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残疾人缺乏了解的人也许会认为,残疾人组成的企业在竞争力方面似乎难以与普通公司相比。但郑卫宁则认为,从企业运营的角度看,残疾人相对健全人其实更有优势
文/ 本刊记者 穆青
每天清晨的7点半,在深圳市福田区锦兴花园的残友集团总部里,50多位员工都已经起床。刷牙洗脸完毕后,大家便纷纷从一楼宿舍来到由小区自行车棚改建的公司办公区,在餐厅吃完早餐,9点整时,每个人都已齐齐坐在了各自的工位上。
这个时间表听来似乎与普通上班族没什么差别。但您所不知道的是,残友集团的员工大部分都坐着轮椅,因为他们大都是残疾人。
如果要评选中国最为奇特的企业,深圳残友集团(以下简称“残友”)一定榜上有名。1999年,残友由几个残疾人电脑爱好者亲手创办,经过十年多的发展,现已成为一家拥有1300多名员工的高科技企业集团。而残友的更为奇特之处在于:不仅企业老板是残疾人,其员工中有90%也都是残疾人。
郑卫宁,残友集团的老板,作为一个重症血友病患者,他大部分时间都必须坐在轮椅上。这位曾因身体的残疾三次想过自杀的中年汉子,如今却雄心勃发:不仅要让残疾人自己养活自己,还要实现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担当起社会责任的宏伟梦想。
机遇缘于互联网
回顾残友的创业经历,还得从1999年说起。
实际上,早在1999年之前,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已经吸引了郑卫宁的注意。通过对互联网的亲身体验,他认为,互联网能为残疾人提供一个全新的世界,彻底改变残疾人的生活方式。
之后,通过义工联的帮助,郑卫宁与几位同样对互联网有兴趣的残疾人朋友建立了联系。在交往中,他逐渐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组建一个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网站呢?而且自己本身就是残疾人,比普通人更了解残疾人群体的实际需求。
于是,郑卫宁便用父母留下的三十万“保命钱”为资本组建了“中华残疾人服务网”,也就是残友集团的前身。它是一个以残疾人及其家属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网站,涉及内容包括残疾人生活、就业、交友、学习等。在网站成立的第一年,便创下了全球残疾人福利网站点击量最高的纪录。
总结“中华残疾人服务网”的成功,首先不能不归功于电脑与互联网的风行。用郑卫宁的话说,互联网就是“穷人的革命,科技的革命”。
在郑卫宁看来,电脑和网络似乎天生就是为残疾人准备的,“互联网弥补了残疾人与社会的信息差距,帮助残疾人实现了自我价值。”残疾人大多行动不便,在真实世界里很难竞争过健全人,而使用电脑并不需要大量身体的动作,更多是动脑。因此,互联网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与正常人平等对话、竞争的平台,使得他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交往。
正是以“中华残疾人服务网”的成功为基础,残友集团逐渐将触角延伸到了其他领域,且都是能充分发挥残疾人优势的领域,比如软件开发、动漫产品制作以及电子商务等。
让爱与生活随行
随着残友集团的发展顺风顺水,业务节节攀升,在各地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地方政府都希望残友能够到当地设点,以促进当地的残疾人就业。但随着企业的发展,郑卫宁也感受到一些其他的困扰,“虽然挣的钱越来越多,但是快乐感却好像消失了”。
在残友创立之初,全部员工只有五个人,且都是出行不便的残疾人,所以其工作、生活就都集中在郑卫宁在深圳的家里。郑卫宁每周一派人开车将员工接到公司,周五再把他们送回去。后来员工增加到26人,郑卫宁便把家中200平米的住房打通,作为员工宿舍,“当时的情形就像个小作坊,连客厅都睡满了人。”
这种模式也勾勒出了残友日后的雏形:公司为残疾人员工统一建宿舍,并提供伙食、洗衣等生活服务,打造一个无障碍的工作环境,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一体化,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也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郑卫宁坦言,残友在人员管理方面的确走过弯路。
2003年前后,随着残友规模的壮大,员工人数的增加,对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相关考核制度及业绩评估等也开始逐渐建立。但是,更正规的管理方式不仅带来了更大的效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工作压力和一系列心理问题。“最早的时候,公司对员工来说就是一个‘家’的感觉。而如今人员扩充了,管理也开始程式化了,却忘记了对残疾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情感需求。许多人开始抱怨企业不够关心自己,这也促使我开始反思这种管理方式是否真的适合我们残疾人。”
经过一番深刻的思索,郑卫宁终于认识到:必须给员工们提供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让员工的业余时间也丰富多彩,才能真正消除员工们内心的孤独感,也更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心与爱护。于是,自2007年开始,残友专门建立了一个基金会和三大员工公益性组织,并组织深圳市的义工帮助残友集团的员工。
从此以后,每逢假日,在深圳市区的各大公园里就总能看到几十辆轮椅一起出动的浩荡景象。在最初的惊诧之后,深圳市民们也都已经习惯了,现在,他们不仅知道这些残疾人都来自同一个企业,而且还知道他们都是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士。
一场特殊的PK
对残疾人缺乏了解的人也许会认为,残疾人组成的企业在竞争力方面似乎难以与普通公司相比。但郑卫宁则认为,从企业运营的角度看,残疾人相对健全人其实更有优势。
“正因为残疾人在生活中遭遇过比正常人更多的挫折,且自身行动力也有限,因此往往比正常人更具耐心,工作态度更细致,稳定性也更佳。残友集团成立至今已十几年,至今还没有一名员工跳槽。”
另外,残疾人员工都深知工作的来之不易,因此更加珍惜每一个工作机会,不仅任劳任怨,而且充满热情和积极性。“在残友,即使下班了,仍然有很多员工呆在电脑前。还有一些从事软件、动漫等创意工作的员工,经常半夜突然来了灵感,就又回到电脑前加班。所以,我现在最大的困扰不是员工工作不积极,而是必须想办法在晚上11点前将他们统统赶到床上休息。”
由于残友是残疾人企业,所有的国税地税全免,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来说,其经营和员工成本似乎更低。而这也导致了很多企业中“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一些企业往往先大量招收健全人员工,仅保留少数残疾员工,因为只要残疾人达到一定比例,就可以享受减免税收的优惠待遇。
相比上述企业,残友集团却是真心为残疾人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只要是残疾人能做的工作,就一定交给残疾人。比如,对大多数商业企业来说,都希望招聘到经验丰富的熟手,但残友在招工时却只招收没有工作,甚至刚刚踏入社会的残疾青年。在残友的招工手册上赫然写着:对深圳四所大学培养的残疾学生包底全部安排就业,对外地的残疾大学生择优录取,边安排工作边培训……
换一种活法
身为残疾人,由于某部分肌体丧失了功能,导致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在这种情况下,几乎绝大多数残疾人都曾丧失过对生活的信心与希望,在绝望的边缘挣扎,而他们中的某些人甚至一生都只能活在阴影里。
而残友却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残疾人的这种悲惨境遇,“我希望我们这个集体都能换一种活法,让残疾人也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从此摆脱空虚、寂寞、无聊的感觉。”郑卫宁说。
与郑卫宁交谈时,你很容易就被他激情和雄辩所感染,虽然他只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伤残人士。
“世界上所有的大企业对残疾人都有歧视。其一,没有一家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