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邓国胜:迎接慈善业春天

  前30年是一个经济改革的时代,后30年是一个社会改革的时代,我想,2011年将继续沿着这个步伐前进,进一步加大社会改革的力度,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中国公益慈善业也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邓国胜 |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回顾中国2010年的公益慈善事业,不少亮点和焦点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烙印。

  首先是“巴比”来华。这是我从事公益研究领域十多年来所看见的,公益慈善事件被全社会关注时间最长、讨论和反思最为激烈的一次,必将对中国的公益事业发挥深远影响。记得2008年的汶川地震也曾引起过一场全民大讨论,但那时大家更多的是从救灾和捐款使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在“巴比”事件中,公众的关注焦点开始转向公益组织的发展、公益组织管理的透明化、慈善究竟是企业和富人的事情还是平民个人的事情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上,体现了全社会公益意识的觉醒。

  再就是深圳提出率先建立公民社会,并将之写入了“十二五”规划。作为一个地方政府,能够明确提出“公民社会”这样的口号,正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

  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广东举行的“全民公益”大型活动也意义非凡,它反映出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从注重企业和富人的大额捐赠转向注重平民的小额捐赠,或将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而此后,定将有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关注小额捐赠,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公民积极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这才是一条更健康且可持续的慈善路径。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方面的“大动作”也值得我们推崇,比如北京市政府拿出了上亿资金购买公益服务,涉及300多个民生项目,将惠及所有北京市民。

  不得不承认,近年来,中国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公益组织迅猛增长。但不可忽视的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相关制度还不完善,公益组织只是刚刚起步,能力还很弱,行政化色彩还很重,公众对慈善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仍不够,慈善还远没有成为公民的一种日常习惯。

  更为严峻的是,在刚刚到来的2011年,随着世博会、亚运会的结束,大量国外资金将陆续撤出中国,很多境外公益机构也已经明确表示将不再资助中国的公益组织,这必将对中国很多依靠国外资金生存的草根NGO带来生存挑战。

  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解决。一方面,作为本土草根NGO来说,不能永远依靠“喝洋奶”,而应该更多地依靠本地资源,并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另一方面,中国的各种公募和私募基金会应该努力向资助型机构转型,积极发展本地的公益产业链,为下游的草根NGO“输血”,让更多的草根NGO能“喝上母乳”。

  同时,还要呼吁那些境外的公益机构不要急于撤出中国,最好能本土化。毕竟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中西部地区发展依然落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依然很多。必须注意的是,我们不仅需要境外公益机构继续提供资金援助,更需要他们传授一些先进的公益组织管理经验和方法,帮我们培养更多优秀的公益管理人才。

  展望2011年,我希望去年成立的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能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创新。我们2010年主要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2011年将举办一些高峰论坛,并对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创新行为进行评比和表彰,在这个领域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

  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前30年是一个经济改革的时代,后30年是一个社会改革的时代,我想,2011年将继续沿着这个步伐前进,进一步加大社会改革的力度,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中国公益慈善业也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