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细看梁从诫人间四月天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文/本刊记者 高嘉亦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在历史跌宕起伏的洪流中破败、落魄。清末最富盛名的改革家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及儿媳林徽因,在哈佛毕业后,游历了欧洲大部分国家,满载着西行的体验,回国“付诸于实践”,打算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建筑出一个美丽国度。

  1932年,梁从诫出生在北平北总布胡同3号。“从诫”一名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向《营造法式》作者李诫致敬,他们希望从诫追随大师的道路成为一名公共建筑师。北总布胡同3号是京城知识界著名的文化沙龙,一批留学欧美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这里对时局或者文艺问题各抒己见。抗战前,梁从诫的幼年时光,就是在这个种着丁香树、马樱花树,挂着世界各地古建筑照片,充满着浓烈的文艺气的四合院中度过的。

  毕竟东流去

  抗战爆发,梁从诫跟随家人“上下舟车16次,进出旅店12次”后抵达长沙。年幼的从诫能看到窗外飘下来的炸弹,伴随着划破空气的尖啸落地,腾起烟雾和火光。随后,一家人又经由湘西向着贵州、云南行进,最终在昆明住下。

  他和姐姐在昆明恩光小学读书,偶尔还要跟母亲林徽因在小街边摆地摊变卖家中衣物以补贴家用。在他不多的童年的回忆里,生活潦倒艰辛。母亲拖着因病干枯的身形,在废墟里拣着锅碗瓢盆操持家务,他玩积木。

  后来,他们又举家到了重庆。再后来,大陆光复,他们又回到北平。再后来,北平解放。

  17岁的梁从诫背着父亲提交了一份国旗设计方案,最终从2992份方案中被挑出,成为38套候选方案之一。

  自由一直是梁家的传统,几分之差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失之交臂的从诫,选择进入北大学习历史,大学毕业后继续读研,师从苏联专家,攻读世界史,美国史,研究罗斯福新政。毕业后任教于云南大学。1962年,而立之年的梁从诫调回外交部的北京国际关系研究所。

  尽管爷爷梁启超就曾预言过,子女后代将会遭遇时代风浪,但他不能料及的是,这样的悲苦不仅漫长,还变幻、反复。

  文革来了。梁从诫被下放到江西乡下的“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他的罪名是:保皇党的孙子,反动学术权威的儿子,修正主义的苗子。8年中,他学会开拖拉机,学会用水牛在稻田里翻耕土地,学会许多农民都做不来的脏活、重活、累活、技术活。没有父亲的指导,他在设计、建造方面却天赋自成,学了一手过硬的木匠活,做了床头柜、书柜、躺椅,还有送给夫人的精致的首饰盒。他给自己设计了工具箱,可以方便合理的摆放各种工具,还做了木工用的手钻,这让很多农民兄弟大为赞叹。

  历史的指针,就这样在动荡与和平交替中摇移着,翻过了梁从诫被乱世湮没、随波逐流的一页。家族传统里不安分的基因,开始蠢蠢欲动,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对时代的使命感,从祖辈、父辈那里,落到了梁从诫的身上。

  “自然之友”

  文革结束后,梁从诫戴着“现行反革命”的帽子,回到北京,年近四十。当时主持大百科全书工作的阎明复亲自去外交部调他,于是,梁从诫和很多“有历史问题”的文化人聚集在大百科出版社。

  历史的尘埃终究无法掩盖人才的灿烂。大百科出版社第一次接待外宾时,在翻译“现场失灵”的情况下,梁从诫及时“救驾”,此后两次,国外百科全书访华团拜访邓小平时,他全程担任了邓小平的翻译。

  随后,梁从诫参与创办《百科知识》,这是他思想开始大活跃的时期。

  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改革开放走上了大踏步的进程,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开发新区,土地流失,农民们离乡背井卷入城市化的洪流。乡镇企业也在这个天时地利的时代背景下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它们利用国营大企业淘汰下来的机器,进行制革、造纸、电解、服装生产、工业产品零件的初加工。

  在百业待兴,学术、思想百花峥嵘的时期,《百科全书》的来稿非常丰富。很多读者反映乡镇企业污染状况,开始引起梁从诫的关注。而牛文元教授的来信更是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指出:由于乡镇企业使用的多为淘汰机器,高耗能、高污染,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发展实际是扩大和分散污染源,给中国的自然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隐患。牛文元的文章给了梁从诫很大的震动,他开始思考:大力发展生产,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中,背后产生和已经出现了的环境问题。

  1988年,梁从诫放弃公职,应聘到中国文化书院任历史学教授。

  进入90年代的中国,经济发展的蓬勃与文化思想的无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93年北京首次申办奥运会,当国际奥委会问及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时,北京代表团的哑然让梁从诫看到经济腾起的“巨龙”在环保观念上的空白和缺失。建立民间环保组织的想法,在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玲珑塔之约”后,付诸实现——“自然之友“挂靠在中国文化书院下成立。

  他抛开了“无灾无难到公卿”的道路,秉持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绝,成为“自然之友”,季羡林先生说:“我对他只能钦佩和尊敬。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

  “好像回家了”

