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雷婴喳喳:2014互联网那些悬而未决的疑案

 文/雷婴喳喳 

说好的旅游还没动身,对赌的减肥还没开始,2014居然就这么无情地“嗖”一下划上了句号。不管好坏,总结是不可少的。2014还剩最后一天,从来都重磅不断的互联网圈也在精彩与遗憾中开启了年终盘点。

这一年,我国互联网依旧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巨头上市,跨界投资,屌丝发力,黑马逆袭。不过,就像财经美女记者“辜负了这一年”,轰轰烈烈的互联网圈同样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争议。下面我来简单谈谈几个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也算是为2014年的逝去做点祭奠罢。

90后创业者:狂妄与果敢

    90后就这么不知天高地厚地呼啸而来,盘踞着2014年的互联网创业舞台,让人不得不为之疯狂。这个犀利而耀眼的战队里,有敢做敢露的马佳佳,有敢说敢骂的余佳文,有追逐1%的安妮也有为自己维权的熊孩子,当然还有更多脚踏实地低调奋进的年轻人。他们在狂妄、幼稚、浮躁与踏实、创新、果敢的舆论二重奏中勇敢前行。2015,他们将更加成熟。

情怀这东西还是极好的

在5月20日的锤子手机发布会上,罗永浩面对着人头攒动的粉丝将“情怀”演绎到了极致。这个极富煽动力的文艺词汇也成为人们力挺罗胖子的最大理由。然而,经历过良品率低、产能短板、涉嫌造假、价格下调等系列负面事件后,“情怀”却成为这位理想主义者的最大诟病。依我看来,在这个浮躁的科技圈,“情怀”本身还是极好的,只是别舍本逐末了才好。

专车的烦恼

年底了,刚刚融得7亿美元巨款的滴滴打车被上海市交委推上了风口浪尖,其专车竟被扣上了“黑车”的帽子。尽管此事一出,滴滴获得了业界不少力挺,但有关专车服务营运资格与安全保障的争议却始终未止。当然,这并非滴滴专车一家的问题。2015年在打车格局既定之后的新一轮竞争中,这些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智能家居:豪赌与撕逼

对于一年前那场“10亿元”豪赌,董阿姨比雷军看上去挂心多了,甚至看到小米与美的在一起后竟破口大骂“骗子”、“小偷”。原谅一个认了真的女人罢!其实,虽然董雷之争在营业额,却更关乎传统家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究竟谁更能在智能家居领域拔得头筹的问题。如今小米从各种智能硬件到与美的联姻正凶猛布局智能家居,而格力同样已将重心放在了以能源与环境为中心的智能家居。2015这场豪赌胜负可期。

缅怀字幕组

在被关停之前,字幕组曾与快播一样,在政策与版权的夹缝中享受着来自亿万网友的狂热追捧。在一次次“狼来了”的被查处与自我炒作中,风靡一时的字幕组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寒冬。可见,仅满足用户利益而触犯商业生态利益的事物,同样会被杀掉,杀掉。字幕组这回事应该不是悬案了。

可穿戴的鸡肋年

2014年简直就是智能手环年——在所有可穿戴设备中,智能手环居然占了61 %,而巨头扎堆的智能手表也不过屈居第二仅占24%。整体来说,今年的可穿戴设备遍地开会,噱头十足,真正被人们认可的产品却寥寥无几。不过也不必担心,哪个行业不是乱世造英雄呢?

P2P:今天你跑路了么

2014年的P2P体验了一把冰火两重天的刺激。顺着互联网金融的东风,去年还略显生涩的P2P凭借诱人的收益率让金融大鳄与草根投资者纷纷为之癫狂,累计成交金额迅速触至2500亿元。然而,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却血本无归——“跑路”成为P2P一年来最鲜明的标签。过度混乱之后必然在监管中迎来洗牌。下一年,P2P“趁乱捞一把”的好日子将一去不返。

互联网思维不死

不管如何不屑,“互联网思维”必须排在2014最红词汇之列。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似乎没人能够精确描述,但它必然包括几个维度:用户至上,唯快不破,触类旁通,媒体思维。在传统行业战略升级的关键时代,“互联网思维”绝不该因为说的人多了、滥了,就贬值了。未来人们即便不再说这个词,也会提出类似的新概念。哼,人们总是喜欢自我包装。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