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研究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工作的新措施,部署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做出重要批示,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王勇在批示中指出,建立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2010年,中央企业坚持正确考核导向,严格落实考核责任,不断开拓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明显成效。实践证明,业绩考核一方面有效引导企业落实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有效加强了对企业管理者的激励约束,维护了出资人权益,已经成为国资监管的重要手段。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业绩考核工作要紧紧围绕“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一大目标,按照“完善、深化、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体系,继续深化经济增加值考核和全员业绩考核,不断改进和创新考核方式,引导中央企业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和发展质量,实现科学发展,为“十二五”时期国资监管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淑和指出,2010年中央企业全面落实国资委关于业绩考核工作的各项部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是中央企业转变方式、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广大中央企业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科学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业绩考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价值创造水平为核心,坚持正确考核导向,严格落实考核责任,进一步引导中央企业切实把转变方式与提升价值相结合,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相统一,短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相协调,聚焦主业,做强做优,加快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促进中央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并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全局。
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业绩考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个大目标,明确业绩考核主攻方向,完善业绩考核相关政策,引导中央企业夯实发展基础,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科学发展。
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央企业业绩考核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重点(即“五个着力”):
(一)着力提升价值管理水平,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国资委成立近八年来,中央企业生产经营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但是,一些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管理水平没有同步跟进,发展质量没有同步提升,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价值创造能力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央企业要深入分析制约发展质量提高的“瓶颈”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提高价值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
围绕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要重点抓好“三个提高”:一是提高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质量。要抓住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机遇,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构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链,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价值链高端集中,逐步摆脱或避免低端、低层次竞争。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海外资源配置能力。围绕做强做优主业,加大存量调整力度,推动辅业资产和存续企业资产剥离重组,加快处置无效、低效资产,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资本运营效率。二是提高各类投资和并购重组质量。要进一步增强资本回报意识,做好投资决策,严控投资方向,把握投资节奏,提高投资水平。要加强并购重组论证,提高并购重组效果,防止“盲目扩张铺摊子,赔了血本赚吆喝”。三是提高经营管理质量。要进一步增强资本成本意识,强化成本费用控制,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加强境外资产监管,防范各类经营风险。
(二)着力完成国家重点战略任务,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中央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骨干,一方面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承担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使命。广大中央企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意志,全力以赴完成好国家交给我们的各项重要任务。
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要加强能源保障。要推进现代能源产业建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积极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靠稳定供应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要保证军品任务完成。要加强国防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储备,高质量完成好军品生产任务,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安全提供重要支撑。三要坚决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保发展、惠民生、稳物价等方面切实发挥中央企业的积极作用。四要积极承担并完成好国家交给的其他重大专项任务。
(三)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夯实发展基础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目前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广大中央企业要抓住当前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有利时机,下决心抓紧消化掉各类历史遗留问题。
围绕夯实发展基础,要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等经营困难企业或长期无回报等低效对外投资,要采取坚决措施,抓紧进行处置。二是对按规定应提未提、应摊未摊、应补未补的各类欠账,以及长期未处理的各类资产、收入和费用等,要抓紧做好消化处理。三是对历史遗留的企业办社会、厂办大集体、辅业、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内退人员费用等负担,一方面要按照现有政策认真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四是妥善处理好因实施政策性重组等所形成的债权债务以及历史遗留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争取挽回或减少一些损失。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要明确时限,倒排时间表。对有政策依据、企业自身有能力解决的企业,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解决掉。要分清责任,把握政策,防止出现道德风险。
(四)着力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中央企业科研投入逐年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还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尚未突破,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亟待加强。
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按照“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要求,鼓励企业继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不断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努力形成核心技术优势。二是加快产学研技术联盟、行业创新平台、重大创新基地建设,通过联合技术攻关,推动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并尽快实现产业化。三是加强创新人才培育,提高创新队伍素质,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造就一批世界级科技带头人,培养一支高水平研发队伍。
(五)着力加强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实现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
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水平逐步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绩。但是,目前仍有部分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基础薄弱,远不能适应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