  1993年,梁从诫先生年近六十。在所有人目光都注视着通往小康幸福的道路的远方时,这个充满未知变数的“民间组织”却抛开“发展”的大好前程,在梁老先生的家里开始“办公”了。这一年,梁从诫骑着自行车在“自然之友”和民政部往返近十次,终于为“自然之友”穿上了合法的外衣,1994年3月21日,民政部批准“自然之友”为中国第一家民间环境保护团体。

  好像行走在沙漠中的骆驼,梁从诫先生载着“自然之友”,坚定地向前走着,公益的脚印落满沙地,绿色的种子洒遍沿途。

  1999年,“自然之友”募集了40万元基金,支持了西部野牦牛队艰苦的反偷猎活动。将至古稀之年的梁从诫登上昆仑之巅,和队员们一起焚烧了收缴的藏羚羊皮,老人一句“好像回家了”让队里铁血铮铮的男儿流下眼泪。

  回程遭遇车祸,他右上臂关节完全脱臼,这事也只是在老人去了以后才为人所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访华期间,梁从诫修书给他,正气凛然:请您运用您个人在国内和欧洲同伴中的影响,和我们一到来防止这种珍稀动物因“致命”的时尚而被灭绝。布莱尔当天回信,隔天与梁从诫见面。

  1999年,梁从诫先生应邀参加全球500强财富论坛,直言谴责各路经济巨头,“如果十几亿中国人都过上你们那种生活,中国的资源能支撑得起吗?……这不仅是中国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你们想过要承担什么责任没有?”说此番话时,他持有了和祖父、父亲一样不畏权贵的斗士的姿态。

  1999年,国内某登山队想要登上云南西北部梅里雪山迎接“千禧年”,这座山被藏族同胞奉为神山。为了尊重藏族同胞的意志,保持梅里雪山最纯净原始的状态,梁从诫多方奔走相告,这次活动最终被取消。

  这期间,“自然之友”在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不懈努力着。他们保护了川西洪雅的天然树林;为滇西北德钦县森林里的金丝猴请命,直谏当时访华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取消了在自然保护区的飞机特技表演;治理周口店人类遗址的粉尘污染;保护四合院……一系列的环保举措和外交使得梁从诫在环保领域声望载道,“民间环保组织第一人”逐渐取代“名门之后”的影子。

  除了这些傲人的“伟业”,更让人们感动的恐怕是梁从诫将环保丝丝入扣的融入生活的点滴:他只是一个常年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北京马路上的老人;出门带着筷子和勺;名片印刷在废纸的背面;捡瓶子;厌恶铺张浪费;看电视很少……

  怒江水奔腾不息

  他这一生被提及时,有着诸多的身份:中国第一个合法NGO自然之友的创始人、最早期的科普杂志《百科知识》的创办人、政协委员、历史学家、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子。世人都知道林徽因那首曼妙的诗歌里,对儿子梁从诫写道:“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人间四月天”似乎也成为梁从诫追寻的梦。从“自然之友”起,他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媒体关于环保的报道中。2005年那场关于“敬畏自然”的论战,他的犀利的言辞,他的“极端”的见解,他的前瞻的思想,被媒体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了他影响舆论,教授环保思想的舞台。他说,自己是向“极端发展主义”宣战的环保人士,是“爱国的反对派”。

  然而,现实中总有无奈相随。

  在考察三峡的过程中,面对长江边上像酱油一样的黑汤顺着江水流下来时,梁从诫严厉的质问当地领导,得到的答案是治理废水的费用远远高于这个污染厂家的资产,而且厂子养活着这个几万人的小县城里面2000多名工人,关门了谁来养活这2000多人口。梁从诫无言以对。

  在宁夏视察的时候,穷苦的村民在草地里挖掘发菜出售换取粮食,他不忍说出“挖掘发菜会破坏植被”这样的话,只是黯然心酸。

  梁从诫说,多年的观察和思考,中国的环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社会问题,是观念问题。这不是高歌“还我蓝天,还我绿水”的口号,不是简单的振臂一呼就可以解决的。因此,作为环保和NGO的布道者,他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奋战在环保事业“败多胜少”的战斗前线。

  今天,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民间环保组织有近4000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公众参与。梁从诫以谦和致远的普通人的身份,唤起了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凝聚起环保志愿者的大军。

  但是,没有人能知道,离开了梁从诫的“自然之友”,将面临怎样的困境,离开了“政协委员”直言敢谏的话语权,将如何完成未尽的事业。

  1995年,为北京纯净的空气,梁从诫提案要求首钢搬迁。2005年,首钢搬迁至曹妃甸。

  1994年开始兴建三峡大坝,梁从诫曾多次提出最大程度减少环境破坏的方法。

  2003年,梁从诫为保护怒江倾心尽力。如今,怒江水奔腾不息。

  库布其沙漠中,中国第一片志愿者的治沙造林基地中的树木,迎着风沙守卫着远处的城镇。

  青藏高原上有飞跃的羚羊的身影。

  滇西树林里有金丝猴攀爬的足迹。

  ……

  而梁从诫先生的宁静平和的眼神,坚定有力的步伐,穷其一生在环保路上寻觅的精神,留在每个人心中。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