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高晓琳执笔/本刊记者 王晶
在这个社会中,不管是企业家、管理者还是普通的个人,都会有一些心灵上的需求。对于个人来说,面对当今纷繁的社会,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自我;而对于企业家来说,当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遇到瓶颈是毋庸置疑的,这个时候,不管是管理方法还是理念,都会有困惑。一方面迷失自我,一方面企业带来的困惑,这就让我不得不从很多方面去寻找原因,探求解决的方法,直到开始参禅悟道,我有了一些全新的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日常的压力很大,迷茫也很多,但如果能够按照“无我”、“无常”的心态去看待周遭的人和事物,压力自然会减少许多。当然,不排除你在做一件事情时的努力和心境,但当你学习之后你会让结果随缘,这样的心态有利于个人处事态度的转变。尤其是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如果能以放下、超然的心态做企业,面对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态会很宽容,心情会很愉悦,事情反而更容易做成功。
佛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无常的,当你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时,你就会知道,一切都是可以放下的,包括生活中烦恼的琐碎小事,人生中那些没有解开的困惑,工作中不得而知的答案。你不再会去纠结于事情的结果,更在意的会是做事的态度以及过程。
我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事,这些事情不可能全部都是成功的,即使都成功了,人的欲望也会随之增长,人会越来越浮躁,变得越来越不容易满足。但如果结果都随缘,反而能够更好地接受一切现象。成功的时候,你不会自以为是;失败的时候,也会有很好的心态去面对。这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很有好处。
传统文化的智慧其实涵盖了很多方面,任何行业都可以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一些思考,包括企业和管理。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源、文化、商业模式、社会责任、盈利模式等都是需要考虑的,而如果我们站在市场、员工、客户、社会的角度全面地思考问题之后,不仅自己可以得到一些回馈,企业也可以得到提升,才会永续发展。而这又和我们现在推崇的永续经营、永续发展吻合。
我本来就是一个乐观的人,现在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如果你的心是快乐的,你的员工、客户也会因为你的快乐受到感染,从而影响他们的心情,以至于最终能改变他们所在的环境。
我们是出口型企业,员工快乐工作是很关键的,如果你有苦恼,每天都在抱怨,每天都不满意,肯定会影响工作。会反映在与客户的邮件上,反映在和厂商、供应商的交流上,反映在公司内部人员的沟通上,会致使员工之间的关系紧张。当我们把自己学到的一些理念带到员工中时,我们发现,这些情况变得越来越少,大家的关系越来越和谐。我们的工作要求员工处处创新,如果不快乐,产品也不可能做好。所以说,快乐是一切的源泉。
我参加过很多课程,包括EMBA、国学等,也接触过道家、儒家。这所有的一切都会给企业带来好处,但当学习之后我发现,我能够以更加稳健、清净的心态去评估一件事情,遇到问题时我会思考,究竟能不能承受这件事。企业在发展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当你遇到承受能力之外的事情时,企业往往会走向破产。如今,我可以更好地静下心来思考,金融危机我们也能安稳地度过,在之后也能够稳健地发展。
我也在思考,将自己领悟到的智慧更多地融入企业管理之中,例如人力资源等形成一些理念,这些理念会加重我企业的文化内涵。正因为如此,我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组织了一个俱乐部,参与的都是企业家,在这个俱乐部里的大部分人都受益良多。
其实企业并非一定要发展得多大多强,企业的价值体现在回馈社会上,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当你利益到大家的时候,同时你也会获得一些利益和认可。一个企业在社会上诚信的正面形象,对企业员工的荣誉感,客户的认同感,社会的信誉感都是很重要的。而这也是企业得以永续发展的滋养,就像对于客户的诚信一样。我想,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应该有这样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