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台北市长柯文哲gitbook精选:把台北打造成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

所有国际化的城市,都在追求健康

耕耘可食地景,打造田园城市,
只要你∕妳吃饭,就是我们的一分子 


 


 

田园城市不只是好生活,更是新文明。

「这是一个失落新世代:我们的孩子不会煮饭、不晓得食物怎么来的,更不知道如何吃得健康。」

—— 杰米.奥利佛,英国名厨师 

 

耕耘可食地景,打造田园城市。找回祖先给我们的自然生活

很多人主张,台北市要国际化。但是许多专家告诉我,所有国际化的城市都在追求健康。身为一名医生,这符合我的看法,我认为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台北,是国际城市的潮流,也是我的使命。

打造绿色健康的台北,具体来说,就是应该多保留绿地、多种植树木蔬果,追求永续的环境、健康的都市生活。我认为,未来真正的城市时尚是追求健康,是人性化、乡村化、田园化的台北,而不是物质化、水泥化、钢铁化的台北。我们要把祖先给我们的自然生活,找回来还给子孙。

只要想改变,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

实践新的生活方式并不难,可以从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开始,像是自家庭院、阳台、顶楼、街巷角落、荒废空屋、停车场、人行道边缘、分隔岛、公园、学校等等。

不只是绿化,而是可以吃的地景

我们谈的田园城市,不是传统所谓的绿化,而是「可以吃的地景」(Edible Landscape)。这是近十年来英国兴起的运动,但其实发源于19世纪末的Garden City,是现代城市最古典的梦想。

随着人们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水泥高楼不断扩张,绿地田园迅速消失。我们看得到的水果蔬菜食物,都是躺在市场里、店家里,处理完毕,包装完成的商品。我们已经完全不认识天天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季节感也失去了,人从自然剥离。我希望改变城市人们看待食物的方式,用点、线、面的方法,透过微型田园、人行田道、街角田地、垂直种植来扩张台北市的田园版图,并藉由校园园圃、公园菜圃,多样化的方式来深化绿色教育。跨越年龄、收入和文化上的差异,在绿地创造新的人际互动关系,在各区广设都市菜园,将闲置、废置的土地也都变为菜园,鼓励公共空间种植可食性植物,创造可以吃的地景。这样我们每天都能经过并了解自己的盘中餐,让水果树、蔬菜、药草环绕我们。

从校园到公园,从平地到屋顶,从栽种到采收,从菜园到餐桌,台北市要掀起一场土地与食物的绿色革命。耕耘可食地景,打造田园城市,让我们的下一代,与自然重新连结,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身边的空间。改变就从这里开始。

对于如何打造可食地景,具体来说,我有下列主张:

1. 提供农耕课程,校园变田园

要建立田园城市,像是友善环境的农耕课程等基础教育,是必要的投资。内容包括:(1)耕种方面的知识:挑选蔬菜种类、育苗、浇水量、自制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照料、采收;(2)管理方面的知识:订定维护管理制度、管控支出费用、照顾制度(共同照顾或个别照顾)、轮替耕种制度、采收权等等,都需要整套系统性的教育。

如果我当上台北市长,将会在国中小学规画校园小田园、教室小园圃,并开设农耕课程。目前台北有152所国民小学,62所国民中学,我规画,一年内至少要有110所国中小学加入校园小田园计画,让学生亲自种植、照顾、采收,并了解环境、食物与土地的重要性。让共享的氛围自小深植于心,培养出全新的观念、全新的一代。另外也要与社区大学合作,由政府补助,开设免费的友善农耕课程,从种菜、堆肥、认识病虫害,到采收、烹饪分享,动手参与农作的乐趣,品尝自己种出来的成果,渐渐建立起在地种植的公众意识。在社区规画师的训练过程中,增列社区邻里菜园规画,以里为单位,从与里长合作开始,深入基层,打造园圃,行政区则负责督导。

2. 打破对于绿地的传统想像与疆界

除了学校外,既有的屋顶、公园、闲置空间、人行道等任何想得到的地方都纳入耕种地,同时要多样化发展。将屋顶变身为菜园,将邻里小公园改造成农作游戏公园,而闲置空间就更好发挥利用了,人行道的景观植物也部分改种为可食地景植物。

未来,屋顶将不再只是根本不会想上去的空间,公园也不会只是溜狗、晨操、跳舞、外佣推着老人晒太阳、家长带着孩童溜滑梯之处,而是透过农作活动,让民众实际体验种植乐趣,增加居民与居民、居民与大地的互动,舒压疗愈、活络情感。

3. 可以吃的绿色小旅行

如果有人不想种菜、不愿摘菜,那也可以来做菜,或是成为蔬菜游客、田园之旅的一分子。

我会鼓励社区,定期举办野餐俱乐部,将种植出来的成果烹调给大家吃,体验与大地亲近的快乐,这就是「可以吃的绿色小旅行」的第一站。接下来可能是展示用花园、园艺景点、花市或市场、超市。最后回到校园农圃、屋顶菜园、农作公园,以及任何可食地景空间。藉由「可以吃的绿色小旅行」,体悟付出己力、生生不息的重要性。

4. 田园银行,辅导平台

城市农园不是中产阶级种种菜的休闲,而是一个进步的城市应当具备的规画视野与内涵,包含产业、食安、粮食自主、邻里互助等多样价值和社会机能,有助于台北市朝向友善高龄、多元文化、低碳永续的方向迈进。

我将设立田园银行,推动友善都市农耕专案,与社区大学、社区规画师合作,建立社区菜园辅导平台。首先要盘点与规画闲置空间、公园绿地、校园园圃,纳入田园银行资产,开放民众付费认养。65岁以上的长者,每人还可免费认养五坪的菜园,耕种特定可食性植物。并接受里长、公寓大厦管理委员会、社区发展协会的申请,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援,帮助大家将台北市的邻里闲置土地、屋顶、建筑物立面、公共空间转化为社区菜园。

田园城市不只是好生活,更是新文明

每个微小的行动,都蕴含着强大的能量,能创造出一个不一样、更友善的未来,这才是真正散播希望的种子。打造幸福田园城市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妳吃饭,就是我们的一分子!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