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

Twitter联合创始人Biz Stone:用Jelly再造互联网搜索

 BizStone Jelly 问答社交应用 博客社交网站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了,Twitter公司联合创始人Biz Stone已经推出过好几款不同类型的社交产品,你可能也已经听说过其中的一些。他成立的第一家初创公司名叫Xanga,它是一个博客社交网站,后来他又加盟了谷歌公司,把谷歌旗下的Blogger博客推广到大众面前。再后来,他来到Twitter公司,接着又创立了Medium公司。可以说,这一路走来,让Biz Stone的履历增色不少。

而最近Stone新尝试的这家初创公司,名叫Jelly。该公司提供的是一种图片问答服务。通过使用Jelly应用,人们可以向自己圈子,或是周围的人提出问题,还可以邀请他们的社交媒体好友(以及好友的好友)加入回答问题的行列。举个例子,如果你走在公园里,拍到一张树叶的照片,然后就可以上传到Jelly应用上,并问问自己的好友,这种类型的树叶是从什么树上落下来的。

Stone看上去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就搞定了Jelly公司,而这个家伙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已经创立了四家极具影响力的社交平台,而事实上,在本月初Jelly揭开了自己的神秘面纱之前,它都是在一个极其保密的环境下完成开发的,当Jelly推出之后,的确让不少业界人士感到眼前一亮。甚至许多不在科技圈内的旁观者也都被这款应用吸引,参与到它的讨论之中,他们急切的想知道,这款Quora和Instagram的混搭产品到底有用吗?

不过,Stone还是中肯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很明显,Jelly是到目前为止最能让Stone感到雄心万丈的一款App应用产品。他认为,过去人们在表达自我的时候方式都非常简单,比如只使用一些文本,或者是图片,而Jelly却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搜索方式。Jelly基于的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却十分大胆的想法,而且他们利用了谷歌公司的劣势,也就是他们的知识图谱搜索并不够完美,当然如果刻意说谷歌的知识图谱搜索不够完美有些牵强,但至少在某些时候,谷歌的知识图谱的确是不够完美的。而这,也给了一些创业者击败这家业内巨头的机会,Stone就这么做了。“支持Jelly运营,其中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我们认为,针对一定数量的搜索查询请求,只有真实的人去回答,才能给出更好的答案。”

不过要实现上述目标还存在一个困难,那就是,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人去回答一个给定的查询问题呢。对于Jelly来说,他们成功的最大障碍,就是要找到合适的人去回答那些希望得到解答帮助的问题,这点是最重要的,也关系到Jelly最终是否能生存下来。

社交媒体里那个难以捉摸的“为什么”

BizStone Jelly 问答社交应用 博客社交网站

Jelly刚起步的时候,也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仅仅是想作为一种思维实验。这个创意是在Stone和Ben Fikel“散步交流”时诞生的,Ben Finkel是一名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个创业家,他目前担任Jelly公司的首席技术官。Stone回忆到,“当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和1998年那会儿完全不同,那时候互联网的规模还非常小,但今天,如果我们必须要构建一种全新的搜索引擎方式,该怎么做呢?’”。于是,他们二人开始思考类似的产品。如果说超链接是早期互联网的结缔组织,那么现在的智能手机就在扮演同样的角色,智能手机连接的不仅仅是文档,而是流淌着新鲜血液的活人。

之后,他们开始思考另外一种看不见的基础架构:社交媒体。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收到社交媒体的局限,并把它放在了一个大背景环境下面,看做是一种假想的现代搜索引擎,将人脉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这就是Biz Stone和Ben Finkel所预见到的未来。Stone回忆说道,“当时我说,‘Ben,我们可以把一个随机的问题查询发送给一百个随机的人。这里面肯定会有人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并回复,如果他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至少他们会想,也许其他某些人会知道答案。’”尽管这么做的效率不会太高,而且得到答案的速度也没有谷歌的搜索算法那么快,但是基于你认识的人(或是朋友的朋友)所构建出的网络却可以为各种类型的问题提供答案。

对Stone来说,Jelly这个想法需要基于人或真实的用户去驱动搜索引擎,这的确令人兴奋,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潜力变成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而且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社交网络在回答那些难缠的问题。问题是,“为什么?”

