现出了改良的迹象。

  更让AIG批评人士大跌眼镜的是,2010年12月AIG在股市上演王者归来,仅12月的单月涨幅就超过42%,成为标普500指数(S&P 500)中年度按业绩计算排名第四的一支股票。尽管,AIG目前还存在着美国政府优先股售出的变数,但无可否认的是,AIG变卖旗下部门的救赎之路已经获得成功。所有这些资金都将用来偿还政府借款,通过降低债务来优化资产负债表,最终提高内部各类子公司的信贷额度,进一步让流动资金良性循环。

  短期来看,AIG的业务规模在收缩,但其实是在积累内功,一旦形势彻底好转,AIG仍然具备重新扩张的能力。不过,在金融监管严厉的时期,AIG还想从现今的市值800亿恢复到其巅峰时的万亿市值是不可能了,因为AIG曾经的万亿市值本身源于金融衍生品的虚拟资本积累。而现在AIG所要做的,是继续巩固其在世界范围内财险、寿险和退休服务等基本主营业务,为美国政府售出优先股后的私有化做基础准备。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AIG:落难肥佬赎身记
2013-02-13
  ■文/萧远 本刊特约记者  2008年秋的华尔街,受投资评级下调预期及公司的大幅举债等消息的影响,全球保险业龙头美国国际集团(AIG)股价大幅下跌,单日跌幅高达61%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