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吉林制药:72亿骗局被捅破 乌鸡怎能变凤凰!

在2008年,形形色色的矿业兼并活动一直牵动着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神经,上市公司重大重组纷纷向矿产“看齐”。一旦沾个“矿”字,股价立即“乌鸡变凤 凰”,ST盐湖、吉林制药、*ST金果、国祥股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但在眼花缭乱的矿业资产并购案中,上市公司购买的矿产成色差异巨大,甚至有上市 公司利用狂热的市场情绪,制造优质矿产注入的骗局,意图大赚一笔,吉林制药即是其中之一。其拟购买的矿产800万都没人愿意接手,但在资产重组方案中的估 值却高达72亿元!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全面、艰苦的调查之后,上述骗局终被识破,吉林制药众股东的利益得以保全。
回放:实地调查揭开重组骗局
重大资产重组造假,源自吉林制药在2008年7月16日抛出的置入预估值为72亿元钾肥资产的重组方案。该股复牌后连续4个涨停,迅速成为市场焦点。随后,其拟购买的钾肥资产的真实性迅速引发市场质疑。
2008年7月22日,因遭到质疑,吉林制药公告称:需核实质疑而停牌自查。此时,其股价在连续4个涨停板后定格在12.75元,较复牌前涨幅高达46.38%。
尽管市场质疑声铺天盖地,网络上争论一片,但在未成功对拟注入资产滨地钾肥进行实地调查的情况下,质疑与辩解大都是纸上谈兵。
针对上述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调查组奔赴千里之外的青海冷湖镇,对滨地钾肥展开实地调查,得到了众多一手资料,更找到了滨地钾肥长期无法量产的症结所在。
记者进入滨地钾肥的生产厂区后发现,和周边其他钾肥厂热火朝天的生产画面相比,它无任何生产迹象。随后记者先后经过一系列对政府官员、当地居民、当地 其他钾肥工厂、位于格尔木市滨地钾肥的办公区,以及盐湖钾肥的走访调查发现,吉林制药拟注入资产量产30万吨钾肥纯属子虚乌有。
更令市场咋舌的是,这预估值为72亿元的钾肥资产,出价800万都没有企业买——虽然滨地钾肥(资产置入方)手里有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出具钾矿储 量核实报告,有中国化工部长沙设计院再出具开发利用方案,有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公司以开发利用方案为主要依据,对标的采矿权进行的估值;有华欧国际根 据以上资料制作出重组方案等。
但上述所有机构给出的材料只能证明其矿的存在性,却无法对滨地钾肥因矿区缺卤水无法产出钾肥表示出任何异议,也就是说,这个看上去的“宝藏”实际上无法转化为可以盈利的产品,而这对上市公司意味着什么,已不言自明。
 影响:给矿产重组热潮降温
800万都没人接手的资产被估作72亿元,吉林制药实际控制人、资本玩家张守斌,其无心做实业,卖壳是真,用钾肥资产给市场又画了一个饼,其目的只是想通过“资本运作”从股市拿钱。交易的另一方滨地钾肥,则是迫切需要通过上市融资来解决已被深套的困境。
可惜这一次,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彻底打错了!
就在《每日经济新闻》刊发上述报道4个月后,2008年11月27日,吉林制药发布公告称:11月26日公司大股东吉林金泉宝山与滨地钾肥的大股东冷湖滨地正式签署协议,终止此次定向增发。
此组报道是《每日经济新闻》自2008年5月12日改版以来,在上市公司重组调查报道中的首次出击,展现了《每日经济新闻》在重组报道中的调查、研究实力和另类的突破能力,在2008年形形色色的矿产重组热潮中,这组报道无疑给狂躁的A股市场,打了一针镇定剂。
调查心得
  不懈努力找到突破口
自吉林制药重组方案公布后,市场就掀起了一片质疑声,各家财经媒体也纷纷着手开始调查,但似乎都没有太大进展。还记得五年前到冷湖镇上,当地一位司机还说:“已来了几拨记者,但都被滨地钾肥给挡了回去。”滨地钾肥的严防以待,给调查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就在各路媒体无功而返,市场也仅停留在一片质疑声的情形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不懈努力,克服了自然和人为的重重困难,最终从其他地方寻求到了 突破口,从而有了这组独家重磅报道。这组稿件,记者深入到了滨地钾肥的核心地区,从四个核心角度——当地政府、大型企业、中介机构、专业技术——全面掌握 了72亿元钾肥资产神话只不过是财富陷阱!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