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丹丹的员工曾六个月拿不到工资,甚至有时还得自掏腰包,但他们依然充满工作激情。这种精神令人不禁肃然起敬,而这只是中国草根公益组织生存状况的一个缩影
文 /本刊记者 穆青
“并不需要太体面的生活,我们只需要能有正常的收入,基本的生活就够了。”曾鑫说的话令人心酸。但是即使是这样低的要求,短时间却也无法达到。自今年五月份以来,公益组织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中心(下文简称红丹丹)的六名全职员工就一直没有领过工资。实际上,即使工资按时发放,数字也相当寒酸,只有1700元。
“我对不起她们。”说这话的时候,红丹丹创办人兼秘书长郑晓洁眼眶中充满着泪水。显然她一直在努力克制着不让眼泪流下来。
成立之艰
其实郑晓洁没必要这样自责,因为她已经付出最大努力了。类似红丹丹这样的草根型NGO,遇到这样的困难非常普遍。正如她所讲的:“由于我们从事的是公益工作,很难有资金的收益,因此我们的运转基本都要依靠外界的资助、捐款。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主动找米下锅,有时候也可能没米下锅。”
作为红丹丹的员工,经济损失可能只是领不到工资而已。而作为红丹丹的创办人,郑晓洁却要从家里贴补金钱以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转。几年来,她将之前凭借良好工作及家庭积累下来的百万元家庭财产都投入到了机构当中,如今已穷得一无所有了。但是她仍然坚信,未来会好起来的。因为“环境在一步步的好转,人们对公益慈善的认识越来越正确、理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愿意资助公益机构了。”由此,她深信她所创办的,而且数年来一直在基层扎扎实实地从事着盲人助残工作的红丹丹教育文化中心一定会得到大发展。
郑晓洁原本有很好的工作和家庭,在她珍藏的相册中,有好多她早期在航天部工作时期的照片,那个时候的郑晓洁年轻,容光焕发,热情洋溢。后来她转行从事电视编导制片人的工作,拍摄了很多有关残疾人生活的电视片。正是拍摄这些影片接触到了很多残疾人,一位残疾人无意中说的话对她触动很大。他说:“你拍这个影片花了好几十万元,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还不如拿这些钱给我们开个学校,让我们学习些生活工作的技能,我们也就能在这个社会自己生存了。”
再加上当时有朋友支持,做帮助残疾人生活的项目可以得到一些资助,所以她就毅然决然的搞起了红丹丹这个机构,将自己的聚焦点放在了为盲人提供各种服务上。“因为盲人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弱势的群体,他们看不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要忍受孤独,还有别人的偏见甚至讥嘲,外界对他们的关爱很少。”
“虽然开办时也预料到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还是没想到会这么艰难。如果早知道这样艰难,打死我也不会干的。”郑晓洁说。
如那个时候的很多NGO一样,红丹丹最初的资助资金也主要来自于国外的募款。经过耐心选择与实验,红丹丹建立起了好几套帮助盲人孩子的体系。如红丹丹曾经的一个重要项目,教授盲孩子的播音技能,他们学成之后,可以通过一甲或二甲的考试后,就有资格到电台或资讯台上班了。其他的还包括很多带盲孩子分享生活,触摸世界等。“最主要的是不能让盲人感觉到他在这个世界是孤立无助的,应当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郑晓洁还举了著名的盲人作家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