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疗

“百度筷搜” 真的能终结“地沟油”时代吗?

 

今年的4月1日,百度在网上发布了“百度筷搜”的宣传视频,由于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人的痛点,这段视频在当时引发一场“舌尖上的搜索”热议和一连串不明觉厉的转发,正是源起这双“筷子”可以智能甄别食材安全。

 

 

8月31日,百度在the BigTalk 邀请了可穿戴之父MIT人类动力实验室主任、可穿戴设备先驱、世界经济论坛大数据发展报告与个人数据报告的共同发起人Alex Pentland为大家做了一场“大数据可预测未来”的演讲。

9月3日,百度在2014世界大会上亮相了市场传闻已久的“筷搜”。

 

 

在发布会上,它表示能测试出菜肴的油脂、盐度、PH 值和温度,甚至能测出水果的种类、成熟度和产地等信息。这款神奇的筷子,外表与我们平时使用的筷子没有太大区别,但筷子前端有三个金属圈,筷子尖端中间嵌有一根细细的金属丝。探测的数据就是通过金属丝传给处理器,经过计算、比对后再将结果传输到手机应用上。

百度内部人士透露,未来还将研发出可识别奶制品三聚氰胺、鉴别土鸡蛋与真假羊肉等功能的新版本。到场的多家餐饮业负责人在试用“筷搜”后,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揭秘筷搜之原理

在“筷搜”的宣传视频中,一共做了3个实验,分别是:鉴别食用油质量、鉴别水的pH值、鉴别水果的种类和产地。

筷搜的大致原理大概有两个层面,硬件层面主要是一套精密的传感器,包括温感、PH、电极探头、GDSU红外光谱仪等。

在鉴别食用油质量的环节中,实验者先用专业的油脂探测仪器检测了3份样品的TPM值(总极性物质含量)与温度,其中一份样品TPM值为30,而通过“筷搜”检测,结果显示质量为“差”。

因为衡量“地沟油”质量的指标很多,就目前普通油脂测定过程中就会涉及到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游离酚、总砷、铅、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等多项指标。“筷搜”内潜入的模型应该是对很多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后构建的模型。

视频显示“筷搜”还能测出水或饮料的pH值,如果筷子上有酸碱度的传感器,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媒体由此引申的“如果用户是弱酸性体质,推荐引用弱碱性的饮品会更健康”则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任何食物进入胃中都会成为酸性,因为正常胃液的ph值是0.9-1.5,而且一直在源源不断的分泌。

宣传视频中,“筷搜”更神奇的功能是只需用筷托在水果表面一按,就能测出水果的种类、营养信息甚至产地,“同样的红富士能分析出是产自山东的还是陕西的”。

这个可能采取的是近红外检测技术,这是一项无损的检测方式,目前在各大使眼色及科研机构研究的特别多,实验需要采用大量的近红外测量谱图和传统的定量测量手段进行比较、拟合,建立由光谱模式到物种种类含量的数学模型。

至于测出水果产地,“飞雪”表示因为水果的成分特性除了受到产地(主要是经纬度和土壤因素)影响,还受到当季气候、植株生长状态、运输储存条件、甚至取样点等多个因素影响。因此如何排处其他因素干扰、只抽提产地信息,是一个极大的难点。此外,视频中实验者只在水果表面的一个点进行检测,如果从标准实验层面角度来分析:这是错误的操作,在测定固体样品的正规的取样方式是随机在水果表面选择3个以上的点进行多次平行实验。

另一面,筷搜的原理涉及的是百度的强项:云端层面。其具备庞大的数据库,包括各类,各类食材的特征数据,这样数据在云端进行匹配后提供分析结果。

云端的大数据是可以不断更新和学习的,也就是说,一些新的品种和品牌可以被识别,而同时,作为使用者,也不断的在上传物理世界的各种特征信息,这些特征信息不断积累又会带来新的价值。

例如,当很多人在使用筷搜查油品、水等时,那整个国内的油品质量如何、水的质量如何,这些在统计数据是很有说服力的。

你觉得“筷搜”靠谱吗?

笔者通过专业的专利搜索工具,查到迄今为止,国内有87项专利与“检测地沟油”有关。

然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食品界的同仁们也还一直在努力研发过程中。国家行业标准协会今年完善了《CCAA 0003-201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产企业要求》标准,而在检测食用油中,仍然采用的是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2716—2005)中,关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标检测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游离酚(棉籽油)、总砷、铅、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农药残留共9项指标,分别对植物原油和植物食用油进行不同的标准检测。

因此,总的而言,目前业界尚无有效鉴别地沟油的方法,同时无损检测水果品种、产地的技术难度极大。具体“筷搜”检测的是油的哪项指标,可能是酸价值、TPM值或电导率等,但仅通过这些值来证实被测样品是地沟油并不靠谱。事实上,目前业内还没有有效快速鉴别地沟油的方法。

“百度筷搜” 的市场前景猜想

1.互联网思维最本质的是抓住“人性的弱点”,而“筷搜”的出现也正是抓住了“当下民众普遍对中国食品企业的不信任、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担忧”这种心理,而被互联网行业发现即顺应潮流的产生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每一个食品行业的规则制定者、监管者及从业者都应该反思。

2.在“筷搜”发布会上,也去了许多传统的食品餐饮业,对“筷搜”最感兴趣反倒不是民众,而是这些食品餐饮业。“百度筷搜” 主攻B2B的市场路线吗?

3.作为食品界的下游企业,你们在长期使用谁家原料时,真的是对产品质量一无所知吗?是不是好的产品,你们最心知肚明了!(当然,也不能排除想某外企500强连锁快餐那样只有在被媒体曝光后,才更换广告“我们选择可靠的供应商”。)

4.互联网每当有新品发布时,就有狂轰乱炸式的广告覆盖各大平媒及纸媒,紧接着就是伴随IPO,亦或是估值创新高,股价飙升,投资回报率高达XX的新闻出来了。

我承认互联网行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看到各大互联网公司的估值,相比传统的“衣食住行”行业而言,略微惊叹!

附一些网友的#神评论#

编辑吐槽:

1.大数据一个坑爹的例子:每个人手机上的天气预报还不一致呢!

2.天气预报不准对生活影响或许不是很大,而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良的食品餐饮等下游企业会不会“利用数据造假”就难说了!

3.如果互联网行业的估值不那么虚高,各个行业能够发展较为均衡,从事农林牧副业等传统制造行业也能有一个合适的利润率及生存环境,我相信市场提供的食品会越来越安全的。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