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公司的营销者而言,这似乎是一个隐形的群体─除了一组统计学数字:被称为千禧一代的年轻人,生于1984至1995年。
年轻人可能会被认为比前辈更加叛逆、更加聪明、更加强调个性表达、更加自主─这些误读经常出现在品牌对年轻人的描述之中─并非他们天性如此,而是他们比前辈获得了更多接触信息的渠道,同时因为消费社会的迅速发展,可以选择更多品牌来表达自己的个性。
互联网的分散性此时转变为渠道话语权的弱化。消费者对消费的判断依据曾经来自身边的人群,然而由于互联网和其他新媒体形式,他们在虚拟社区里获得的东西更多。那些按照地区投放的广告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就连电子商务的价值也在不断被评估:它不仅仅意味着销售产品,可能本身就在定义新的营销形式。
“许多公司年轻化的诉求很简单,就是怎么打动这群消费者。”智威汤逊执行创意总监周锦祥表示,“它们也知道很多品牌都在争夺这个市场。它们希望知道在这个细分市场里面,不同的类别之间是不是有一些区分度。到底有什么东西可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感。”
第三方调研公司青年志创始人张安定认为,很少有品牌会考虑5年、10年以后的事,对于年轻化的诉求都是基于最现实的考虑:原有的市场增长不大甚至停滞;发现有一些年轻人在用自己的产品;或者发现市场空白,想要填补这个空白点。
这意味着大公司和第三方机构对于这群正在崛起的年轻消费者可能毫无准备。而在众多第三方公司里,他们给出的年轻人营销建议有时候也会显得彼此矛盾。
TBWADigital Arts Network上海创意群总监许良说道:“我们给阿迪达斯提案的时候,建议客户不要在媒体上投资太多,而是在年轻人文化上。涂鸦、滑板、运动、音乐这些都是年轻人的文化。我们今年做的adidas Originals营销方案就包含了这些元素。”
而周锦祥的看法是:“很多品牌的广告做的比较形式化,包括涂鸦,街头等元素,这些也无可厚非,不管是平面还是电视,至少要感觉出年轻。对我来讲,这只是一个感觉,并不是信息。只有信息才能表达出态度。”他认为一个营销方案是不是对年轻人足够有效包括以下判断元素:新鲜度、幽默、科技感和感动人的故事。
这样的局面可能用盲人摸象来形容更合适,没有人确切知道正确做法,一切都是尝试。
错误在哪里?
错误 1
更年轻、更反叛、活出真我、有个性……各种标签先贴上。
Tag危险。没有人会愿意被简单几个词概括。研究年轻人,其实是在研究人性,而不是把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者身份孤立地拿出来看。对于想要吸引年轻人的那些品牌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知道你卖的是什么。李宁在2010年启动了“90后李宁”的品牌重塑战略,几乎tag了所有年轻品牌、90后的形象。但最终它既没有抓住年轻人,又迷失了自己。
麦肯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策略及文化官侯静文给近两年观察到的营销方式分了三类:第一种就是简单的贴标签;第二种是“品牌说一些年轻人说的话”,但她认为这没有带来行为上的改变;第三种是“品牌对年轻这件事产生真正的推动力”,参与到年轻人的生活中去。
正确的做法:不要刻意去迎合那些Tag,坚持自我。找到年轻人文化中与品牌特质相符合的部分,将品牌渗透进年轻人的文化和生活中,同时提供符合年轻人审美和使用习惯的产品。
错误 2
年轻人都在网上,他们不看电视!
前半句看起来确实没错,但他们在网上看什么视频?确实不记得完整地看完一个电视节目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但《中国好声音》和《甄传》收视率可一点也没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