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刘延淮几乎以一人之力,主动担起了专利和知识产权信息专业化服务的拓荒重任。
At first, Liu Yanhuai took the responsibilitie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all by himself。
文 本刊记者 吴炜
位于长城电脑大厦二楼的东方灵盾公司,悄然坐落在中关村这片繁华的土地上,并不显山露水。而总裁刘延淮也平易近人。但走进这个公司后不久,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为梦想而牵引着前进的公司。
东方灵盾和她的开创者刘延淮,做的是一个不一般的梦。她梦想对世界各国专利文献进行专业化的深度加工,从而打造一个具有智能化专业化检索分析功能的多数据库联机检索平台和情报服务系统,为政府正确决策、研发机构提高研发效率、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高效率的优质服务。
我们知道的世界权威的情报服务系统,特别是著名的专利和知识产权数据库,基本上是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比如美国的DIALOG和跨国集团的STN联机检索系统,又比如英国的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等,都是享誉世界的提供专业化的专利信息和其它知识产权信息的情报服务平台和强大数据库。东方灵盾,做的梦就是在中国、在东方,建立起一个本土的专业化的科技和专利信息数据库。只有这样,科技情报的命脉才会掌握在我们民族自己手里,才能帮助我们在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领域站在主动的位置。
灵盾是英文LINDEN的谐音,灵盾的中文代表知识产权保护,英文LINDEN的意思则是菩提树,象征吉祥、智慧、兴旺、强盛。
刘延淮,似乎有点像菩提树下苦行的修行人,几载辛劳,正迎来专利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领域的硕果。目前,东方灵盾是国内数据加工水平领先,与世界接轨的以专利为核心的专业从事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服务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中关村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30多年来,刘延淮走的是一条颇为寂寞但又意义重大的路。那就是建立专业化中国科技情报系统,特别是建设深度加工具有专业化检索功能的世界专利数据库,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奠定最基础的工程。
刘延淮称,她起初要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异想天开,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有人说,既然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这样深度加工的专业情报系统和数据库,我们花钱买来用就是了,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进行重复建设呢?刘延淮说:“人家有,不等于我们有。就好比是人家锅里碗里有肉吃,不等于我们的锅里碗里有肉吃。你没有,你就得花大价钱买,或者你就得饿着! 哪天人家不想卖给你了,你就是花钱,也买不到。”刘延淮特别强调说:“特别是情报服务系统,中国绝对不可以永远依赖外国,我们必须建设我们自己的专业化信息加工和情报检索服务系统。”她曾在韩素音中国西方科学交流基金会的资助下,于1990年底至1992年春天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学习国际联机检索技术和数据深度加工技术。她回国以后就开始不断地将西方国家的信息查询系统介绍到国内,并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信息深度加工研究和专题专利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建立起专业化的情报服务系统,从政府的各级情报所到企业的信息查询系统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够达到美国DIALOG和STN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技术及服务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最初,刘延淮几乎以一人之力,主动担起了专利和知识产权信息深度加工和专业化服务的拓荒重任。
2004年8月,刘延淮起任北京东方灵盾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在她的领导下,经过几年辛劳,东方灵盾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863计划等多项专利数据库建设和专业化检索信息平台建设等相关课题,其中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工作为今后建立国家专利信息基础平台做了有益的探索。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刘延淮这份事业的意义。一些民间发明人殚精竭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做出了发明来申报专利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发明早已有人做出来并申请了专利,几十年的辛劳付诸东流,不得不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