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blems of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n Shenzhen
文 /胡 良
目前,深圳市保险业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网点分布不均衡,关外机构产能较低,业务品质差异较大。
近几年,深圳保险业加快了发展步伐,保险深度和密度不断提升,保险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但各区保险机构分布和业务发展不均衡,值得关注。
截至2010年9月,全市共有12家法人机构、41家分公司、2家中心支公司和7家异地驻深营销服务部,营业网点444个。前62家机构全部分布在关内,关外均为营业网点。从产、寿险公司的分布来看,24家产险分公司,5家在罗湖,19家在福田。15家寿险分公司,2家在罗湖,12家在福田,1家在南山。266家产险分公司以下机构中,40家在罗湖,73家在福田,18家在南山,7家在盐田,61家在宝安,63家在龙岗,4家在光明新区。187家寿险分公司以下机构中,26家在罗湖,40家在福田,25家在南山,3家在盐田,48家在宝安,42家在龙岗,3家在光明新区。
从总体情况看,截至2010年9月,罗湖区实现保费收入42.69亿元,同比增长16.93%,占比(占全市保费收入的比重,下同)15.93%。福田区实现保费收入139.92亿元,同比增长37.12%,占比52.22%;南山区实现保费收入18.97亿元,同比增长29.15%,占比7.08%;盐田区实现保费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29.02%,占比1.75%;宝安区实现保费收入27.32亿元,同比增长30.15%,占比10.20%;龙岗区实现保费收入31.93亿元,同比增长52.62%,占比11.92%;光明新区实现保费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3.11%,占比0.91%。
从产、寿市场来看,产、寿险保费收入的一半多来自福田。产险保费收入占比最少的是光明新区,仅为0.75%;寿险保费收入占比最少的是盐田和光明新区,均不到1个百分点。
存在的问题
目前,深圳市保险业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网点分布不均衡。保险法人机构和分公司基本分布在罗湖和福田区,这对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网点分布较为不均衡。如宝安、龙岗网点密度仅为0.16个/平方公里、0.12个/平方公里,分别为福田网点密度的9%和7%;在人口分布上,1200万的非户籍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宝安、龙岗,这两区机构网点的服务压力也较重。特别是深圳关内关外一体化后,作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关外,网点密度显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关外机构产能较低。宝安、龙岗的机构产能仅为福田机构产能的1/5、1/3,罗湖机构产能的2/5、1/2,说明关外机构绝对数较多,但机构生产能力较低。
第三,业务品质差异较大。从险种结构来看,罗湖、福田、南山三区各项业务发展较为均衡,业务品质较高,结构合理。而龙岗、宝安的保险业务相对较为单一、技术含量较低。比如在财产险方面,罗湖、福田、南山三区的车险占财产险的比重在六成左右,而盐田、宝安、龙岗三区相应占比超过或接近八成。在寿险方面,关内经济发展水平高,人群保险意识较强,人均寿险保费较高,而关外外来人口居多,承保的多为意外险,且保费较低。
建议
根据目前深圳保险业发展的现状,我们建议从四个方面加强工作:
第一,结合我市产业带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和支持保险机构发展与当地主要产业相适应的保险业务,在更好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同时,不断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度。
第二,结合贯彻落实中国保监会和深圳市政府《关于深圳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合作备忘录》,积极争取各区政府更多的运用商业保险解决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问题,鼓励各区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各项改革创新在各区先行试点。
第三,加强和改善金融基础建设,为保险机构发展提供合适的环境。如目前关外的大部分职场属于村集体或私人所有,获取消防证明较为困难,影响了机构网点的审批,政府相关部门切实加以研究解决,满足机构铺设的基本要求。
第四,结合各区特点,大力加强保险社会宣传。如在龙岗、宝安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的特点,支持保险业积极开展保险知识进工厂、进社区活动,正面宣传保险的作用和效果,吸引更多的低收入群体参与商业保险,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作者单位为深圳市保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