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sons behind the stagflation of RCC(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deposits
文 /闫凯东 刘艳华 马艳丽
现行管理机制,产品研发机制,网络建设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不足,使农信社的发展面临挑战。
农村信用社是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在农村信用社,存款的增减直接影响到农信社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近年来,辽阳市农信社出现贷款占比增加、存款占比下降现象。笔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贷款增速趋缓
灯塔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同比增速2007年末为11.5%,2008年末降至3.3%,2009年末回升至13.8%。自2007年末以来(除了2010年二季度外),灯塔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同比增速只保持在低于15%的增长水平。从2008年一季度至今均低于辽阳市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增速,且灯塔市农信社贷款同比增速自2007年二季度以来均远远低于灯塔市GDP增速。灯塔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增长已难达到县域经济发展对金融支持的要求,支持县域经济能力不足的问题突出。
辽阳市农信社资金来源有以下几个途径:吸收公众存款、资本金(股金)、中央银行发放的支农再贷款、金融市场筹资等,而存款占整个资金来源的70%左右,是农信社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存款滞涨是影响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来源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农村信用社存款增长滞缓,使农村信用社存贷比呈现畸高现象,灯塔市农村信用联社2009年8月末存贷比达到106.63%的峰值。
存款滞涨的原因
与县域农信社贷款占比逐年提高相对应的是,县域农信社存款占比却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110月,灯塔市农信社存款市场份额为28.8%。 2007年11月至今,其存款市场份额一直低于28%。从存款增长率来看,近几年,县域农村信用社存款增长率低于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增长率。
在农信社存款结构中,储蓄存款占绝对比重,存款增减取决于储蓄存款增减。以灯塔农信社存款结构为例,储蓄存款与其各项存款占比一直保持在80%以上,农业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占比均在10%上下浮动。20072009年,农信社储蓄存款月环比增速缓慢,增速为5%10%。2010年初,辽阳农信社为改变全市存款滞涨现象,特别下发文件要求各联社加大揽储力度,储蓄存款增速略有回升,3月末,灯塔市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月环比增速为5.9%,为2007年以来的最高点。但在4月份,其环比增速又出现负增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行管理机制与金融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不相适应,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较为落后。目前,部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仍沿袭50多年的管理模式,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以行政管理模式为主,部分管理人员没有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经营理念。加之激励约束机制、绩效考评措施不够完善等原因,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制约。
二是新产品、新业务研发步伐缓慢。近年来,辽阳市农村信用社仅仅研发了活期存款省内通存通兑、银行借记卡、小额汇款实时到账等低端金融产品。国有银行早已研发并应用的电话银行、短信银行、网上银行等产品,农信社尚未涉足。受资金、人力资源、科技的限制,农信社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水平较低,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相比,差距逐渐拉大。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邮政储蓄银行一成立,就凭借其实力雄厚、信誉优势、网络优势、结算优势,以及资金规模优势,在吸收存款方面成为农信社最大的竞争对手。灯塔市农信社近几年各项存款同比增速均低于邮政储蓄银行。
三是网络建设滞后。近几年,虽然农信社电子化网络建设加快,但只覆盖到全省,仅与部分省市农信社实现跨省通存通兑。资金清算主要是依托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利用自身的综合业务系统和全国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的综合业务系统,为客户提供全国农信社系统内的汇款、转账、个人通存通兑、支票全国通用及银行承兑汇票委托收款业务。而国有银行早些年就已形成全国大联网的综合业务系统,为客户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电子化金融服务。
四是人员素质偏低。农信社人员大多招录于当地农村或乡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相对偏低,加之教育培训手段和力度不够,难以满足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激励的竞争对人才的要求。工作人员低素质导致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低,不仅难以吸引优质客户,甚至面临老客户流失问题。
破解之道
突破农信社存款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是解决农信社自身成长壮大和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要达到这一目的,要从信用社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科技支持、业务创新等方面入手来寻求解决之道。
加强结算网络渠道建设,全面加快业务电子化的进程。当前,农村信用社要构建更为通畅的结算渠道,以立于不败之地。农信社要力求结算网络长足进步,在尽快的时间内缩短同其他金融机构硬件设施的差距。
加快金融产品更新,全面扩展中间业务。在保持目前贷款服务稳步推进的同时,信用社必须下功夫开展适合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的研发工作,并通过一些优质的产品填补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如县域经济体内的理财业务、社区内的个人金融业务、代收代发等中间业务和各种代理业务等。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一是要提高新进人员准入门槛,逐步拉平与其他金融机构在人员上的差距。二是要抓好内部的教育培训,做好现有人员的培养。三是可以从其他金融机构吸收经营管理、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在此基础上,农村信用社要着力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改革用人管理体制,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完善经营管理模式。彻底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思路,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经营模式,培育规范、高效和稳健的现代金融意识,在安全经营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农信社要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树立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力军的公共形象,赢得政府、企业和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辽阳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