“为什么要去征集粉丝,然后添加越来越多的好友和其他东西?”Stone问道,“什么才是一个可连接社会能给出的真正承诺?它的重点又是什么?是不是一直会有人等在那里陪你玩儿这个问题回答的游戏呢?我们的想法很酷,但是却貌似不是那么有意义。”

在开发大规模的协作网络领域里,Stone已经有超过十五年的从业经验了,但是有一件事他看的非常真切,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人们的本质是好的,而且都愿意做好事。举个例子,当你看到马路边上有人的汽车爆胎了,你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去帮助这个人。因此在创立Jelly公司时,Stone抓住了机遇,他很好地利用了人们这种人心向善的原始冲动。Jelly不仅仅是一个让人们有所表达的场所,它更是一个让人们觉得有用、能给他人提供帮助的平台。Jelly给了那些有好心帮助他人的人一个机会,就像那些在马路边上帮助他人更换轮胎的好人,而如今,这些人只需每天按几次智能手机的屏幕,就能为他人提供帮助了。

不仅如此,Stone认为,Jelly还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方式,它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连接性,而且非常有效果。即使是在Jelly成立的初期,当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未来,Stone还是在不断地问“为什么”。

“人们会互相帮助,” Stone说道, “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可能这是问题的最好答案。”

让为他人提供帮助变得简单

下一步,就是要迎接挑战。Stone需要构建出一些东西,让人们可以轻松利用智能手机发挥自己的爱心,帮助他人。

BizStone Jelly 问答社交应用 博客社交网站

Stone和他的团队在开发Jelly应用的早期版本时就遇到了一些问题,他们一开始采用的是“答案流”这种回复方式,但是效果并不好。

举个例子,当他们提出一个问题,开始寻求答案的时候,收获的却是一大堆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而且还有不少人开始刷屏,就像Twitter和Facebook里那些无聊粉丝干的事儿一样。Stone曾经贴了一张自己孩子头戴帽子的照片,然后向他的好朋友们提问,是否能提供一些紫外线防护的答案。结果答案变得五花八门,有些人甚至都扯到婴儿皮肤过敏上头去了,Stone看到这些答案简直是一塌糊涂。有人回复还会说“这孩子真可爱!”,“这孩子跟他爸爸长得真像!”,诸如此类。换句话说, Jelly应用看上去的确有些像Facebook,至少Jelly的用户貌似是这样看待这款应用的。“人们回复的答案根本就不是我想要的,”Stone说道。

因此,Stone的团队放弃了“答案流”这种回复方式,而是采用了一种基于答题卡这种“一次性搞定”的用户界面,这种方式每次只显示一个最新的答案。采用这种回复方式布局以后,每个问题需求都会得到一些真正的交互,也就是说,你要么提供一个答案,要么把这个问题转发给那些可能知道答案的人,要么,就干脆完全忽略这个问题。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Jelly应用的早期使用者们已经表现出对回答问题的渴望之情,这点和Stone所预期的一模一样。但是在某些情况下,Jelly会带来了一个困惑,那就是人们看上去过于热情了,他们都太渴望去回答问题,甚至宁愿去尝试猜测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提供一个正确的答案。针对这个问题,Farhad Manjoo就曾发过一条推文,他用一句话总结了Jelly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在Jelly上面,Biz Stone问了人们一个问题,他从飞机窗户拍了一张岛屿照片,然后问用什么方法能够识别出一个岛屿。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一半人回答说是‘卡塔丽娜岛’,另一半人回答说是‘圣克莱门特岛’,显然这些答案没有抓住问题的重点,这看上去是Jelly的一个问题。”

Stone承认,目前Jelly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要找到一个方法,从众多答案里面挑出一个最佳答案。 他同样希望用户也能够一起想想这个问题,如果他们能够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许能对Jelly有所帮助。“我还没有听说太多人谈论转发功能,而这也是解决Jelly甄选最佳答案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Stone说道. 同一个朋友圈里的用户所了解的东西其实大同小异,他解释道,因此很多时候,人们需要从自己的圈子里跳出来,才能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专业知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Jelly必须要找到一种方法,特别是当遇到一个特殊的问题时,可以让人们能够先缓一缓,停下来想想他们的圈子里有谁能够提供真正的帮助,给出最佳答案。

另一方面,如果要解决上述问题,其中一点就是要能确定谁会在第一时间看到你的问题。目前,Jelly可以从用户的Twitter和Facebook账户里拉进好友数据,不过他们正在想办法添加更多的服务,比如与LinkedIn打通。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段时间里,最初几周,Stone的团队一直在探索研究如何深入挖掘用户的社交网络,举个例子,Jelly是否能打通朋友圈的通道,或是打通朋友的朋友圈子,让他们一起为答案搜索做贡献。像Instagram,还有Twitter,这些社交网络的核心体验都是围绕用户关注的人构建的。Jelly必须要能搞定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向上游发展,并且打通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交网络关系。

