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关村E世界对外宣布停止自由商铺招商及租赁,重新开业时间择期再定。这一消息,预示着中关村电子时代的终结。
作为中国最大的消费电子集散中心,中关村曾一度被誉为中国的“硅谷”。现如今,中关村四大卖场已凋零落魄,无人为津。太平洋、E世界关门停业;海龙、鼎好正逐步转型为写字楼。
中关村E世界的关门,绝非表象那样简单。隐匿其背后的,则是中关村传统卖场之变革的多重原因。
在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国家政策三大因素的夹击下,中关村电子市场开始走下坡路。
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通告》,明确表示,不再鼓励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零售服务业态在该区域发展。今后,中关村将全力打造科技金融一条街,以中关村金融大厦等楼宇为载体,打造全国创新资本中心、互联网金融中心。很明显,这一政策就是要逐步调整传统商贸规模,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相比致命程度,电商冲击可比政策限制恐怖的多。一位在中关村E 世界经营数码商铺的经理表示,其2012年销售额达到了1000万左右,而2014年销售额却降至为500万左右。细细分析,中关村电子产品交易衰败最快的两年,正是京东、淘宝等电商交易平台最辉煌的时代。
如今,以京东、淘宝为首的网购电子商城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是价格优势明显;二是大规模降价促销活动频频发力,以“双十一”、“双十二”等各类名目为噱头的促销活动,致使众多中小规模传统卖场的商家很难与之抗衡;三是货源品质有保证。比如,京东商城这样的大型电商都会从厂家直接进货,不仅价格优势明显,而且品质也能得到最好的保证,不会出现翻新机,更有正规发票来护身;四是消费体验好。随着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物流体系、售后服务的完善,网购电子产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消费方式,足不出户便能消费自如。可以说,网络商城的严重分流,使得传统电子卖场举步维艰。这也成为传统卖场变革的导火索。
除了电子商务的强烈冲击,行业内因也不容小觑。一方面,电子产品品牌集中度日益提高,卖场面积却越来越大。这就好比,以前10万平方米的面积销售100个品牌,而现在20万平方米的卖场面积却只销售10个品牌。如此,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产品偷梁换柱、假货水货等现象屡见不鲜,强拉强卖、欺诈消费等黑导购行为更是犹如家常便饭。这些行业丑闻,着实降低了实体电子卖场的购物体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关村电子卖场的衰落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转型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无奈之举。那么,中关村该转向何方呢?
业内人士建议,中关村未来转型可以朝三个方向努力:
第一个方向,创新类高端产业,这将使传统的电子卖场转型为高端写字楼。以鼎好为借鉴,目前大厦7到8层为清华科技园,9到10层为创新工场,11到20层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这些大型创新企业的进驻可以保证大厦的租金收入。
第二个方向,中关村作为传统电子产品交易市场,将零散的柜台转型为电子产品大型旗舰店。
第三个方向,发展围绕IT产业的配套服务业。比如,在中关村海龙电子卖场对面的中科贸,早在2006年就将2万平方米的摊位改做“中关村科贸服装商品城”。而在2007年E中芯数码城彻底退出电子卖场竞争,改为写字楼,同时引入上品折扣销售服装。
然而,无论中关村未来转型何方,其道路并不平坦。
以中关村E世界为例,E世界原本的营业执照上的营业范围是电子卖场零售,如果改做其他业务必须先在工商部门修改营业范围。其次,E世界属于中关村西区,明确禁止入驻低端业态形式,包括小商户电子产品维修和销售、低端服装、低端餐饮等。
早在中关村电子卖场建立之初,盲目追求规模,招纳了大量小型商户入驻,这些小商户成员多而杂,素质也参差不齐,管理难度之大可想而之。
此前E世界就因管理方进行整改,欲清理小商户发生纠葛。如今,让小商户将几十年产权的店铺打包转租给其它公司,绝非易事。毕竟,多数小商户的子孙后代都要靠这个店铺吃饭,打包出租给他人必然顾虑重重。
中关村传统卖场转型是否成功,仍需时间验证。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在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国家政策三大因素的推动下,随着E世界最后一批经营电子产品的商户撤离,中关村这个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零售市场将失去原有的光环,而依托它谋求生计、从事电子产品经营的群体也必将逐步瓦解。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个人认为,传统电子卖场之变革应该具备这种心态。无论是转型多元化综合商场、或是定位高端,占据主流商圈,还是瞄准次级市场空间,再或是线上线下相融合,传统电子卖场都应该试一试,闯一闯。唯有这样,才能找到转型的最佳途径。