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从哪里找中国商人精神的终极皈依处?

  文/本刊记者 侯耀晨 张琼文

  《中国商人》:近年来,中国富裕阶层的移民潮和社会公众对贫富分化加剧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切。请问,从中国传统的国学潮流中,是否能找到中国商人精神的终极皈依处?

  济群:据称,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个中原因,媒体已有众多分析。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缺乏安全感,希望通过这一途径寻找更好的归宿。

  为什么我们会缺乏安全感?答案固然很多,但有一点往往是被我们忽略的,那就是对外在世界的过分依赖。当我们把人生的全部筹码投注其上,却要面对环境的种种不确定因素时,恐惧就随之而来了。

  移民可以带来的,只是某些方面的相对稳定,但无法解决我们内在的困扰。生活稳定了,内心就不再动荡吗?就不再漂泊吗?只要看看欧美各国居高不下的自杀率和心理疾病,就知道问题远非那么容易解决。

  佛法的智慧,是帮助我们通过了解自己来安身立命,通过调整心行来摆脱恐惧,是把归宿建立在内心而不是外在世界。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发现,一切众生都有觉悟的本性,独立而自在,这才是我们究竟的依赖。只是我们看不到这一点,所以才四处追逐,寻找外在的支撑。一旦开启这个内在宝藏,我们就可以随遇而安,随缘自在了。

  《中国商人》: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创造财富?又如何使用财富,方可心安理得?这不仅是一个政策引导问题,也是中国企业家阶层中的精英群体一直在试图探索明白的问题。从佛教的思想,和中国传统国学的精神世界里,是否能给企业家们一个简明而易于长期坚持的修养路径?

  济群: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不仅仅为活着而活着,而是会追问“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一问就问了几千年,过去在问,今天在问,未来还是会问。

  其实,佛法对这个问题早有非常明确的答案。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解除内心的迷惑和烦恼,成为觉醒的人,成为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人。进一步,则是帮助大众走向觉醒,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

  如果有了这样的人生定位,创造财富就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一种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的手段。于己,可以满足生存所需;于人,可以扶贫济困,广结善缘。

  至于如何使用财富方可心安理得,我想主要有三点。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有财的人,或许会被人羡慕;而一个有德的人,才会真正受人尊敬。其次,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如法赚钱,而不是由非法手段牟利。第三,是有效使用财富。再多的财富,我们也无法带走分毫。可以把握的,是在拥有使用权时进行合理分配,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有道是,“身死留财,智者不为”。拥有财富,只能代表一个人的福报,但能正确使用财富,才体现了他的智慧。

  《中国商人》:儒家学者从中国传统的“万经之首”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