Stone说道: “基本上,Jelly需要一些原材料,也需要一个菜谱,这样才能呈现出一桌好菜。这些原材料就包括用户社交媒体上的粉丝和所关注的人;还有用户Facebook上面的好友,以及他们好友的好友。当然,接下来就是要一个好菜谱,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能够深入挖掘社交网络吗?挖掘一层,两层,还是三层?你能够在一个社交网络上挖掘一层,然后在另一个社交网络上挖掘两层吗?如果用户的社交网络出现重叠,你又该怎么办呢?”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答案。

在Jelly公司内部,他们的团队成员正在寻求解决方案,并且给上面提到的这个所谓菜谱起了一个别名,称作“Finkel排名”,名字中的Finkel就是Jelly公司联合创始人Ben Finkel的名字,这是向他致敬的一种方式,目前Finkel在Jelly公司担任计算机科学运营业务方面的首脑。“那是我们的黑盒子,”Stone收到,“我们目前准备解决的问题将会关系到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

让更多的人去问问题,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你知道吗?在构建一个搜索引擎时,Stone和他的公司遇到最有趣的一个问题根本不是获得提问的答案,答案获取并不是Jelly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而Jelly遇到的一个最复杂的问题就是,他们要获取问题。

此处这个困难是显而易见的。长久以来,谷歌几乎成了搜索的代名词,当人们提到搜索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谷歌。而且,当人们遇到一个问题,希望寻求答案的时候,谷歌已经成了大家脑子里面根深蒂固的一个工具了。而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上,我们也已经有了像Twitter和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网络。

不过Jelly还是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用户在提出自己的问题时,可以在编辑问题时插入图片,这让问题有了最基本的真实背景环境,感受也更加直观。也就是说,和在Twiiter上发布一个纯文本文字的推文不同,Jelly采用的是另外一种基本的表达方式.

不过目前在Jelly应用上,各种有趣的故事,各类需要得到答案的问题还没有潮水般的涌入。笔者自己尝试了一下,在自己的手机里下载安装了这款App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了两周时间,不过我只被问了不到十二个问题,而且其中有一半都是些无关痛痒的无聊问题。笔者虽然不是资深的社交媒体人,但是在科技人脉圈子里也算是中上等了,这可以反映出Jelly还没有出现爆炸性的增长。

到目前为止,Stone对Jelly的状况感到满意,这款应用已经在那些“爱开玩笑的”Jelly用户周围渐渐变得流行。事实上,Stone一直把这些用户看做是Jelly应用的推广讲解员,他们会教其他人如何使用这款应用。“如果一款应用没有‘好玩儿’、‘有趣’这些元素,那么它不可能长期运营下去,”Stone说道,“在Jelly应用里,那些有趣的元素会让用户不断使用下去。”不过,也不能一直采用一种不严肃的态度,否则人们会永远把这款应用看做是一个消遣工具,不会上升到认真对待的层面。

当然,Stone所遇到的这些问题以前也出现过。举个例子,当Twitter刚推出的时候,人们也说过诸如“娱乐消遣、不够严肃”之类的评论,甚至还说Twitter不过是另外一种短信服务而已。Stone还记得当初自己的一个同事是如何反驳那些看衰Twitter的人的,那位同事当时是这么说的:“没错,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会使用不同的短信息服务。举个例子,如果你和朋友约吃午饭,你忽然迟到了,此时就会发一条短信给他;但是当你身处休斯顿,看到一家航天飞机在你面前着陆,此时你就会发Twitter。”

如果从更紧密,更本地化的角度来看待社交平台的话,那么Jelly可能还没有完全进入到角色里面。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达到Twitter的境界,当人们看到某大重要新闻时,肯定还是会选择Twitter。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Jelly应用完全有可能获得突破,不过这种突破可能不是那些一次性的飞跃,而是由更多的小突破,更多个性化的突破组成的。谁也不知道这个突破时刻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可能是在他们解决了修理用户的PlayStation设备故障的时候,也可能是在他们帮助照顾生病宠物,并给出了一些相关建议的时候。这种真正有意义的答案存在一定偶然性,目前它可能还是无法大规模改变人们的搜索行为,但是Jelly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应用,它也是一款人们愿意保存在自己智能手机里的应用。不过对于一个全新的搜索引擎来说,至少,这是一个开始。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