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滕琪翔:在中国八分之一的土地上拼搏与收获

  千百年来,浙商团队在世界各地打拼,尝尽人间酸甜苦辣,领略天下阴晴圆缺。

  改革开发以来,浙商精神又被激活,他们携千年浙商理念,迅速开进全国各地,“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浙商”,浙商留给中华大地的不仅是艰苦创业的精神,更有造福于民众、造福于地方的财富。

  滕琪翔,这位来自浙江温州的新一代浙商在内蒙古大草原打拼了25年,见证了大草原从“风吹草低现牛羊”到“高楼大厦遍地长”的历史巨变。

  内蒙古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占祖国面积的八分之一,在这一片相当于11个浙江省的广阔天地,他艰苦创业,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

  他目前带领的内蒙古浙江企业家联合会团队,拥有资产超过600亿元。

  在21世纪新的十年到来之际,滕琪翔带领联合会团队准备投资350亿元实施“大投资、大发展”战略,在能源、化工、金融、房地产、商业等领域都不断将有大动作。

  那么,滕琪翔的成功秘诀何在?他的创业感悟是什么?他在西部地区创业的最大收获又是啥?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本刊记者与滕琪翔进行了一次精彩对话。

  25年兢兢业业打拼在草原

  《中国商人》:在草原上创业,一干就是25年,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最揪心的感悟有哪些?

  滕琪翔:一晃快25年过去了,几乎就在昨天,当年刚从浙江来内蒙古发展时一无所有。让我感动的是,草原人民特别友好,他们豪爽、友善、好客,与外地人友好合作,这给浙商创业内蒙古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我在内蒙古从事了许多行业。

  最初,从温州到内蒙古创业时,从修表师傅开始做起,继而转战商贸流通业并获得成功。后来又经历过在温州投资胶鞋厂的失利,又回到包头再次创业,涉猎领域包括商业、石油、房地产和矿产业。其中,我创建的包头市东河区王中商厦大红门商贸市场投资1.8亿元经营面积4.2万平方米,从业人员两千多人,年营业额1亿多元,是包头市大型商贸市场之一;我创建的华商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已经在呼和浩特金融界、企业界闯出一片天地,帮助众多中小企业创业,从传统商业到现代金融企业,这让我收获了更多的创业梦想。

  经历过成功与失败才有了今日的辉煌。如今,我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创办了包括投融资、房地产、商业地产、石油供应、小额贷款、担保、矿产等方面的企业,各个方面都良性发展,最大的感悟就是:精心创业、以德治企,诚信经营,回报社会,这也赢得了草原人民的喜爱。

  草原上建起第一座浙商大厦

  《中国商人》:最近,我们看了《草原浙商》杂志,封面是一座名字为“浙商大厦”的楼群,据了解,这是内蒙古崛起的第一座同类大厦,这座大厦也标志着你发展总部经济的总体考虑,在这方面你是怎么布局的?

  滕琪翔:去年以来,我投资了3亿多元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建设了“浙商大厦”,总面积3万多平米,25层。这是迄今为止,内蒙古地区第一座“浙商大厦”,也是呼和浩特以省区命名的第一座综合性大楼,这的确意味着浙商创业草原进入新阶段,也标志着内蒙古浙江企业家联合会在呼市发展总部经济进入实质性阶段。

  呼和浩特是中国草原上诞生的第一座城市,建城历史两千三百多年。这个城市是中国西部12省区距离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空中飞行仅50分钟,汽车车程4个小时,快客通车后仅2.5个小时路程,这使得这里发展总部经济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基于此,内蒙古浙江企业家联合会建设了“浙商大厦”,大厦位于呼市的“长安大街”——新华东街核心商务、政务区域,是呼市金融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政务中心的核心地段,大厦将成为草原浙商、各地浙江籍企业在内蒙古的总部办公区,也将成为内蒙古各盟市创业的智能化服务总部。

  内蒙古浙商大厦将在2011年投入使用,企业家联合会的两百多家企业将率先入驻,大家形成“联合舰队”共谋大业。

  “草原上诞生第一座浙商大厦”,草原上崛起总部经济,我对此充满信心。

  造就企业家“联合舰队”

  《中国商人》:你在事业发达的时刻,用两年时间,个人垫资组建“内蒙古浙江企业家联合会”,目的何在?你牺牲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去打造中国一流的企业家异地商会,意欲何为?

  滕琪翔:的确,近两年来,为了组建“内蒙古浙江企业家联合会”,我花费了许多心血,也牺牲了精力和时间,同时也付出了三百多万元的资金。这一点,我无怨无悔。组建企业家联合会目的在于:团结创业、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协力同心,共同寻找好的项目;群策群力,共同整合资金和资源,抱团发展;形成合力,共同维护浙商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发展创业环境;搭建平台,共同建立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良好合作格局;感恩社会,共同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履行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

  这些目的都变成了现实,尽管我付出了许多,但心里很高兴。

  目前,内蒙古浙江企业家联合会有三百多家会员企业,会员遍布内蒙古各盟市,从事的行业涵盖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所有行业,会员企业总资产超过600亿元,近几年来在内蒙古投资超过160亿元,大多数企业投资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的经济领域。我们组建了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就是要为会员开展金融服务。企业家联合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近两年来,企业家联合会及会员企业已经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超过6900万元,特别是青海玉树地震,内蒙古浙江企业家联合会成为内蒙古向地震灾区捐款的第一个异地商会,当20万元捐到红十字会时,受到了内蒙古及青海省干部群众的好评。

  我深深地体会到,在祖国八分之一土地上创业发展,组建“企业家联合舰队”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外创业的浙江商人,更要团结协作,在经济领域抢得头彩。

  中国经济仍看好内蒙古

  《中国商人》:21世纪前10年,国内流行一句话,叫做“世界经济看中国,中国经济看内蒙古”,您认为在“十二五”期间,这句话还“有效”吗?

  滕琪翔:我认为,在“十二五”期间,这句话仍然有效。内蒙古面积大,资源丰富,而且邻近蒙古国的资源也十分丰富,蒙古国的矿产资源通过内蒙古运到世界各地,也可以在内蒙古就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仍然看好内蒙古”。

  内蒙古是祖国北方的生态屏障,我国最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在三个产业中都有优势产业,很多行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这里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双重优惠政策,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草原商机处处有,这为草原浙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内蒙古浙江企业家联合会特别希望与天下浙商合作,也希望与普天之下的商人精诚合作。

  从今年开始,内蒙古浙江企业家联合会的会员企业将投资350亿元,在呼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及鄂尔多斯市展开投资大格局,投资20亿元在呼市打造“建材家居商圈”;投资300亿元在兴安盟打造世界级煤化工项目;投资40亿元在巴彦淖尔市建设PVC化工项目等等。这一切都将打造“草原浙商”的强势品牌,在“中国经济看好内蒙古”的大趋势中抢得先机。

  在祖国八分之一的土地上拼搏,我和我的团队始终信心十足。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滕琪翔:在中国八分之一的土地上拼搏与收获
2013-02-13
  千百年来,浙商团队在世界各地打拼,尝尽人间酸甜苦辣,领略天下阴晴圆缺。  改革开发以来,浙商精神又被激活,他们携千年浙商理念,迅速开进全国各地,“有人类活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